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是否要鼓勵孩子當醫生? 三華裔醫師分享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碧雲紐約報導)美國亞裔青少年計畫(AAYP) 5日(週日)下午, 在法拉盛喜來登酒店,舉辦第二屆「青年領袖講座」,邀請林寧、董思美與王元聰三位醫師,與青年學子分享他們在人生追求、職業選擇等方面的經驗。他們談到,醫生收入可觀,但學醫路孤寂,從醫路忙碌,年輕人要有思想準備。

美國亞裔青少年計畫頒獎狀與獎金給2017年第三屆亞裔學生寫作、繪畫與微電影比賽的6位優勝者。
美國亞裔青少年計畫頒獎狀與獎金給2017年第三屆亞裔學生寫作、繪畫與微電影比賽的6位優勝者。(黃碧雲/大紀元)

王元聰 (Vincent Wang)醫生說,作為父母主要是去發掘孩子喜歡什麼,可帶孩子去參加一些組織做義工,讓他們了解這個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呼籲年輕人如果有興趣就要去嘗試,去體驗,不要猶豫。他也提醒,眾所周知,念醫學院或當醫生是很忙碌的,他當時念醫學院時,不得不將兩名小孩送回國內請父母代為照顧,也沒有多少的個人生活,希望大家有心理準備。

「美國亞裔青少年計畫」第二屆「青年領袖講座」,由左至右:王元聰醫生,董思美醫生 , 林寧醫生,周燕霞。
「美國亞裔青少年計畫」第二屆「青年領袖講座」,由左至右:王元聰醫生,董思美醫生 , 林寧醫生,周燕霞。(黃碧雲)

林寧(Ning Lin)醫生分享,雖然父母當醫生,但孩子未必要走同樣的路。他建議父母應有開放思想,給孩子自由去找有興趣的領域或專長,這才可能適合他們要走的路。他也談到學醫這條路是漫長與孤寂的,而且經常很忙碌,所以需要一個良好的支持系統,幫忙度過艱苦的歲月,親近的家人與朋友就是很好的求助對象。對亞裔學生來說,一些種族問題並非浮在表面上,而是存在人的下意識中,最好克服歧視問題的方法就是自己要有良好的表現,好成績,別人就不敢看輕。林寧特別強調, 如日後在醫學類的工作面試時,表達想要有品質的生活,那對不起,可能錄取不了。

董思美 (Judy Tung)醫生說,醫學院的學費很昂貴,但不用擔心,她打趣地說「醫生收入是很可觀的,我生活得還不錯。」

會中頒發獎狀、獎金給2017年第三屆亞裔學生寫作、繪畫,與微電影比賽的六位優勝者,分別為: 寫作組陳淑怡、黎玫、梅嘉禧、尤安生;繪畫組榮驍林;微電影組鍾琪。當天,眾多望子女成龍鳳的華人父母帶孩子參加並發問,希望吸取更多信息與經驗為其子女鋪墊未來從醫之路。◇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