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柿餅 有風的味道

人氣 45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2日訊】風大的新竹,造就出靠風吃飯的獨特產業,舉凡需要風乾的東西,在新竹都是名產,出名的米粉之外,還有新埔九降風才做的出來的柿餅,入口的好滋味,充滿風的味道。
 秋季是柿子的季節,?U摘下來即可食用,但是用來做柿餅的柿子入口的澀味,讓人不敢領教。
 大自然是神奇的,一只難以入口的澀柿子可以「變」成三種美味的柿,變法有三種,其一,將一滴醬油滴在蒂頭靜置三到四天,可變作軟熟香甜的紅柿,一般商人的做法則是放鹼﹔其二,將柿子完全泡在水裡,可再加進龍眼葉催熟,靜置三到四天,就是甜脆皆具的水柿(或稱脆柿)。
 方法之三較費工夫,而這故事得從台灣柿餅之鄉新竹縣新埔鎮說起。

燥旱九降風 做柿餅不可少
 文化的組成因素,是地方特色、氣候、人文,柿餅文化之於新埔鄉旱坑里,也體現這層意義。兩百多年前,客家人移民到稱為「吧哩國」的新埔,當時還是平埔族打獵的荒地。發揮刻苦耐勞的精神,客家人因著「旱」與「風」兩項天候,造就了柿餅的美味。
 旱坑里顧名思義是塊旱地,多山的丘陵地以以種植柑橘、水梨、柿子、茶等農作為主,為了能夠將食物保存得更久,醃漬、日曬、風乾等方法相應而生,例如酸菜、醬菜等食品,柿餅也是這樣來的,正是因為這裡日照時間長,加上九到十二月吹拂的乾燥東北季風「九降風」,促成柿餅的誕生。
 製作柿餅已有一百六十年歷史的旱坑里,往日以天然陰乾法製作柿餅,由於必須趁著季節將樹上八成熟的柿子摘下來削皮,早年地方上還有所謂的削皮高手被爭相聘請削柿皮,技術好的工資以斤兩計、稍差的就以天數計。削好的柿子經過六到七天反覆的日曬並以手輾壓,水分剩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成為柿餅,水分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則變成有柿霜的柿乾。
 金漢柿餅的劉興武說:「當年只要北風一吹,就開始削柿、曬柿的忙碌,下雨天全家出動搶救曬的柿子,阿嬤一邊罵要小心地滑,一邊又罵收快一點,這期間在學校打瞌睡的小孩子,一定來自辛苦的柿餅人家。」

農家秋日忙 嘗柿餅逛小鎮
 雖然劉老闆以此開玩笑說自己就是這樣,所以書讀得不好,但說到柿子,從種籽講到果實,從春芽講到秋收,他已經整理出一套獨門的學問。
 現在已經有削皮機運作,曬柿的過程可用機器烘乾,衛生條件也因而更佳,新埔鎮的柿餅每年都締造全台百分之九十的大額產量。
 從新埔鎮熱鬧的中正路,到天主堂轉進小路,就可以見到近二十戶柿餅人家的路標,一路上有兩家燒相思木的炭窯,除了品嘗?漪U餅,還可感受到純樸,就像最熱鬧的中正路上,老豆腐店、打鐵店、老礱間(碾米廠)依然,在新埔除了品嘗柿餅還可品味舊時光。
(自由時報記者楊詩涵/報導◎攝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西蘭國際南極中心遊記:不容錯過的體驗
【1000步的繽紛台灣】高雄五星級度假酒店
在海邊戲水看到這種波浪要趕緊逃命
組圖:韓國仁川櫻花公園 花海美不勝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