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華裔學生抑鬱症增多 專家呼籲家長要多溝通

【大紀元2016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加州菲利蒙報導)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大問題,對家庭而言,就像平地突起了一場「驚雷」。如何避免和化解這一「驚雷」,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家長不當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不當期望,也可能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5月28日(上週六),在美國華裔精神疾病聯盟於菲利蒙(Fremont)舉辦的健康講座上,主講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科教授楊景波醫生表示,精神上發病的因素很多,是所有因素一起作用,就像颶風出現前,有熱度、濕度、所處地區等各種因素配合起來才出現。精神疾病也是如此,與身體、社會、心靈、家庭都有關係。

楊景波醫師發現,很多父母,尤其是華裔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成為孩子心理疾病的誘發因素。

抑鬱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患者人數相當驚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美國,每年有1,900萬人患有抑鬱症,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9%。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抑鬱症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抑鬱症,正在席捲灣區校園

抑鬱症,正成為灣區學校最擔心的一個學生健康問題。據聖荷西《信使報》報導,許多教育者表示,灣區學校精神健康的危機,明顯高於5年前。

去年初在菲利蒙歐文頓高中(Irvington)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中有54%的比例患有抑鬱症,有高達80%的比例患有中等~嚴重的焦慮。這一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南灣的帕洛阿圖(Palo Alto),今年初再次出現一例一位學生因精神問題而輕生。過去7年來,帕洛阿圖學區已經有10位學生因為抑鬱症自殺而死。7年前有3名高中生因為自殺而死;去年又有4名學生失去生命。

如此多人出現問題,學校難以置身事外。有的家長指責學校給學生布置了過多的家庭作業,剝奪了孩子們的休息時間。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心理上的危機?

楊景波醫師說:「(家長)用愛心就是一種療愈,有愛心才有智慧。有時候是該採取行動,來幫助他(孩子);有時候是退後,用愛心來包容孩子,所以必須用智慧,用智慧來包容、來引導你自己。」

這次講座上,楊醫生介紹了目前精神科的主流療法之一:用佛家的禪定,來幫助患者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不悔恨過去,不展望未來,不做評斷,讓自己活在當下,讓自己空下來、靜下來,去除心中的憂慮和焦躁。

在現場聽講座的家長也提供了一些他們的經驗。

袁先生是退休工程師,他的孩子在很小時就開始看心理醫生,但幾年前病情加重,出現憂鬱症。他說,在孩子發病前,因為自己和和太太都忙於工作,和孩子溝通不夠,未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加上自己習慣於用過去的教育方式,總是用自己的觀念讓孩子做這做那。他現在回頭看,覺得自己過去的做法不對。他們參加了NAMI舉辦的系列輔導課程,覺得非常受益。

袁先生建議華裔家長,要放下自己,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權威式方法和孩子溝通,要跟孩子想辦法交朋友,「要讓他知道,父母很愛他,願意幫助他。」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舊金山灣區名校12年級華裔男生自殺身亡
矽谷臥軌高中生為華裔 學子自殺頻誰之過
女性易罹患憂鬱症?Omega-3有助改善
父母有憂鬱症 影響孩子學業表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