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的綠洲

陳芊

人氣 91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訊】「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古人用來勵學的這句話,歷代以來不斷被引用,它已經成為不變的真理。而在這個知識爆發的時代,出入書店的人口不斷增加,書店成為所在地區人們心靈成長的綠洲。

在中壢今人書局,老闆羅家皋先生長期用心經營這個小小綠洲,也因此很多人在其他書局買不到的書籍、文具,甚至體育用品,在這兒都找得到。

離開公職 全心投入書店

民國六十三年,中壢最大的超級市場「今人超市」開張。在超市的二樓上規劃成一格格的小店面,進駐了一些商家。羅家皋的哥哥與同窗在其中的一家店面,合開了「今人書局」,後來因為自身工作繁忙而無法照顧店務,因而詢問當時在台電上班的羅先生是否有意接手。「我幾乎是馬上說好!」羅先生想到過去,眼神煥發著神采。於是夫妻倆商量,羅先生仍維持台電的工作,書店門市業務則由羅太太負責。羅太太接了這項工作後,為了讓書刊更多元化,除書局原有的書目外,她還經銷其他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羅太太說,當時在台灣消費者對上超級市場購物的習慣還不成熟,因此超市生意很差,連帶影響了樓上商家的生意。「只有我們書店一直有很多愛書人光顧,真可說是一枝獨秀」。羅先生也因此對經營書局有了信心:「到處都有愛書人,能夠為他們服務,對社會也是一種貢獻!」第二年,因為店務擴張,場地不敷使用,今人書局遷址了。羅先生說,搬店的那一天,正好是蔣公逝世的那一天,雷雨交加,因此搬得很辛苦。」當時台電擬將羅先生外派至沙烏地阿拉伯工作,又因為他父親中風需要人照顧,他終於決定離開公職,專心投入書店的經營。

服務客戶 文化廣場多元化

開書店的附加價值是無窮的。羅家因為經營書店的關係,個個喜歡看書。羅太太說她婚前不太愛看書,開了書店之後,逐漸養成看書的習慣。羅太太笑著說:「尤其是我家的三個孩子,放學回家時,得先經過樓下店面,只要有他們喜歡的書,他們經常書包背著,站著看一個多小時,才肯上樓吃點心。怎麼趕都不肯動一下!」。

而當時孩子還小,羅太太幾乎把店裏有關如何教養孩子的書讀遍了,也和很多家長結成朋友,他們把羅太太當成專家,經常和羅太太討論怎樣讓孩子考高分。她很有信心的說,「從簡單的開始,只要持續下去,慢慢的,難的也就學會了。」如此一來,節省了很多上補習班或請家教的時間和費用。逐步地,「今人書局」服務了越來越多的學子和家長,為了提供便利,針對客戶的需要,進了文具、禮品及體育用品,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廣場。談到如何經營書店,羅先生表示只有「勤勞」兩字。

增闢閱讀空間 讓孩子看書

問他還有些什麼風險,他的臉上盡是無奈:「在店裏捉到的小偷比警察局捉到的還多。」這些小朋友從店裏拿的不見得是他們需要的東西,而是看了喜歡,就把它裝進自己口袋。不過,羅先生都只是通知家長領回,從沒報警處理。「很遺憾,很多父母親不願意在小孩身上花時間。」他們發現這個現象很普遍。「事實上,花時間在小孩身上,比花錢在小孩身上重要。因為這關係著小孩的行為教養。這些小孩很多是父母忙著賺錢,把小孩託給祖父母帶,而祖父母又比較寵,就容易發生偷竊行為。」羅先生夫妻沒有抱怨,除了苦口婆心,給這些孩子的家長一些建議之外,更在地下室闢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讓孩子可以在店裏專心看書。「開書店也幫助我如何教育孩子。」羅太太很滿意地說。

「今人書局」如今向第三十一個年頭邁進。「我們希望堅守崗位,永遠服務我們的鄉親、鄰里,同時為教育盡一份心力!」羅先生說。有這麼一個立意良善的書局,相信「今人」的顧客,也會希望永遠能有「今人」,為他們提供心靈成長的綠洲!──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意想不到的收獲
希臘駐馬德里領事館收到包裹炸彈
台北國際詩歌節 內容豐富 詩迷勿失良機
台北戲棚再開張演出從每週四至週六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