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周興立談台灣校園民歌

人氣: 1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台灣校園民歌以其清新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曲調,受到兩岸三地華人的喜愛,至今讓人懷念。臺灣校園民歌走過40年的風華,創造了音樂史上的傳奇。29日,臺灣第一代校園民歌創作先鋒之一、紐約「立人學苑」校長周興立博士受「紐約華文作家協會」之邀,在法拉盛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舉辦「校園民歌四十年的風華……就是一個傳奇!」欣賞會,引起了全場兩百多位觀眾的巨大共鳴。

周興立博士能歌能寫,創作了《盼》、《紛紛飄墜的音符》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校園民歌,1976年負笈美國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雙碩士及教育博士學位。

欣賞會上,他介紹了臺灣校園民歌之興起與背景、過程及影響。周興立說,1970年代的台灣大學生流行以自己的作品唱出自己的心聲和感覺,在1977~1978年出現「校園民歌」一詞之前,校園民歌已經存在。

周興立當年作詞作曲的經典名曲《盼》,膾炙人口,整首歌只有24個字,反復吟誦,「我把想你的心,托給飄過的雲;願那讚美的風,帶來喜悅的信。」之後他又用這首曲子填寫了很多不同的歌詞。「我當時就是喜歡唱歌,喜歡唱自己創作的歌。」

周興立說,校園歌曲唱的是風花雪月、思鄉念土等情懷,歌詞質樸、乾淨,傾訴了當時年輕人的心聲。因為內容清新、曲調優美,成為台灣原創的、像歐美鄉村音樂一樣的一個獨特的歌種。周興立所創作的許多校園民歌收錄於台海兩岸的教科書中。

台灣校園民歌在70年代末大陸開放後,也流傳到了大陸,促進了兩岸三地的交流。同時校園民歌帶進了流行歌曲裡,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水準。雖然校園民歌在90年代沒落了,但海外華人仍傳唱不已,在音樂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

台灣校園民歌第一代先鋒周興立博士在法拉盛圖書館與2百多位觀眾分享「校園民歌四十年風華傳奇」。(林丹/大紀元)

周興立在欣賞會上,懷抱吉他,邊彈邊講邊唱,他演唱了《秋蟬》、《月朦朧鳥朦朧》、《夜來香》等多首經典校園民歌,令現場來賓陶醉於熟悉的歌聲中。這些歌曲是一代人青春的集體記憶,在座的年長觀眾彷彿回到了當年的青春歲月。觀眾李先生說,台灣校園民歌當年在大陸非常受歡迎,人們都愛哼唱,「當時文革剛過,台灣校園民歌一掃那些『革命歌曲』霧霾,大陸人以前從沒聽過,讓人耳目一新。」

最後,周興立在演唱已故好友潘安邦成名作《外婆的澎湖灣》中結束欣賞會,台下觀眾一起高聲和唱,將氣氛推向高潮。

責任編輯:鐘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