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光:走出歷史悲劇的必經道路

——《年輕時的趙紫陽》序

吳國光(加拿大)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月18日訊】我向讀者推薦劉守森先生的這本著作:《年輕時的趙紫陽》。為什麽推薦這本書呢?我願意把自己讀這本書的心路歷程與讀者分享。

趙紫陽的特異品質來自何處?

一九八九年以來,已經不記得有多少記者,主要是外國的,也有香港和臺灣的,也不記得多少遍地,問過我類似這樣的一些問題:根據你的瞭解,為什麽趙紫陽這樣一個中共領袖人物,會具有那樣的歷史使命感,那樣的眼光,要鼎力推動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他為什麽能夠提出以民主與法治為核心指導思想的改革藍圖?為什麽,在一九八九年,他會不惜犧牲最高權位和晚年自由,反對鄧小平對和平請願的學生和民眾痛下殺手?什麽因素,才能夠解釋他與象鄧小平這樣的其他中共領導人的巨大不同、乃至分道揚鑣呢?

從很多方面,我試圖回答這些問題。可是,不管提問的人怎樣想,我對自己的回答總是不大滿意。原因很簡單:我確實對趙紫陽不大瞭解。

不錯,因為歷史的機緣,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曾經有機會接近趙紫陽並為他工作。當時,作為中國總理、接著成為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組織了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政策研究。我有幸在相關的的研究機構中工作。那個時候,我還年輕,由於改革初年的教育體制變化,在短短的幾年中,從中國最為貧窮的鄉村,來到全國決策機關的會議室裏。通過鄉村裏的所謂’再教育’和那個時代相當自由化的大學教育,通過對於中國基層現狀的瞭解,也通過讀書和思考,我對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是持強烈批判態度的。同樣,對這個制度所產生的領導人,往往也很不以為然。在多次參加趙紫陽所主持的討論政治改革的會議之後,我的前一種批判態度沒有改變,而是更加清晰、具體並具有一些建設性的思考內容了;而後一種批判態度,即對中共官員的不以為然,卻大大改變了——至少,中共的這一位最高領導人,趙紫陽,讓我敬佩。

我敬佩他對於中國實際情況的切實掌握,敬佩他對於中共政治制度的諸種弊病的深刻洞察,敬佩他討論問題時所展現的那種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深遠的歷史思考,敬佩他為了民眾福祉與民族利益而敢於擺脫意識形態和其他種種束縛的大無畏勇氣,敬佩他對於民主化的堅定承諾,也敬佩他淵博的知識和平和的態度。趙紫陽當時在會議上那些讓我敬佩的言論,許多我後來都記錄在《趙紫陽與政治改革》那本書裏了。

當然,中國政治改革極其困難,即使趙紫陽全力以赴,也仍然是舉步維艱。這樣,早在一九八九年二月,在感覺到中國政治改革至少近期內沒有什麽希望的情況下,我離開了中國。與一些人的猜想可能不同,那個時候,我沒有半點兒’趙紫陽情結’。我是一個不僅獨立而且頗為散淡的人,對權力完全沒有愛好,既不會因為幫某位領導人工作過就成為那人的臣下,也不會因為敬佩什麽人就一切惟其馬首是瞻。如果不是一九八九年的事變和趙紫陽這時的作為,我與趙紫陽則僅不過兩年半的工作關係,很快他就不會記得我這麽一個年輕人了。造化弄人,我雖然遠揚北美,卻沒有離開天安門風暴的漩渦中心,也反而強化了那段和趙紫陽的聯繫以至永遠不可能割斷。原因無它:在這歷史的關頭,趙紫陽捨棄了一切,選擇了人民。對我來說,僅僅是由於這一刻,那兩年半的工作經歷,才值得珍視和自豪;僅僅是從這一刻,我才對自己說:趙紫陽,他是我的領袖!

因此,就有了後來記者們的提問。是的,趙紫陽為什麽具有這樣的特異品質呢?具有這樣品質的人,又怎樣成為了中共最高領導人呢?他曾經走過怎樣的一條人生道路呢?也許,對這一切瞭解得透徹,才能更好地回答記者們的那些問題——無疑,記者們的那些問題,也都屬於中國當代政治史上最為重要的問題。由於他對中國農村改革、城市經濟改革、經濟建設和發展、以及政治改革的無與倫比的貢獻,由於他在一九八九年所展現出來的中國政治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道德風範和人格操守,也由於他對於中國民主與法治的無可替代的旗幟意義,趙紫陽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歷史的一個基本座標,成為中國二十一世紀發展無法繞過的最大關節。瞭解趙紫陽,既是瞭解中國的當代史,也是瞭解中國的未來。

填補歷史空白的翔實史料

讀劉守森先生這本書,可以幫助解答這些問題。這本書記錄了趙紫陽生命中的頭三十年——那不僅是距今最為遙遠的那段趙紫陽生命史,也是決定趙紫陽傳奇般一生歷程與他獨特品質的關鍵歲月。正如作者所說,這段歷史,在有關趙紫陽的研究中,還是一段空白。作者填補了這段空白——這是本書的第一個重大價值所在。

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是以翔實的史料來填補歷史空白的。在海外,有些人也看到了這塊空白,乘虛而入,編造了很多材料,冒充為歷史,以至以訛傳訛,流弊甚廣。這是對歷史不負責任的態度。而劉守森先生,則勤勤懇懇,孜孜坷坷,搜佚尋幽,爬梳剔抉,在資料佔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終於積二十年之功而拼出了這段即將被歲月湮沒的歷史圖景。這是史家應有的態度,這本書也就因此成就為一部信史——這是本書的第二個重大價值所在。可以說,凡有關趙紫陽的早年經歷,劉守森先生這本書一出,所有與本書相矛盾的其他說法,都可以不攻自破了。換句話說,要談趙紫陽的前三十年,本書是目前唯一的權威,恐怕將來也是最為權威的資料出處。

寫到這裏,我不能不表達對於素不相識的劉守森先生的敬佩與感謝。試想,在趙紫陽已經成為中國最為忌諱的名字時,在金錢的大潮淹沒一切時,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一個小小縣城裏的這位元文字工作者,卻在那裏二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著,為的是為世人留下一部信史,讓讀者瞭解一個已經犧牲了一切權位、也可以說是’失敗 ‘了的政治家。為什麽呢?作者在’前言’中交代了原因:一九八九年,由於國人不能理解趙紫陽,而終於沒能避免一場歷史悲劇;理解趙紫陽,將是我們走出歷史悲劇的必經道路。在本書平實樸素的文字後面,在那些甚至不免處處沾染’共產黨文化’的辭彙和概念後面,我們能夠探知到的,是這樣一顆報國之心!’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我只能借用古人這話,來描述劉守森先生寫作本書的處境和志操。

中共已無重評趙的資格和能力

當然,一定會有許多讀者,特別是海外的讀者,不大習慣甚至不喜歡本書的一些用詞。如前所述,那些辭彙有明顯的共產黨色彩。同樣,本書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共產黨人,而且在那時就是共產黨中的一個優秀人物。本書對他的活動和業績的敍述,也往往具有相當明顯的黨派意識。對於這些,我的看法是:這是時代的局限,也是歷史的痕跡。一個視野開闊、眼光開明的讀者,大可不必去在意乃至計較這些東西,而應該穿過這些東西,直探時代的脈搏和歷史的主流。中國共產黨本身的出現、發展和勝利,是一個歷史現象,我們要把它放到當時的背景下觀察和分析;中國共產黨在今天的中國依然掌握一切最為重要的權力,這也是一個歷史現象,並不是單憑我們的價值、好惡和願望就可以改變的。用今天的是非來判斷昨天的是非,並不顯示一個人的高明;以為自己的願望就可以代替現實,更往往反而阻礙了真正能夠改變現實的努力。

坦白地說,我認為,時至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已經不具備將來某一天重評趙紫陽的資格和能力。這與劉守森先生的看法,明顯是不同的。另外,對於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的作用,根據今天所能得到的資料,我的評價,也與本書中所透露的觀點多有不同。但是,這些不同,包括政治上、立場上的重大不同,都不妨礙我欣賞和敬佩劉守森先生的人格,也不妨礙我欣賞和敬佩劉守森先生的這本著作。中國傳統稱這為’君子和而不同’,西方思想則強調’多元’、’寬容’。兩個說法,我都贊成,也都喜歡,更願意身體力行之。我敬佩趙紫陽先生,並終於尊他為領袖,視他為中國未來變革的旗幟,也是因為,我所理解的趙紫陽,正是不僅主張、而且實行’多元’、’寬容’、’和而不同’的中國領導人。中國缺少這樣的領導人,缺少這樣的制度環境和文化氛圍。有這樣的領導人出現,不管他在’政治’上屬於什麽黨派,我都願意為之鼓吹;希望將來中國人能夠建立這樣的制度,接受這樣的文化,政治上可以包容不同的觀點與立場,生活中能夠欣賞那些與自己持有不同政治觀點和立場的人,就是我對中國的最大夢想。

中共及其政治制度最大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以及它所建立的那一套政治制度,不能說沒有其歷史的和現實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黨和這種制度最大的問題,即在於不僅缺少上述的’和而不同’、多元、寬容的精神和實踐,而且必欲把這些東西趕盡殺絕。對於趙紫陽這樣一位偉大人物,且不說他後來的中共領袖地位,單就本書所記載的這一段歷史來看,就他在歷史上對中共事業的貢獻而言,也應該是受到今天的中共尊敬的。可是,一九八九年以來,中共卻竭盡能事地把趙紫陽從一切歷史中抹掉。甚至連趙紫陽代表中國政府簽字與英國政府協議歸還香港主權這樣的事情,中共在它那些慶祝香港回歸的浩如煙海的報導中也諱莫如深。對黨內還稱什麽’同志’的人,在關係國家主權這樣的歷史大事件中,尚且取這種態度!這樣的黨,還在那裏談實事求是,還在那裏講民族尊嚴,就未免滑天下之大稽了。

所以,劉守森先生這樣一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工作者,所寫的這樣一本可以說相當’正統’的有關中國共產黨黨史的著作,在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如果沒有辦法出版,那也算不得什麽怪事。我一向認為,但凡在中國大陸由於政治原因被封殺的書,一定有它的特殊價值;何況這樣一本傳記,其傳主是一個曾經投身時代洪流、參與衛國戰爭、領導一方省政、曾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擔任兩屆總理和一屆總書記,一生與中共息息相關,但卻最終為了民眾的生命而棄中共最高領導職位如敝履,死後依然被中共視為洪水猛獸的人物?!我想,可以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來推薦劉守森先生的這本書了。

是為序。

2005年7月15日,太平洋東岸,桴浮書屋

——原載《動向》雜誌2006年1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國光:趙紫陽撕破北京畫皮
吳國光:犧牲成就領袖──祭趙紫陽
吳國光:犧牲成就領袖──祭趙紫陽
專訪吳國光:退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