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白領回城工作救經濟 紐約市長會見高盛高層

人氣 181

【大紀元2022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的疫情雖然已經明顯趨緩,但是牽動曼哈頓商業經濟的辦公大樓,卻不見上班族的回歸潮。儘管市府多次向企業「溫情」喊話,熟悉上班族消費生態的外賣郎,卻對城裡重現疫情前的辦公室上班潮持觀望態度。

2022年3月7日,紐約市長亞當斯參加高盛的閉門會議。
2022年3月7日,紐約市長亞當斯參加高盛的閉門會議。(Michael Appleton/Mayoral Photography Office)

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日前(3月7日)與總部設立於曼哈頓的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安排閉門會議,目的是宣導大型企業辦公室生態對紐約市經濟的影響,希望集團高層能夠讓公司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這次會面被彭博社形容為「紐約市市長懇求高盛銀行家重返工作崗位」(NYC Mayor Pleads with Goldman Bankers to Come Back to Work)。

據彭博社3月8日報導,市長亞當斯認為,紐約市目前「形式上是我們覺得城市已經封閉了」;他表示與高盛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是盟友 ,他計劃告訴高盛集團的員工,減少對遠程工作的依賴,而白領上班族對咖啡車與擦鞋匠等其它小商家很重要。

據報導,亞當斯表示,高盛有「幾千名員工」回辦公室工作,「與以前相去甚遠」,並要求高盛員工與市府合作來振興紐約市經濟,「我們只是在討論如何一起做到這一點」,「我們怎樣才能讓這座城市運轉起來?」

市長政策或與企業需求不同調

由於亞當斯與高盛高層的會議並不對媒體開放,市長與金融業的對話內容不得而知。如果當天的討論重點仍著重在要求上班族「幫助」小商家,那麼企業家會買帳嗎?

2月20日,保守派智庫「曼哈頓學院」(Manhatta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妮可·格林納斯(Nicole Gelinas)在評論中指出,市長亞當斯想要上班族回到曼哈頓工作,不應該以拯救城裡經濟為理由,而是要了解上班族就是因為紐約市的治安與其它原因而不願一週五天回城工作。

1月15日,擁有華爾街金融業、科技業、零售業高層為會員的商業精英組織「紐約市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NYC)人員出席州參議院的金融商業和調查委員會聽證會,提議紐約州應效仿弗吉尼亞州的低稅率,吸引大型企業。

「紐約市夥伴關係」表示,紐約州刺激經濟發展的獎勵措施與企業投資紐約的高成本互相抵消了,「我們在亞馬遜二號總部(Amazon HQ2)的慘敗經歷表明,紐約的經濟發展方式一直很糟糕」。

發表證詞的三天前,「紐約市夥伴關係」公布由60位企業家和法律專家給州長霍楚(Kathy Hochul)與州議員的公開信,表態反對紐約州議會審議通過「反壟斷法案」(S.933A/A.1812A),指該法案會「大大降低紐約在商業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吸引力,因為它將使紐約的公司受到其他州和大多數國家的競爭對手都沒有的限制」。

信中寫道:「它(反壟斷法)還會阻止能以較低價格和創新產品使消費者受益的競爭性的商業活動。最終,這項立法的結果將導致失業和稅收減少。」

外賣郎看高級商務區人潮仍冷清

今年開始,紐約市長與州長都不斷重申上班族回辦公室工作的重要性,並將辦公天數從一週五天下修至一週三天,希望紐約市能早日恢復疫情前辦公樓商機蓬勃的景象。

但是,長年跑曼哈頓高級商務區與酒店的外賣郎蒙巴‧黎(音譯,Mengba Lee)卻對紐約市能否在短時間內恢復辦公人潮,抱持觀望態度。

蒙巴‧黎從事各種外送平台的遞餐服務已經超過五年。他表示疫情前,他送餐的地點多半是曼哈頓中城以東的公園大道(Park Ave.)、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與萊辛頓大道(Lexington Ave.),以及下城的金融特區(Financial District),「不只送午餐,還有下午三、四點要送點心」。

他表示,現在的送餐地址多是住家,離了曼哈頓就不會接到願意給足小費的單子;即使熱鬧如法拉盛,也因為華人沒有給小費的習慣而不容易做外賣生意。接單量至今只恢復至疫情前的五、六成。

雖然認同州府與市府頻頻呼籲大企業的員工回到辦公室上班,但蒙巴‧黎認為現實很困難,因為企業不需負擔高昂的辦公室成本,而且白領階層已經習慣遠程工作。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想尋找遠程工作?美國這五個州機會最多
分析:勞動市場改變 遠程工作美企蓬勃發展
2022年美國有哪些遠程工作最熱門
疫情帶來巨大轉變 紐約遠程工作數量翻兩番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