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中人有仙緣 偶遇修道人出神通

作者:顏雯
中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不少在山中隱居、修煉的得道高人,當他們走街串巷、閒步市井時,偶爾也會在因緣際會的安排下一展神通。(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354
【字號】    
   標籤: tags: , ,

芸芸眾生行走在凡塵人世,看似平常,卻不乏有佛緣、道緣之輩。他們在百轉千迴、無數次輪迴轉生中,焉知不是在等待與傳法、傳道之人不期而遇的機緣!

中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不少在山中隱居、修煉的得道高人,當他們走街串巷、閒步市井時,偶爾也會在因緣際會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許是為了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仙術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讓人明白,人性本就通達神性,修神通、煉神術本就是坊間市井中有緣人皆可為的。本篇介紹的是宋朝筆記《夷堅志》中的民間逸事。

修道人隨口開藥方 病人服用後能飛升

南宋淳熙年間,一位在鄱陽縣做官的人說,他的親家公項國華在兒時曾有一段奇遇。他八九歲時,手臂上長了一個毒瘡,找了十幾個精於外科的大夫都沒治好。後來,他父母帶他出遊時,碰巧遇到了一位修道之人。

那道人高七尺,闊口多鬚。項國華的父親見多識廣,認為此人相貌不凡,決非俗世之人,便迎上前去,向那道人鞠躬作揖。這時,道人停下了腳步,一直凝神看著眼前這個病怏怏的孩子。

突然,那道人似乎想到了什麼,於是說:「你們何不給他服用四物湯呢?」說話間,便上前拿起項國華的手,一邊輕輕吹著氣、一邊撫摸按壓。項國華的父親想表達謝意,主動邀請那道人去家裡吃酒、做客,可他卻直言拒絕了,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到家後,項國華的父親按那道人所說,給他服用了四物湯。三年後,他的毒瘡已經好了,仍然沒有斷那湯藥。到了春天,屋外楊柳依依,長得十分茂盛,引來一隻鳥兒,落在枝頭上。項國華那時還小,心中歡喜,就想去抓那隻鳥。可惜枝頭太高,怎麼都搆不著。

就在他起心動念時,他突然感到身體發輕,很快像羽毛一樣飄了起來,又落到了樹梢上。從那以後,他的身體開始變得輕飄飄的,只要一想到要去什麼地方,馬上就能飛起來。不管距離遠近,轉眼就能到。他有時還能飛到九霄雲外的空中,看到仙鶴就在他身下飛行。他怕自己飛得太高回不來,又擔心別人知道後會給父母帶來困擾,就不敢再隨意亂飛了。

他父母對此事並不知情,可親戚中卻有偶爾聽聞的。有一年過元宵節,他親戚不信他能飛,就故意逗他說:「聽說你能在天上行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今晚寧國府的花燈可好看了,你何不去瞧瞧?」項國華聽了,笑著回答:「這有何難!」於是,立刻起身、騰空飛了起來。他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飛遠去了。

到了夜晚三更時分,他回到家中,將路上所見之事一一說給父母、親戚聽,後來他親戚派人去驗證,發現他說的一點都不差。多年後,有人去拜訪項國華,看他身材修長,儀表不凡,已經有一點修道人的樣子了。

叫花子偶遇小道士 躍入牆內別有洞天

紹興末年,浙江鄞縣有個姓連的年輕人,整天過著放浪形骸、不受約束的生活。他平日很愛喝酒,每次喝多了,就在頭上插滿了花,然後瘋瘋癲癲地在路上邊走邊唱。當地人不太喜歡他,就把他當成叫花子來對待,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連花子」。

靠近村子的地方有一處荒廢的老房子,看起來已破敗不堪,因傳說裡面住著鬼怪,所以一直沒人敢進去。一天,連花子經過此處,他喝多了酒,便借著酒勁,信步走了進去。當他進到屋內,看到有位小道士在地中央盤腿打坐,心中升起了虔敬之意,於是走上前去,向那小道士作揖,又跟他談起了神仙道士的飛升之術。

小道士聽他說著,笑而不答,然後用手往牆上一指,那牆體就像石門一樣打開了。連花子驚訝地發現,裡面不再是簡陋的屋舍,而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殿,裡面有許多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樓閣,氣勢不凡,非俗世所能有。

連花子被小道士帶入殿中,感覺這大殿之內的陳設、裝飾精美絕倫,景致宛若仙境。他看到正中牆上掛著用金色字體書寫的「洞天真人之殿」的牌匾,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分別立著「東界神君」「南洞神君」「西天真人」「北極真人」的牌位。一位穿著王者服飾的人坐在殿上,旁邊的侍從都穿著金紫色官服。一群仙女在殿中伴著霓裳羽衣曲翩翩起舞,樂師演奏的神曲仙樂清麗婉轉,美妙如同天籟。

連花子想到殿上拜見,卻被小道士攔住了。他說:「要拜見真人,得先稟告,你明天再來吧!」他們一起走出殿外,等再回頭看時,那神殿已經消失不見了,眼前看到的依然是那間破舊的屋舍。隨後,那小道士又回到屋裡,縱身躍入壁中,也消失不見了。

第二天,二人再次來到殿內。連花子剛想去拜見殿上的真人,就看到有人騎馬從遠處疾馳而來,向真人傳話。在他身後不遠處,一位氣宇不凡的仙人正在華蓋下,被舉著旌旗、列隊而行的眾侍者簇擁著向前走來。這時,小道士說:「這是紫府真官來拜訪真人了。」

他給了連花子一個青瓜,看上去都腐爛了。連花子不好意思拒絕,就勉強吃了下去。沒想到,這青瓜的味道非同尋常,十分鮮美、甘甜。他們約好五日後再見,此後就開始經常見面。多年後,連花子60歲時,已經不食人間煙火了。人們看他的臉色,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紅潤。他給人占卜吉凶福禍,總是很靈驗。

道士傳授藥鋪商人辟穀之術

北宋時,都城汴京有位寒士名叫張拱,參加了科舉卻未能考中。因母家世代為醫,他也懂些方術,便在街市中開了間藥鋪。一天早晨,他剛起來穿好衣服、梳好頭髮,就看到一位道士迎著初升的太陽走了過來。

那道士兩眼炯炯有神,與太陽對視也不眨眼。他直接走到藥鋪裡,看到張拱既不打招呼,也不行禮作揖,只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就旁若無人地坐下了。張拱看那道士傲慢無禮,就沉著臉,生氣地問他是從哪裡來的。道士回答:「你不必多問,我就是來找你的!」

張拱心想,這京城平日裡膽大妄為的人不少,莫非他就是其中之一。於是懶得跟他計較,還扔出一文錢,想給他打發了。沒想到,那道士卻笑著說:「我向來對人是無所求的,因看你有些道緣,才特意來賜教。你為何非要把我趕走呢?」聽他這麼一說,張拱恍然大悟,馬上就行冠巾禮,拜道士為師。

隨後,那道士又跟他講了許多出家修行的事,其中那些精深微妙的法理,他以前從未聽過。於是,他愧疚地說道:「我張拱真是個俗人,肉眼凡胎的差點兒錯過了與仙君的這段奇緣,今天有幸見到您,願此生能一直聆聽您的教誨。」

那道士想了想,又問他:「你還有什麼心願未了嗎?」他回答說:「我家太窮了,有時連粥都喝不上。若是不吃飯也能覺得飽,那就此生無憾了。」

正說到這兒,一個賣蒸棗的從門前經過。那道士叫住他,用張拱之前扔出的那一文錢買了七個棗,然後對他說:「是凡神仙都認為,辟穀只是最下層的修行之法,但不吃飯,身體就不會積存骯髒的東西;不產生污穢之物,也就不用排泄,所以這樣也是可以修道的。」道士還叮囑他:「你要想修道,就不能再近女色了,你能做到嗎?不但不能近女色,還要斷除種種世俗之念,只有這樣才可得道成仙。」

道士把那七顆棗拿在手裡仔細地看了看,又對著吹了一口氣,然後遞給張拱,對他說:「你把這幾個棗吃了,就不用再吃東西了。如果有人強迫你吃,你可以吃,不打緊,之後可以繼續不吃。你吃這七個棗時,會應驗七個夢,也是用這個辦法來告訴你一些事。等你侍奉完雙親,姻緣盡了,就去一座名山的懸崖峭壁上找到一個能棲身的洞穴,然後用石頭把洞口封好。從此以後,你就在裡面修行。只需六年,你的身體就會像金蟬脫殼一般,逍遙於天地之外了。至於到那時會怎樣,我現在還不能告訴你。」

這話說完,道士就起身向門外走去。張拱想留住他,可他一出門就不見了蹤影。後來,張拱一聞到食物的氣味就想吐,便不再吃東西。又過了兩年,也不排泄了。他只覺得步履輕盈、神清氣爽,而且體力也越來越好。他每天會沿著京城的外牆走五圈,從早上一直走到晚上,即使走了數百里,也不覺得累。

張拱家人不太相信這種事,就強迫他吃東西,結果他吃下的相當於好幾個人的飯量,之後吃和不吃都可以他的一些朋友懷疑其中有詐,就把他關在一間空屋裡,可他幾天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難受。

有人找他治病,他就帶上藥材欣然前往。他一直在病人的床前守著,一坐就是十天半個月,食水不進也沒事。等他到60歲時,身體還像年輕人一樣強健。後來,他母親去世,人們就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資料來源:《夷堅志》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