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風雨中的哲學家

作者:方靜
生活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4
【字號】    
   標籤: tags: , ,

「霜降」時節的晚秋,強颱即將來襲,自島嶼的東部登陸,暴風半徑籠罩全境。這一則預報訊息,令人憂心忡忡、惶惶不安。

果然,幾天後從新聞畫面得知,強颱肆虐、風雨交加如入無人之境。它以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姿降臨,所到之處樹木傾倒、房屋毀損,斷壁殘垣、淩亂不堪,留下滿目瘡痍、一片狼藉的景象。唉,大自然的力量超乎想像、不容小覷!

「天有不測風雲」,不禁關切起前一天才去過的東部小鎮。那是一個背山面海的溫泉鄉,以視百合花與琉璃珠為珍寶的原住民部落為主。朋友與我在那裏的巷弄中漫步,檐廊、外牆充滿圖騰特色的佈置,迥異於現代化的摩登街道,我們也大有武陵人入桃花源的驚喜。

或許是平日的緣故,不見小孩和年輕人,只有老人們坐在屋前抽菸、聽族語歌曲,一副輕鬆、自在的模樣。陰陰的天伴著微微的風,周遭一派悠閒的氛圍,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心緒、步伐都緩慢了下來,優哉遊哉的循著地上的彩繪河流,一路下坡到海邊。

經過隧道、走出涵洞到沙灘,就被眼前的景觀所震懾——風捲殘雲、驚濤駭浪,吹得人髮絲凌亂、衣袂飄飄,這分明是強颱的序曲,老天爺在發出警示。不敢逗留,快速離開現場;只是感嘆「人是物非」,六年多前,這一片沙灘更廣袤、更遼闊,不似如今的逼仄、迫近。

想想,山邊水湄的這一群人,是多麼的勇敢、堅強呀!他們守著祖先的家園,在這裡務農、討生活。因地理位置之故,每年或多或少遭受到颱風的威脅,田園、廬舍一再的破壞、重建。然而,天性豪爽樂觀、熱情好客、沒有心機的人們,是「生活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的最佳詮釋者,是真正的哲學家。

看來,面對困厄、危難,哲學家們胸有成竹、自有因應之道;凡夫俗子的操心、顧慮,反倒顯得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窗外風雨怒號、呼嘯的夜晚,為安然無恙者慶幸,也為身處險境者祝福。但願能夠學會——在日常的風雨中跳舞;也在生命的憂患中堅韌。@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裡?究竟有沒有真正的桃花源至今一直沒有定論。一位研究者經過5年的探尋和考證,去年9月初在湖南的安化縣與漵浦縣交界處發現了「桃花源」的蹤跡。
  • 一葉落知天下秋,更何況荒草大面積枯黃和倒伏,枯藤、老樹、昏鴉在凜冽的秋風中,一一顯露的是荒野秋韻的肅殺。該消逝的終將消逝,該到來的必將到來。
  • 獨自兀坐在一個風日清和的春晨,突然想到那片桃林應是芳樹婆娑的時節了,於是乎襲我春服,信步徑往東郊而去。果然,才出東城,便已遠遠看到一片深紅淺白,髣拂絳雲生兮。而諸天寥廓,藍蔚蒼蒼,騁目一望,竟不知身外更有人世。
  • 九月十九至霜降 涼風瑟起晚桂香 張詩烏啼月落時 寒山晚鐘撞悠響
  •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一天中溫差變化大。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閩南也有諺語「一年補通通(意指全年都進補),不如補霜降」,可知秋補比冬補、甚至整年任何時節進補都重要,秋補先打好身體底子,比冬補事半功倍。
  • 淺黃色的舞台,黑色的三角式鋼琴,一位身著深灰色西裝的青年選手,在琴鍵上彈奏出一段流水般的旋律。這是台灣的陳邦玄在「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複賽現場,演奏指定曲目《真音》。之後他又演奏了貝多芬的Op.111, No. 32奏鳴曲。
  • 霜降是最想念的季節,那麼伊人在何方呢?古代經典中就有解釋。看《禮記》記載,還有周宣王時代的《履霜操》……
  • 古希臘哲學流派斯多葛主義(Stoicism)的繼承者、哲學家Kelly Kindade博士近期拜讀了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為甚麼要救度眾生》一文後認為,李大師的話觸及了人類的心靈深處,解釋了很多人們困惑的問題;告訴人們宇宙最終是道德的、正義的。所以,此文「給人們帶來了救贖的希望」。
  • 1998年,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與哲學家大衛‧查爾默斯(David Chalmers)打賭:大腦神經元產生意識的機制將於2023年被發現。6月23日在紐約市召開的意識科學研究協會(ASSC)年會上,兩人公開承認,這仍需持續探索,並宣布哲學家查爾默斯獲勝。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