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74
【字號】    
   標籤: tags: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身影與步履,在這旭日初升、高廣的林木篩下縷縷陽光的晨間,踏進這一座破山寺。一路上綠竹夾徑,蜿蜒的把人引向一片幽靜的濃林密花中,此時能隱約的窺見唱經禮佛的禪房掩映其間。翠綠的山巒煥發著日照的光彩,似乎使得鳥兒們喜悅不已,不停的飛鳴歡唱。那清澈的潭水映照著眼前的一切,不覺使人心境湛然空明起來。這時的詩人不由自主的駐足諦聽,頓時感到大自然和人世間所有其它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那幾聲悠揚的梵音鐘磬,滲入自然的時空,悄然的展現這祥和恬靜的空門禪悅的奧妙!

佛教認為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是極為純淨怡悅的。這首樸實寫景的抒情律詩,有著意在言外的深長寓意,在悠遊中寫體會,在閑適裡談意趣,領略到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讓人頓時興起遁世歸隱的情懷。

自古以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貫穿著中華兒女的一切生活習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因為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理所當然的,我就認為人具備著與自然界的一切融會溝通的本能。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才能顯真性,也才能不自覺的去除物慾。當你放下世俗的一切,與自然接觸、跟自然親近,無形中,你的心靈就被祂淨化了,久而久之,你會擁有一顆空曠的、四通八達、沒有罣礙的心,就能立即融入廣袤空遼的天地裡與其合一,如此一來,心境自然沉寂平和,七情消弭,六慾不入,山光與潭影自然和你溝通融會。因潭影的澄照,使你沒有了人心;同時你也就知曉,鳥兒喜愛山林的真性情,因山光的觸動而歡悅鳴唱的自然流露。

所有的一切都在自然中產生,所有的變化都在自然裡孕育,此時「我」的概念也逐漸退隱混融其中而渾然不覺。其實宇宙中的萬事萬物莫不相互依存,彼此相輔相成的。那天人合一的境界令人心嚮往之,只可惜步入科技時代,幾乎人人都在忙碌、盲目與茫然中高度物質化,心靈與萬物的契合已是求之不可得了。每個人自覺不自覺的讓慾望築起了藩籬,讓貪念豎起了圍牆,隔開心靈與自然的溝通,阻斷心靈與自然的接觸,人為的製造了心靈的囹圄,禁錮了本性的彰顯,於是乎放棄了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本能!

如果你有心,或夠幸運的話,還有個機會,請加入佛法修煉的行列,讓法理洗滌你的心靈,盪盡塵垢。果能如此,那寧靜的心田,澄澈的心境,自然呈現「山光悅鳥性」的空靈,「潭影空人心」的淳樸。不用特意去山林駐足,不必刻意到田野去追尋,心中自有超逸的山光,性靈就有澄明的潭影,那時再回頭審視從前的種種,你會感覺恍如置身在遙遠的彼岸,清冷的諦視著我們一向翻滾其間,充滿是非對立、華麗喧攘的煙火人間,是如此的不堪回首,是這樣的污濁不潔,此時你就會知道自己是何其有福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小我就是長輩眼中的「傻瓜」甚至「笨蛋」,原因就是我的字典裏似乎沒有「計較」這兩個字,再加上我看錢不重,所以常常做些令母親啼笑皆非、又氣又好笑的事。母親氣我太好騙,容易在外面吃虧上當,但另一方面她又覺得這是我的優點,因爲我的個性單純沒有心機,這點很令她引以爲榮。
  • 當我們好不容易走過了低谷,度過了逆境,告辭了煩憂,揮別了苦惱時,最先浮上心版的念頭是:我遇到我生命中的貴人了!沒有他的扶持與幫助,沒有她的慰藉與關懷,就沒有今日全新的我。
  •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宋朝.朱熹的詩〈觀書有感〉。朱熹以寧靜清澈的一方小小池塘來比擬自己讀書有得的心境,像鏡子一般倒映著天光雲影,是如此的清澈澄明。此等動人的景致讓人不禁尋思「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千古傳誦的詩句,任何時刻品味再三,依然雋永芬芳。的確,若非源頭活水,哪能如許清清澄呀!
  • 北宋政治與文學家歐脩修為了離別之情曾寫了一闋很有名的詞,詞牌是《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東風容易別。」
  • 唐詩中不乏豪言壯語。除詩仙李白寫有許多樂觀豪放的詩篇之外,就連王翰所作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也是慷慨壯烈,足以使人豪氣橫出,精神為之一振。然而,隨著時代的遞嬗,精神面貌的不同,宋詩走向議論偏於說理、宋詞多描寫男歡女愛、離恨別情,很少見熱情奔放、振奮精神之作。由此看來,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所作的〈夏日絕句〉就屬於宋詩中少有的珍品了。
  • 處於不同思想境界的人,其思想意識也是各不相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居高始得遠眺,臨峰方可眼闊。當我站在泰山的極頂──玉皇頂,體會杜甫詩中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心中就自然泛起一絲難以名狀的崇高之感和豪壯之情。由此我認為即使是世俗中的任何人,如果他能登上絕頂,憑高遠眺,就一定會有與平時讀詩時不同的感受,就能親身感受到宇宙的博大和大自然的造化。
  • 人生的路該如何走,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出家又何嚐不是一種選擇!其實如何選擇常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清楚自己為何做此選擇,又該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湧現出了許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之士。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 人是群居動物,也因為「群居」與「情」的作用,從此沒三天好日子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時在悲歡離合裡浸泡,日日在恨海愁山中翻滾;吃不好、睡不好;得到一點兒,高興得不行;失去一點兒,痛苦得難受,怎麼也跳不出「情絲」的纏繞,如何也弄不懂「不公」的來處。日子過得不順遂,心情弄得不舒坦。尤其是年歲大了之後,仍勘不破「情」字擺弄的老年人。
  • 夕陽椰林、藍天碧海是南國特有的美景之一。我在夕陽西下的時刻從不急急忙忙地趕路,總是要仔細地欣賞一番之後才捨得離開。夕陽之下的美麗的景色,如過往雲煙,一瞬即逝,令人不自由主地回想起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