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古代的冠禮怎樣進行?成年禮的重要精神是什麼?

作者:關山月明
古代男子成年後,要束髮加冠。圖:余壬、吳鉞描繪,徐顯卿題詠《徐顯卿宦跡圖》之儲寀綰章。(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成年是一個生命歷程必經的過渡階段,對個人人格養成,對家庭和社會功能的發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成年禮儀式在不同的民族社會中都極受到重視。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就很重視成年禮,並以男子「冠禮」作為象徵。雖然古代的「冠禮」早已經失落了,然而,「成年禮」的內涵,在代代文化傳承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予今人不少古禮精神的啟迪。

成年禮的重要精神意義

成年禮的「冠禮」是周朝的重典,在時光的轉遞中,從禮而成俗,舉行的階層也從士農工商中的知識分子普及到民間,成為一種人品的教化力量。今天傳統社會的成年禮雖然式微了,但是自古以來對內、對外的影響深遠,在中華古文化圈的日本、韓國還保留了現代成年禮的儀式。從成年禮的精神來看,對現代社會來說別具意義。

中國古代的男子在20歲時舉「冠禮」,女子15歲行「笄禮」(笄音jī),這是成年禮留給人的鮮明標記;成年禮表徵生命邁向成人階段的里程碑,內在富含五倫之「禮」的精神,從漢朝經學大師鄭玄對《禮記‧冠義》的注解可以看到:「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也。」就是說,一個男子從出生後接受品格教育,著重的是孝弟忠順,到了二十歲能夠自動自發地躬身實踐了,那麼就可以當「成人」了,成年之後,也就可以「治人」了(因為成年禮在周朝是貴族之禮,所以延展對應到政治責任)。

成年禮的儀式

《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禮記正義》孔穎達疏:「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至二十九。通得名弱冠……」後來,二十歲的男子稱為「弱冠」,又稱「冠子」「勝冠」。

《儀禮》第一篇即為〈士冠禮〉,完整記載周朝時士大夫的成年禮,儀式以時間順序來看,包含:「事前禮」、「三加(冠)禮」、「事後禮」。主要的儀式是「三加禮」,三次加冠,所加的冠越加越尊貴。儀式前須於宗廟占卜行禮之日與主持加冠的「賓」,一來強調家族傳承,二來展現敬天重祖的精神。

一、事前禮

流程有六項:筮日(卜筮選日)、戒(告知)賓、筮賓、宿賓、宿贊者、為期。

「賓」是負責加冠的人,一般是父兄的僚友中的賢者,選賢者來為子加冠為吉,而且在冠禮的前三天還要先卜筮問神,確定這位人選的可否。定了之後,再三去敦請賓來為子加冠,直到賓答應為止。冠禮中還有「贊」,是賓的助理。

二、三加禮

加冠儀式當日是在家廟的廳堂前東面臺階舉行,即「冠於廟阼」,「三加禮」流程有:陳設就位、迎賓贊、三加冠、賓醴(酒)冠者(即弱冠者)、冠者見母、賓字冠者、冠者見兄弟、冠者見姑姐、冠者見君、冠者見官長(鄉大夫、鄉先生)。

「三加禮」儀式是古代男子成年禮的象徵,就是經過三次加冠的儀式,這三冠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成年角色的期許,三加冠分別是:「始加緇布冠,次皮弁,次爵弁」,《禮記正義》說「冠益尊則志益大也」,就是說冠越加越尊貴,勉勵冠者有遠大的志向。

經過加冠之後,賓用酒祝賀冠者。象徵他邁入了成人社會,男子從此結髮戴冠、改變服飾,更要注重言行的意義,從此,取得成人身分,也得到社會認可。別人則以成人的社會禮儀對待他。

*三種冠的意義:

《禮記正義‧卷二十六郊特牲第十一》說:「初加緇布冠,欲其尚質重古。次加皮弁,欲其行三王之德。後加爵弁,欲其行敬事神明。」

成年禮中三加禮的三冠。(公有領域)

1. 緇布冠:即是黑布做成的冠。在太古堯舜時代成人使用樸素的白布冠,遇到守喪時則染黑,象徵為人尚質重古的意思。

2. 皮弁:用白鹿皮拼接製作而成。《朱子語類‧儀禮‧士冠》中說「皮弁者,只是朝服」,表示男子從此有保家衛國之責。《禮記正義》疏則說,這皮弁象徵期勉冠者「行三王之德」、「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即冠者從此有參與政治的資格,必須要懷著禹、湯、文王坦誠無私精神為民服務。(「三無私」指: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3. 爵弁:古代的禮冠,次冕一等,形如冕但無旒(垂懸的珠玉),是上等的士服,在敬事神明的祭典中使用。因為狀似爵(酒器)因而稱為爵弁。《朱子語類‧儀禮‧士冠》中說「爵弁,士之祭服」,表示男子從此能參加祭祀。

「三加禮」越加越尊貴,勉勵加冠者德業有成,步步高升;同時,也能體認自己的家庭與國家中的責任,貢獻一己之力。

*加冠的祝詞

加冠時,賓祝頌加冠的男子。三加冠的常用祝詞:

始加冠:「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丟掉幼年的玩心,重視品德的養成。祝福你長壽吉祥,廣增洪福。

再加冠:「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不要懈怠自己的威儀,戒慎自己修善的功夫。願你長壽萬年,永受洪福。

三加冠:「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在這吉歲嘉月的美好日子,為你三加冠,兄弟親朋與你同在,成就你成人的美德。願你長壽無疆,受天之賀。」

加冠後,男子以成年人的禮儀入家拜見母親。然後賓給他取「字」。接著以成年的禮儀見兄弟,姑姐。然後,換上第一套的玄色禮帽禮服,帶著禮品,前往拜見君王、鄉大夫(在鄉里中有官位者)和鄉先生(在鄉里當過官已經退休者)。

這個拜見母親到拜見君王鄉大夫的過程,是轉變家庭與社會關係的啟動,表示自己成人了,將擔負起「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因此,古來的成人禮受到聖王的重視、受到國家、鄉里和家庭的重視。

三、事後禮

冠禮舉行之後要送賓與歸俎。俎是祭祀的禮器。當天,冠禮告成後,主人設酒饌禮賓,酬謝賓、贊,宴會後送賓,並饋贈祭品(俎上的肉)給賓贊帶回家。整個冠禮至此完成。

二十歲加冠,標誌著有了參與政治的資格,必須要懷著禹、湯、文王坦誠無私精神為民服務。圖為《徐顯卿宦跡圖‧瓊林登第》(公有領域)

男子二十 冠而字

加冠後的男子要束髮戴冠,表示成年的身分。此後,就有自己的「字」了。《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這也是成年禮中意義重大的一件事,從此這個字就和冠者隨行一生。除了父母師長、君王之外,平輩都要用「字」來喚他,表示尊敬。直接稱呼他人的名,在中華文化中被視為冒犯、粗魯無禮的行為。

結語

先秦冠禮的重要儀節,由於封建貴族社會結構的解組而式微,然而男子在弱冠之年束髮加冠這種禮儀文化在後來的朝代中一直保存著,成了中華文化重要的成分之一;另外,男子「取字」一項,更擁有堅強的生命力,傳承不絕,這也是「成年」的一個重要文化象徵。

成年禮這周代的古禮在宋代時,人們多不知道要怎樣作了。司馬光作《書儀》,「本儀禮而參以今之所可行者」,朱子著作《家禮》,「觀古今之籍因其大體之不可變者而少加損益」,都是重視提倡成年禮的修身齊家治國之道,所以他們溯源古禮儀式的作法,同時與時俱進作了一些調整,使時人可以落實行。今天看待成年禮,當也可效法這樣的精神。

在「成年禮」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參考資料:
《禮記正義》《家禮》
葉國良:《冠笄之禮的演變及其與字說興衰的關係-兼論文體興衰的原因》,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二期,2000年5月。

——看更多【中華文化300問】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18歲是一個青春洋溢的年齡,也是一個關鍵的啟蒙點。為使青年學子認知自己人生成長中該有的責任,基隆市政府於28日教師節當天,以傳統古禮,假市府禮堂舉行「成年禮」儀式,基隆9所高中100多位學生代表參與,在副市長柯水源、海大校長張清風、基中校長歐東華、聖心高中校長魯和鳳、副議長宋瑋莉等嘉賓的見證下,邁向未來陽光大道。
  • 5月18日(星期一)上午,韓國各地舉行「成年禮」活動,為年滿19週歲(虛歲20歲)的孩子們舉行傳統的成人儀式,宣佈他們已經正式邁入成年。從這一天起,他們將享受成年人應有的權利,並且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結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階段轉換的重大意義了。所以在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禮儀,豐富這些日子的內涵,同時也給予人豐厚的祝福!本文就來說說喜獲新生兒的民俗禮儀。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我們中國人常說「靠天吃飯」,樸素的道理背後是敬天信神的謙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人們的思想中第一個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老天為什麼要懲罰我?」從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