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適當進補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 高溫天氣會影響人的腸胃功能,食欲減退,導致人體有氣無力,所以在這段時期要注意適當進補。

因為夏季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季節,也是營養消耗量最大的季節,如果不及時補充會導致體液失調、代謝紊亂,所以,夏季也要進補。醫學常說“補在三伏”,“三伏”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酷熱灼身。人體容易虛脫,表現為全身出汗怯冷、疲乏懶言、食欲不佳、大便稀薄、口味較淡,還表現為心煩燥熱、心悸不眠、頭暈目眩等。這些情況都需要及時進補,但蘇大夫也提醒進補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以溫食為主

夏季飲食既不能只圖一時涼快,貪食生冷而使腹中受寒,也不能過食大辛大熱(如火鍋)、油炸燥熱的食品,以免產生內熱而耗傷津液。在調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薑、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欲的作用。

夏天做菜可適當鹹一些,因為出汗比較多,帶走的鹽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沖淡胃液,所以,菜中適當多放些鹽來補充鹽分是必要的。但是,要防止攝入過多的鹽,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的病人,更不能放鬆對鹽的限制,應控制在每日10克以內。

夏季可吃點生薑,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對心臟、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迴圈加快,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好處。

二、要及時補充水和鹽

由於大量出汗,不僅體內水分不斷喪失,而且體內鹽分也大量排出,因此,夏季要及時補水補鹽。

一般而言,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體內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量;鈉的補充,要看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個人工作8小時,出汗量不超過4毫升,則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8克食鹽就可以了,若出汗量超過6毫升,則需要另從飲料中補充;鉀鹽的補充為每日2片鉀片,每片鉀片含鉀25毫克正合適,還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中國食療網】

相關新聞
預防妊娠糖尿病 孕婦勿補過頭
各隊洋將進補 牛步化
居家避寒 勿忘留通風窗
春季吃些什麼最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