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AI經濟的美與愁

人氣 361

【大紀元2020年12月24日訊】就在出版社編輯電邀為本書寫推薦序的同時,很的,HBO頻道正播映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雙子殺手》,赤裸裸的推出「複製人」或「克隆」(Clone)「人」,也就是AI(人工智慧)。它比真人更強、更聰明,雖然可以幫人做任何事情,但終究會「取代」人,一旦在現實世界普遍出現,人類不就會被取代、甚至被消滅了嗎?所以儘管好久以前就有複製人的電影,也早已有「外星人要取代地球人」的說法,但迄今一直尚未有複製人降臨真實人間,或者根本不可能讓它出現,所以迄今對AI的認定也只限於「機器人」。

高科技的迷思

不論是機器人或複製人或AI,都是「高科技」產物,而高科技或科技的發達進步,對於「人」究竟是好或壞一直都爭論不休。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8年7月26日在行政院科技會報會議中提醒,政府在發展科技的同時,應關注社會與經濟問題。因在進入人工智慧(AI)時代之後,民眾找工作變得不容易,也可能產生低薪問題,而5~10%掌握AI技術的人可領高薪。該年底他再度重申「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將在25年內再次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並帶來更嚴重的貧富差距與失業問題,需要政府與教育單位一起解決。」

其實,關於科技發展取代人力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出現就受到關切,這就是機器是否會替代人力。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生產量提升、產品多樣化和品質的增進,機器和科技的進步不但未替代人力,反而擴增了就業機會和勞動報酬的提升,並使人力資本增加。

不過,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雖造就人類社會的繁榮,也讓人類跳脫「貧窮的陷阱」,但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擴大,卻予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可乘之機,無產階級革命、鬥爭資本家,反剝削等人類社會大課題此起彼落的出現。到21世紀「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出現,更凸顯出貧富不均現象到了畸形極致地步,而「1%富人VS. 99%窮人」更被作為訴求標語,其中涵括的普遍低薪和工作機會缺乏也受到嚴重關切。這些現象的形成與極化,高科技的日新月異和AI時代快速到來,就是最關鍵因素。

關於高科技與高失業率、高貧富差距將長相左右的示警,早在千禧年之際已頻頻發出。但在「科技進步乃經濟成長最大驅動力」下,相對地受到忽視。而且,科技進步可創造出就業機會的看法也大有人在,如何興利去弊,一直以來都是個棘手課題。

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資通訊科技,雖然提高了勞動生產力與產出,科技發展所帶來經濟的果實卻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善用科技的個人與企業家,能快速創造財富,但是跟不上腳步的,卻可能成為科技發展下的犧牲者。經濟學者EdWolff早已指出,1983至2009年美國財富的增加全部集中在收入前20%的家庭,其中80%與40%的財富增長分別由收入最高的5%與1%家庭所享有。科技做大了經濟的餅,但卻有「贏者全拿」的結果,以至於所得分配不均。

Brynjolfsson與McAfee也早在2011年出版的《與機器競賽》(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一書中,指出到2011年中,美國經濟的衰退已經正式結束,2010年美國公司在設備與軟體上的投資迅速地回復至其歷史高點的95%,公司獲利亦創新高,但是失業率卻仍然居高不下。他倆認為造成平均收入與GDP增加,但中位數收入卻降低的原因是科技發展太快,一般勞動者或組織,在技術、知識、心理與政策上沒有辦法跟

上科技的發展,因而輸掉這場與機器的競賽。

科技創新衝擊勞動市場

就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歷史來看,科技的創新與使用常伴隨著對勞動市場的衝擊。譬如email的使用大量降低對郵務人員的需求、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的採用,使得台灣900名收費員需要轉職或面臨失業危機。部分英美超市或連鎖商店早已開始使用自助結帳系統,Amazon為了因應快速成長的人力支出並提高運送作業效率,2012年以7.75億美元併購了倉儲機器人製造商Kiva System Inc。飛利浦在荷蘭Drachten的自動化工廠只僱用其在珠海1/10的人力,以128具機械手臂日以繼夜的組裝電鬍刀,其產線經理宣稱透過這些精密的機械手臂將可以組裝任何消費電子設備。

在過去,一般認為電腦適合應用在記憶、運算與資料處理,但無法理解資料的內容與含意,也無法處理複雜性的圖形與樣式辨認(pattern-recognition)問題。在2004年出版的《新勞動力分工》(The New Division of Labor)一書中,以駕駛卡車為例,指出卡車司機必須憑藉視覺、聽覺與觸覺來反應在車陣中遇到的突發狀況,電腦不能模擬或推測駕駛人行為,這種複雜行為的處理不是電腦可以控制處理的。

然而,在2010年,Google自動車以視訊相機、雷達感應器與光學定位測距感應器及其詳細的Google地圖資訊,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在加州行駛了1,000英里,並在經過20萬英里自動駕駛測試安全通過之後,於2012年獲得美國內華達州的牌照,加州也隨後開放自動車上路。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推估至2040年,路上有75%的車會是無人駕駛的自動車。Brynjolfsson與McAfee亦在書中以GeoFluent即時翻譯軟體為例,說明電腦早已可以處理複雜性溝通的能力。在科技快速發展下,電腦與人腦的功能似乎更接近,更多的工作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受到機器威脅。

不過,科技創新一方面取代某些人力工作,一方面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與商機。因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社團網絡如Facebook等的流行,使得應用軟體(App)盛行。自2007年iPhone上市後,至2012年在美國創造出約46.6萬個工作機會,而這個數字只是針對單純的App公司,還不包括如電信營運商、Amazon、Google、Apple或Facebook等相關與基礎設施公司。此外,電子商務與電子交易平台如Ebay與Amazon,也使得個人或企業可以低成本創業,並利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接觸全球市場。

雖然電腦功能日益強大,且早已有許多軟體能賦予電腦學習能力,但人類的直覺、創意與應變能力是電腦所沒辦法比擬的。Brynjolfsson與McAfee早就建議,企業或個人應該善用科技,藉由機器提升競爭力,而非與機器競賽,而「創新」則是主要的解決之道。企業需要以「企業家精神」,發展「創新」的組織架構、流程與商業模式,充分利用日新月異的科技與人力,以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創造性破壞」過程滿足市場需求,創造利潤。

為因應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遷,除了如張忠謀說的應該透過教育或訓練外,個人應學習如何應用發展中的科技,並應該學習取得在現在與未來不會被機器取代,與電腦互補的技能,避免成為技術性失業的一員,畢竟「求人不如求己」啊!

一本出色的「AI經濟」讀本

關於高科技對於人類究竟是好或壞,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討論文獻滿坑滿谷,到AI出現更達到高潮,依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莫衷一是。英國知名經濟學家羅傑・布特爾(Roger Bootle)這本《AI威脅》(The AI Economy: Work, Wealth and Welfare in the Age of the Robot)新書,為我們作了徹底的、清楚的、完整的總整理。

本書有三大主軸,一是概論總觀經濟,探究機器人與 AI 對職場和商界的影響並深入探討政府是否該制定政策監管 AI 發展。二是提出對個人、企業和政府的主要課題──當 AI 比人類更聰明並主宰世界、或者 AI 與人類結合時,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三是不僅探討 AI 對經濟(工作)層面影響,更深入探討對日常生活(休閒、娛樂)引起的問題,如隱私規範、道德倫理。

作者以「機器人時代來臨」揭開序幕,接著以三章分就「人類的進化史」、「這次會不同嗎?」以及「就業、成長及通貨膨脹」三個課題,來探索「人類與機器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作為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剖析「AI時代的工作、休閒娛樂及收入」,分成「工作、休息及享樂」、「未來的職業」,以及「嬴家與輸家」等三大章作探索。

最後的第三部分「我們該怎麼做?」作者分由「鼓勵、徵稅或管制?」、「如何教育年輕人?」,以及「確保全人類的繁榮」等三章提供答案。本書還意有未盡的以「AI的奇點和超越」為人類展望未來。

換個角度來說,本書旨在探索「機械人主導的經濟世界下」出現的六大課題,一是「AI是否會導致經濟衰退、大蕭條?」二是「是否導致就業機會大幅減少?」三是「體力勞動、家事勞務、日常腦力工作將通通被AI淘汰?」四是「對於經濟增長率、生產力增加和生活水平有什麼影響?」五是「AI世代該怎麼教孩子?」六是「AI新世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這些的確是攸關人類生死存亡的大課題,作者非常冷靜的就個人、企業和政府政策立場為地球人作詳細的剖析,是偏向樂觀、正面的,很值得讀者細細咀嚼參考,本書也可作為「經濟發展(成長)」課目的參考書,甚至可作教科書。

當然,AI世界會是如何,還是得由各個地球人自己做最佳的決策,堅信「生命會自尋出路」啊!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高科技創新中心The Ion休斯頓破土動工
唐鳳訪曼谷 分享台灣科技創新經驗
第45屆美東華人學術年會 探討科技創新
中共頻繁提「科技創新」 學者析因果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