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群像 系列》鍾邦柱 生化領域女先鋒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訪
「我家有五根『柱』子,爸爸讓我們四個女兒和弟弟一起排家族輩份,在當年是很先進的!」半個世紀前的台灣,重男輕女的傳統還根深柢固,鍾邦柱慶幸自己有個非常開明的工程師父親,讓她從小在男女平等的環境下長大,終以優異表現,被延攬為國科會生物處首任女處長。

高中以前都在台灣台南縣麻豆鎮糖廠區生活的鍾邦柱回憶說,父親很重視兒女教育,強調孩子要能自動自發、喜歡唸書,但對學校成績不太管。

鍾邦柱讀的初中是男女合班,「當年南台灣風氣非常保守,全班五十幾個人,女生只有十幾個,女生的成績並不比男生差,但班長一定是男生當。」若遇到有些畢業成績很好的女同學,家裡猶豫是否繼續讓她唸書,鍾邦柱的父親還會熱心幫忙勸她的父母。

初中畢業後,鍾邦柱如願進入北一女就讀。喜歡多元文化刺激的鍾邦柱,升高二前為選組傷透腦筋,幾個同學商量後,決定效法文筆很好,但選讀理工的陳之藩,也讓鍾邦柱從此走上科學之路。高分考進台大化學系,再赴美留學直攻博士,大學畢業僅四年,就以傑出論文取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化博士學位,速度之快,在生化領域相當罕見。

鍾邦柱笑著說:「我博二訂婚、博三結婚,老公跟我在不同州唸書,為了跟他會合,我拚命要把實驗早點做完,老闆的進度是被我追著跑的,弄到後來老闆都說最怕看到我!」講求效率的鍾邦柱貫徹規律作息,喜歡保持最好的精神狀態做事,若工作真的很多做不完,寧可更早起去解決。

國科會生物處首任女處長

二十年前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籌備處剛成立時,鍾邦柱便是該所第一批聘任學者中唯一的女性,後來陸續接任該所首位女副所長及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首位女執行秘書,今夏國科會主委吳茂昆尋覓生物處長的接棒人,鍾邦柱更成為首任女處長。

父夫相挺 衝出性別的枷鎖

鍾邦柱二十年前剛從美國返台時,中研院副研究員以上的女性屈指可數,如今分生所的學者已是男女各半,讓她深刻感受到時代的進步,但是男女平權的觀念仍有改進空間。

鍾邦柱指出,學術界有不少女性婚前表現得比男性傑出,婚後卻受到先生的限制,要求太太負起養兒育女和持家責任。選擇工作地點時,若夫妻同行,幾乎都是太太屈就先生的選擇,還有丈夫不准太太出國參加研討會。

今年八月接任國科會生物處長後,鍾邦柱有一回接待蒙古科學院訪台團,六人之中只有一位女性,男性院長看到鍾邦柱就說:「要當女科學家很不容易。」立刻殷勤介紹女團員跟她好好談談,隨後卻脫口而出:「像我的實驗室就絕對不收女學生。」鍾邦柱強調,先生對太太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不需要因此就喪失自信、覺得沒面子。她奉勸職業婦女的先生要以太太為榮,家庭會更和樂。(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的研究顯示:由於地球變暖,南北兩極冰層的融化超出了科學家們原先所預期的速度,使得海平面上升對沿海一帶的居民構成威脅。研究人員在一份科學刊物中報告說,他們相信,如果這種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地球的海平面可能要比目前升高六米。 (w2006-04-07-voa57.cfm)
  • 俄國科學家過去兩個月來對松花江進行水質檢測,發現氯酚、廢紙和纖維素等有毒廢棄物,已超過50倍的容許濃度。
  • 【大紀元4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明隆雪梨十日專電)澳大利亞維州科學家發現潛藏在植物中的抗凍基因,這項突破性的發現預料將可大幅增加穀物產量,並且幫全球農夫節省數十億元。
  • 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首位女性研究員林麗瓊的父親是米商、母親是僅有小學學歷的家管,她3個哥哥和4個姊姊有6個讀台灣台大、一個念師大,身為老么的林麗瓊選讀台大物理系,家裡只有尊重和鼓勵,完全沒施加性別迷思的阻力,終讓她成為奈米材料界的1員大將,以歐美男學者為主力編輯群的國際知名「美國真空科技學刊」,還邀她擔任創刊以來首位亞裔女編輯。
  • 她,十二歲就立志念物理,二十一歲台大物理系畢業,二十五歲就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三十三歲就成為加州理工學院創校百年來首位獲得終身聘的亞裔女教授,也是該校物理系有史以來唯一的女教授。
  • 在電腦十分笨重、台灣還沒有網路的年代,就讀台大歷史系的周倩便去修台大電機系開設的電腦程式課,及圖書管理系開的「資訊科學概論」,她寫程式製作教學媒體的本領高強,不但順利在美國取得教學科技博士學位,回台後更連拿三次國科會傑出獎,成為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資訊教育學門首位女召集人。
  • 1994年,當時年僅33歲的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教授林慧玲(見圖,),登上了德國與中國合作的南海鑽探研究船上,她是唯一受邀的台灣科學家,航行中途遇到颱風,船在8級風浪狂催下猛烈震盪,中國科學家們吐到全倒,亞洲人僅剩林慧玲還能工作,讓船上國際海洋學者對台灣學者刮目相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