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刺繡

隋唐五代的服飾 (10)

蘇視與關

古代婦女,家居時梳哲,外出則戴帽子。帽子的作用,除了御擋風寒外,可用來蔽面。蔽面的風俗由來已久。它的產生,與古代社會的禮教有密切的關係。按 《禮記.內則)規定:男女無故,不相授器,不共水井,不同寢席,不通衣披。「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要擁蔽其面,就需要有一種遮面的工具。最早的面具,是一塊很小的帛巾,它的面積,只能勉強遮住顏面,故被稱為 「面衣」。到魏晉南北朝期間,遮面的帛巾有了變化,不只是遮住顏面,而是用黑色羅 穀把整個頭部蓋住。這種風氣,一直影密到睛唐時期。

惰唐時期的括罐,就是一種遮面之巾,它除了可以遮住臉面外,還可用以障蔽身體。通常以黑色紗羅為之,戴時覆於頂,下垂於背,在近臉面處開有小孔,以便露出眼鼻。這種幕籬早在六朝時已經出現,不僅婦女可用,男子也可以用之,多見於西域地區。(陷書.吐谷渾何):「王公貴人多戴幕霹」。同書(附國傳):「其俗以皮為帽,形圓如缽。或帶括瑋。」

北朝以後傳入中原,成為婦女出行之服。到了唐代,算瑋已變成婦女的專用服飾,男子用此者十分少見。 (舊唐書.李密傳)中有一段關於嘉起的記載:「(密)乃簡撓勇數十人,著婦人衣,戴幕瑋,藏刀裙下,詐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縣舍。須央,變服突出,因據縣城。」從這裡可以看出,李密令兵士身披幕霹,主要是為了「詐為妻妾」,即化妝成婦人,以此蒙蔽敵人,從而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可見這時的寐瑋已成為婦人的專用服飾。

需要說明的是,幕罐只是一種出門遠行時用的首服,並非在任何場合都可使用。一般多戴著它騎馬出行,以防被路人窺見臉面,(舊唐書.輿服志》記:「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晴舊制,多著幕鯉,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

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唐圭,名(樹下人物圖),圖中有一個婦女,左手高抬,正在脫卸頭上的面幕,這種面幕以黑色織物製成,長不過腰,下綴飄帶,上開圓孔,固孔中露出眼免,其餘部分全被遮蔽,這種樣式的面幕應該說就是幕羅的原型 (固48見第138頁)。

上海博物館藏的一件三彩女陶俑,也戴這種面幕。整件器物除人物頭部外,均施色柚,惟頭部施以彩繪,可看得出面幕部分原為黑色,現已褪落。面幕製為平頂,臉部開孔。它與(樹下人物田)所結的那種樣式基本相同,只是在面幕的長度上稍有差異:前者下搭在胸前,後者只垂至頸間。值得注意的是該婦女戴它時正騎在馬上,與文獻所記載的情形相符。

括霹的銷聲匿跡,是由於帷帽的興起。(新唐書.五行志)稱:「永徽後,乃用帷帽,施裙及頸,頗為淺露。至神龍末,幕霹始絕。」

帷帽的前身是 「圍帽」,它是一種在藤席編成的竺帽上再裝上一圈絲網的帽子,女子外出時戴此,也可獲得障蔽的作用。唐劉存 《事始)引(寅錄》:「女人戴者,其四周垂下網子,飾以朱翠,謂有障蔽之狀。」就是指這種帽飾。帷帽產生於睛代,在初唐時,由於幕睡的流行,帷帽曾一度被廢。但到了唐高宗時期,又重新興起,並逐漸取代了聒罐。

帷帽的再度興起,與當時社會風尚有很大關係。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發達、最繁榮的時代.。經濟事業的發展,促使了社會風尚的受化。這替變化反映在婦女服飾上,則要求簡潔和輕便。女子外出,頭蒙聒暉,頗然已不合時宜。因此,必然會發生變革,與幕鯉相比,帷帽占有很明顯的優勢,首先它戴卸方便,其次可以將臉面 「淺露」在外面。這是唐代婦女為擺脫封建禮教束縛所作的大胳宙試。雖然在當時也曾經受到朝廷的千涉,理由是 「過為輕率,深失禮容」。但「遞相仿效,浸成習俗」,非禁令所能限制。《舊唐書.輿服志)記:「永徽之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則天之後,帷帽大行,幕瑋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復幕鯉之制。」

帷帽的形象,在唐人 《明皇幸蜀圖)中有比較具體的描繪。蓋面雖以山水為主,人物僅處在陪襯地位,但圖中人物的服飾特徵仍可一一分辨。其中幾個騎在馬上的女子,頭上就戴著這種帷帽 (田49)。另外,在新莊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唐墓中,也發掘出二件戴有帷帽的女俑。值得珍視的是,帷帽四周垂下的網狀帽裙,至今猶完好無損,為我們了解初唐時期的帷帽形制,提供了重要依據。大約到了開元年

間,帷帽之制為胡帽所代替。(舊唐書.輿服志):「開元初,從鵝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胡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

轉載自《中國古代服飾風俗》文津出版社(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