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為什麼「柳營」成了軍營的代稱?

作者:容乃加
以「柳營」代稱軍營,源於一則讓人打心底稱讚的典故。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2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詩經.采薇》詩篇中以故鄉的楊柳對映行軍戍役的艱苦,後來以「柳營」代稱軍營,還有一則讓人打心底稱讚的典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句抒發了依依不捨的離人之情,對映著艱苦的邊塞戍卒生涯,這是《詩經.采薇》篇的片段,以楊柳依依的形象代言了遠方戍卒思鄉之情。《采薇》詩篇中的楊柳與行軍戍役有關。往後的世代,「柳營」也和軍隊有著縷縷連繫。

西漢文帝後元六年冬天,匈奴三萬騎入侵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漢文帝命令幾名將軍鎮守防禦,其中河內太守周亞夫拜將軍屯兵於長安西邊細柳這地方。

文帝親自一一到各個軍營勞軍,他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將軍派騎兵出入迎送,皇上車駕和車騎列隊直馳而入。然後,文帝到了細柳軍營。那裡軍士被掛著甲冑,拉滿弓弩備戰,軍紀森嚴。

天子的先驅導駕到了營門,營門卻不開。先驅導駕說:「天子要來了!」守軍門的都尉答:「軍中只聽將軍之令,不聽天子之詔。」一會兒,皇上的車馬隊到了,軍營的門還是不開,把皇上擋在門外。於是,皇上遣使持符節和給將軍詔書,傳達「吾欲入勞軍」。這時,周亞夫才傳令開營門。

進營門時,守門士兵又告訴從屬車騎說:「將軍有約,車馬隊不得在軍中驅馳。」於是,文帝就改騎馬且勒住馬繮徐行。到了軍中主營,周亞夫作揖說:「介冑之士不行拜禮,請容許以軍禮見皇上。」文帝就讓周亞夫坐式車(*古代車前有橫木的車),方便他不行拜禮,可在車上俯身行禮。文帝遣使稱告:「皇帝敬勞將軍。」

文帝完成勞軍禮離開,出了軍門,群臣對文帝的寬容大度感到震驚。文帝讚道:「這是真將軍啊!那霸上、棘門的軍營門禁鬆弛有如兒戲,可能被襲被虜。至於亞夫的軍營,豈能得犯呀!」日後,文帝還稱讚了許久。這事之後,文帝拜周亞夫為防守京師的中尉(同執金吾)。到了漢文帝將離世之時,他告誡太子說:「如社稷有緊急之時,周亞夫真可任將率兵。」文帝崩後,周亞夫被提升為車騎將軍。

由於周亞夫守衛細柳的這則典故,後代就以「細柳營」或「柳營」比喻模範軍營,後來也以「柳營」泛指一般的軍營。例如,隋代明餘慶《從軍行》寫「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唐代盧綸詩句「羣鶴棲蓮府(*美稱官署的幕府、幕僚),諸戎拜柳營」,都融入了這文化典故的涵義。

資料來源:

《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
《漢書 .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
《史記三家注》
《史記索隱》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