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華人作家分享:練習快樂達到幸福祕訣

【大紀元2016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湘嵐聖馬力諾市報導)雷洛美、陳小鳴、陶家琪和鄭靜雯四位精通情緒智商(EQ)、親子互動、婚姻家庭的華人專家聯合出版了一本中英文雙語新書《練習快樂,達到幸福》,並於5月25日在聖馬力諾市家居精品店檸檬山(Lemmon Hill)舉辦香檳慶祝酒會,分享家庭快樂和親子溝通祕訣。

這四位20多年好友,自從在聖馬力諾市舉辦一系列受歡迎的「樂活人生」講座後,常被問起有沒有書可參考,且也有西方人也想了解講座內容。於是,她們一起工作了18個月後,書本誕生了。

七個快樂好習

如同書名「練習快樂,達到幸福」,作家們說,追求幸福快樂不難,要先從自身心態和習慣著手。書中分享養成快樂的七個好習慣:

了解差異、處理衝突;

彼此包容、而非容忍;

給予時間、還給空間;

長存感恩、停止抱怨;

轉換角色、一起成長;

溫柔講愛、少說道理;

調整步伐、維持平衡。

作家鄭靜雯說:「了解對方、知道大家的需求、認同大家的不同,交換角色,試著想想自己在此角色的心情。」

鄭靜雯突然喪母,她也因此更懂得珍惜與感恩:「你要著重在你有的,你要珍惜它,不要在那埋怨你沒有的。」

情緒急救法

這是EQ專家雷洛美第七本書,她說:「人跟人之間有差異是常態」,當我們能接受,就會更快樂。還有,情緒出了問題可以急救,可用CPR趕快救一下。

雷洛美說:「CPR,C是鎮靜沉著(Composed)、P是熱誠以對(Passionate)、R是反應靈敏(Responsive)。遇到衝突危急先冷靜,情緒平復後才做溝通,之後做理性回應和有效處理。」

親子教育專家陳小鳴說:「先穩住一、兩分鐘、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在負面情緒高漲的時候開口或是動手,因為往往會後悔。」

她說,快樂別人無法送給你,也無法從別人身上得來,要靠自己,由內而外。

如何做好現代父母

資深親子教育家陶家琪說,隨著孩子成長,父母也要跟著成長:「孩子成長分三個時期:出生到入學之前、小學到初中、初中到18歲之前。孩子小時,父母須親力照顧,但父母可別把自己當永遠的煮飯婆、洗衣婆。到初中,父母要提升自己變成孩子的朋友。等孩子進入高中,要尊重他們,不再是我們講的東西就完完全全對。」

她說:「但是,經常跟孩子要有個習慣,就是溝通,溝通不是一開始就罵他。常常父母親一開始溝通,發現他這不對那不對就開始訓他,這孩子很聰明,明天就不跟你溝通了。」她也提醒父母,孩子犯錯時別用激將法,受傷的孩子需要時間和愛,要等待孩子:「孩子摔跤很心痛,但哪個孩子不摔跤呢?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在18歲前摔跤,在父母跟前。」

她勉勵在美國的父母要能跟上社會,跟孩子聊聊新聞事件。

練習快樂 追求幸福

專家們說,平時多練習,養成快樂習慣。熟能生巧,練習能成就完美,快樂跟高EQ都可透過練習而來。◇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新書樂活人生發表  賴東明細數諸多偶然
聖瑪利諾「樂活人生」系列免費講座
身心靈凍齡 永遠優雅美麗健康
親子教育家:慾望太多 身心失衡毛病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