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強:互聯網上言論自由的”中國特色”

蕭強

標籤:

【大紀元12月5日訊】在網絡空間瀏覽久了的人,一定不會錯過像網上論壇,網絡日誌這樣一些網絡獨有,而且遠比傳統媒體有生機和活力的現象。中文的網上世界當然也不例外,在線論壇無論大陸還是海外都比比皆是,去年以來一種叫Blog, (大陸有人傳神地譯成”博客”)的網絡文化,也就是網絡日誌,正如野火一樣燃遍中文的網絡世界。對於有條件上網的網民們來說,在線論壇上可以隨意發言,甚至可以用一個別人不知道的假名;博客網志更是任你書寫,而且立即就可以在線發表。乍一看,似乎一夜之間,言論和出版自由就被神奇的互聯網當作二十一世紀的禮物,送到了那些於四九年以來就失去了公共話語權的中國人的手上。

不過在中國只要一上網就會明白,這虛擬空間裡同樣也還有當今統治者的強大存在。上有網絡管制的法律條款,下有信息業界的”自律公約”;外有國家網關的防火長城,內有遍佈全國的網絡警察,那些論壇和網志自然也不是什麼共產黨的轄外飛地。經專制者這樣的”法眼”一看下來,中國的網絡上談錢經商仍然可以大興其道,聯誼交流,風花雪月也盡可以在網上進行,傳統媒體也在改革,要跟上 “信息時代”,消息和傳播的渠道還是比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多了;那麼對今天的中國網民來說,互聯網的”中國特色”體現在那裡呢?

恐怕沒有比杜導斌和木子美這樣兩個例子更能說明問題了。兩個都是在網絡上寫作的作者,一個是在人氣鼎旺的網上論壇《關天茶捨》發表文章和評論的”黃喝摟主”;一個是以個人網志《遺情書》招來百萬點擊率的”另類”博客。杜導斌評論的是當今中國上至最高權力,下致無助小民的公共生活,木子美記錄的是自己在南方都市的性愛私生活。一個是政治,一個是性,如果說有任何相同之處,那就是兩人都是在網絡上進行了充分自由的書寫。在我看來,杜導斌和木子美,從完全不同的寫作出發,卻在各自的意義上以他們網絡寫作的顛覆性力量,成為標誌中國社會言論自由度的兩個符號。

杜導斌因為他的網絡政論寫作,被當局以”顛覆國家罪”逮捕入獄,引起了幾十名學者,作家,律師,媒體工作們的公開抗議。而他的文字卻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被消除的乾乾淨淨,連”黃喝摟主”這樣一個筆名也被網絡警察們輸入了過濾的程序。木子美的性愛文字則上了中國最大網絡門戶的首頁,連官方媒體也介入了這場從網絡寫作,生活方式涉聯社會法律道德文化的爭議和討論。不管對木子美行為和文字的看法如何,木子美並沒有失去她的人身自由,她的文字在中文網絡上依然事實存在。但是以政治為寫作題材的杜導斌卻在牢獄之中。互聯網上可以充斥了性,但是不能談民主。這就是今天我們看見的網上”中國特色的言論自由”。

過去幾天,我們聽到了”不銹鋼老鼠”劉荻在被關押一年以後剛剛獲釋的消息。劉荻和杜導斌一樣,也是由於網絡寫作而失去自由的,而且這樣的”網絡言論犯” 在中國還有更多。不過,我們仍然可以以杜導斌作為網絡政治寫作自由的標誌。如果杜導斌能夠恢復人身自由,如果他的文字能夠在中國的網絡上重新存在,如果”黃喝樓主”可以在”博客中文”或是什麼其他博客平台上開設他的政論網志,(我相信他的文章才值得被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以首頁鏈接。)如果杜導斌的寫作能夠引起官方媒體的公開評論和討論,包括他的文字是否構成了”顛覆國家罪”的討論;那麼我們至少有理由開始相信:中國社會的言論自由,在網絡的推動下有了切實的進步。

(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蕭強:“Oh My News” 對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的啟示
蕭強:評地方政府發言人制度
蕭強:從兩份宣言看網民爭取言論自由
蕭強:互聯網應成為中國政治改革的催化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