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家 別「漏」氣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耀文╱專題報導

連日大雨雖造成中南部災情嚴重,房地產業者卻指出,大雨天候反而是看屋好時機,消費者要避免買到漏水屋,雨天看屋正可檢視屋況。

業者提醒,雨天看屋需注意牆面是否有不平整隆起、壁面出現水氣,或是窗戶、角隅、天花板滲水,這些都可能是房屋漏水跡象。

如何避免買到惱人的漏水屋?

信義房屋南區執行協理陳文祥提供一些看屋小秘訣,頗值得消費者雨天看屋參考。

1.(外觀 )

如果外牆已經出現發霉或是變黑現象,可能就已產生壁癌,房屋漏水處理將相當棘手。

2.(接角 )

消費者要仔細察看牆壁接縫、陽台外推及頂樓加蓋接縫處,連續雨天如果發現有不平整的隆起、水漬、發泡、甚至油漆剝落狀況,大多是漏水造成。

3.(掩飾 )

若中古屋已發生壁癌,為提高房屋賣相,一些屋主會重新油漆加以掩蓋,雖然外表一時看不出來,要確定房屋是否曾漏水,此時可向同棟的上下樓住戶打聽,通常也能打探出有無滲漏水問題。

歐美建設工務部協理徐世敏表示,目前新規劃的住宅大樓與透天產品,建商為顧及營建口碑與減少日後售後服務處理困難度,大多會將全棟外觀做防水處理,也就是在結構體完成後,先塗上防水漆,再貼上磁磚,填縫劑也會採用防水效果較佳材質,因此過去透天產品漏水問題已大幅減少,新成屋產品會出現滲漏水窘況,多是窗緣角隅收邊或結構體設計有缺陷,地震後造成角隅壁面出現裂縫,大雨天候即容易出現房屋漏水。

即使雨天看屋未發現漏水,消費者仍應主動詢問建商,是否在窗戶角隅加設補強鋼筋,與落地窗接角防水處理細節﹔另外,住宅大樓規劃頂樓空中花園與中庭植栽造景,消費者趁雨天前往現場看屋,也需仔細察看頂樓與中庭排水設計,同時觀察社區清潔人員清理落水口與排水孔的動作是否確實,即使建商原規劃設計良好,但社區管理如果不佳,頂樓或地下室天花板,日後出現漏水的機會也將提高,這也是查驗漏水屋的注意要點。

防漏DIY 打一場水仗

記者陸敬民╱專題報導

「屋漏偏逢連夜雨」雖是用來形容禍不單行,但對近期受到豪雨影響的居家民眾,恐怕也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專家表示,屋頂滲漏水雖然擾人,但只要不是牆壁內的水管破裂,其實絕大多數消費者都能自己動手「抓漏」。

特力屋內湖店課長黃浩鍵表示,一般居家環境常見的滲漏水情況,可分為屋頂滲漏水、牆壁滲漏水,以及窗台滲漏水共3種。

屋頂滲漏水通常起因於裂縫或接合不良,牆壁滲漏水則是因為裂縫所引起,而窗台滲漏水則肇因於鋁合金窗框與水泥牆壁無法密合。

要解決上述滲漏水的問題並不難,首先是針對問題找出病因。

黃浩鍵說,到DIY賣場諮詢專家是解決滲漏水問題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不僅諮詢是免費的,而且現場就有相對應的產品可供挑選,既經濟又實惠。

常見的防漏產品包括防水底膠、防水面漆、水泥裂縫填補劑、矽利康與填縫刀等。

黃浩鍵表示,若屋頂滲漏水,消費者應找出滲漏水位置,用刮刀或類似工具將表面清除乾淨,之後以防水底膠塗抹滲漏水位置,等到底膠完全乾掉之後,再用面漆重複塗抹兩次,這兩次的間隔時間至少要1天,這樣就能確保滲漏水位置的防水功能。

若屋頂滲漏水面積過大,雖然理論上可運用上述方式進行滲漏水排除工程,但最好還是請專人施工,以節省時間並有效運用經費。

牆壁滲漏水的處理方式與上述大致相同,不過使用的則是防水漆。

黃浩鍵說,防水漆具有金剛砂,會填補牆面的毛細孔,因此做為防水塗料相當合適。

不過他也提醒,防水漆分為室內與室外兩種,原則上內外牆皆進行防漏施工,這樣效果最好,但消費者若無法在外牆施工,則可以著重在內牆的處理。

不少消費者會以補土來處理牆面水泥剝落的問題,黃浩鍵認為,補土不具有防水性,如果用在已經發生滲漏水問題的牆壁上,將於事無補,應該以水泥裂縫填補劑來取代補土。

在塗抹防水漆的技巧方面,黃浩鍵說,滲漏水上下左右約50到60公分的位置都要被塗抹到,等到塗抹完畢後,隔天再重複塗抹1次,以確保防漏效果。

建商遇疏「漏」 危機變轉機

記者陳品竹╱專題報導 連日豪雨,正是購屋消費者「測漏」的好時機。建築業界有句話說:「樓仔厝、漏仔厝」,顯見房屋漏水問題的普遍!根據消基會中區分會的統計調查,施工品質不良佔購屋糾紛申訴的排名第二項!多數建築業表示,漏水是施工品質不良中最常見的項目,只要建商誠意改善,反而是展現公司良好售後服務的機會。

以消基會中區分會的統計,中部消費者申訴的消費糾紛項目中,購屋糾紛從2002年起就蟬聯榜首,以2004年為例,書面申訴有59件、電話申訴有1600件、陳情的有692件,在最常見的陳情事項中,施工品質不良、建材不符排名第二。

而根據不少建商工務部私下透露,漏水問題又是施工品質不良的主要項目之一,因為只要一發生滲漏水,它是最顯而易見的,也可能是發生年限時間拖得最久的。

例如,要連續幾日的豪雨,才能測試房子是否漏水,或者使用一段時間,才能確定建材的防水功能是否禁得起考驗等。

營建業界有一句話:「樓仔厝、漏仔厝」,意指房子漏水是非常普遍的情形。

業界指出,所謂的漏水,分為外漏與內滲,所謂的外漏,指的是房屋窗框因接縫不佳,或屋頂、牆避防漏做得不好,以致外來的雨水可以滲漏進來。

內滲則多指水管銜接處可能施工不良、龜裂造成水管的水滲漏。或者因為施工過程中未做好品管,致排水管可能不慎滑進了混凝土或垃圾,影響了排水順暢,豪雨來時渲洩不及而溢出。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建商指出,從「樓仔厝、漏仔厝」這句話即可看出房子漏水的普遍性。全台灣大概沒有建商敢保證他蓋的房子不漏水,幾年前市場非常流行全覆土的空中花園,也因漏水問題不易克服,現在則少有這種公設,即使有也是以花缽式的花園取代了全覆土式的。不過,現在工法及防水建材使用年限的加長,的確減少了許多漏水問題,或延長了漏水的發生年限。

漏水雖然讓建商與消費者關係「緊張」,但卻也是建商展現售後服務的機會,只要維修服務做得好,態度誠懇,不但可扭轉消費者對公司的負面印象,也是建立企業形象的好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4000萬張信用卡資料外洩
加拿大將修法嚴查外國投資案 防堵國安漏洞
小S忘關麥克風泄漏孕事 回家大哭懊惱不已
美信用卡安全漏洞 波及24萬加用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