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服飾 (3)

周汛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在唐代以前的中國社會,廣大婦女一直深受禮教思想的束縛,笑不得露齒,站不得依門,行不得露面,一直被稱為婦女必須烙守的信條。唐代婦女為擺脫這種精神羈絆,作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如廢棄遮蔽臉面的幕羅面幕,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在天賀年間,不少婦女還模仿著男子的裝束,著起僕頭袍衫,先是流行在宮腋,多為宮女所著,後漸流傳到民間,成為普通婦女的日常裝束,這種情況在唐代以前是少見的。我們從張萱所畫的《號國夫人遊春圖》裡,就能看到宮廷婦女穿著男裝出行春遊的情景。該畫共繪九人,其中三人穿著男裝,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風尚習俗的開放。

唐代婦女的服飾,在初唐時仍如惰代之舊,上穿小袖短糯,下著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然後用綢帶繫紮 。以後數百年間,雖屋經變化,但基本保持這種形式,即使在胡服盛行之時,這種服飾也沒有完全被廢棄,胡服過時之後,又成為婦女的主要服飾。

唐玄宗開元年間,胡服之風盛行,婦女著胡服時,一般多戴胡帽。所謂 「胡帽」,實即西域少數民族所戴帽子的統稱,包括蕃帽、搭耳帽、珠帽、鹿帽、渾脫帽以及捲塘虛帽等。這種帽子一般多採用較厚的錦緞製成,也有用羊毛等材料製作的。帽子的頂部,一般多作尖形,周身織有花紋,有的還鑲嵌著各式珠寶。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尤其在盛唐以前,唐代婦女的服裝,多以小袖為主,這主要是受胡服影響的緣故。《新唐書.五行志》記:「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暫步搖釵,矜袖窄小。」胡服的基本特徵是翻領,對襟和窄袖,在衣服的領、袖、襟、緣等部位,一般多綴有一道寬闊的錦迸。形象資料對此反映得比較明確,如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壁畫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張禮臣墓出土絹妻所給婦女,身上都穿著窄袖服裝。從田像上看,凡穿這種服裝的婦女,腰間都某有革帶,革帶上還常有若千條小帶垂下。這種樣式的革帶,被叫做 「碟鞋帶」,它本來也是北方人民的一種裝束,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受到漢族人民的喜愛。到了唐代,曾一度被定為文武百官的必佩之物,腰帶下垂若干皮條,以懸掛算袋、刀子、祀石、契必真、啃厥、針筒、火石袋等七種寅用物品,合稱 「蝶鞍七事」。

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一般官吏便不用佩掛。但在民間,特別是婦女中間,卻更加流行,只是省去了原來的「七事」,僅留下垂的皮條作為裝飾胡服的甩入,至唐已有幾百年歷史,至於流行在廣大婦女中間扭並形成一種風尚,主要是在唐代貞觀到開元年間這段時期。唐代所謂的 「胡服」,甫際上包括西域地區的少數民族服飾和印度、波斯等外國服飾。據大士文獻記載分析,唐代盛行胡服的原因,可能與當時舞蹈的流行有關。

中國的舞蹈藝術,產生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之前,近年在青海省大通縣新石器時代的古迸址裡,出土了一個彩陶盆 ,上面繪有原始社會集體舞蹈的形象,這是目前掌握的最早的一件舞蹈史形象資料。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凡遇慶祝勝利 、誼頌豐收、男女婚配、喜慶宴會等大事,人們往往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心中的歡樂。唐代,尤其是初唐時期的長安,人文百萃,四方輻揍,音樂舞蹈的興盛達到饋峰,除了繼承和發揚傳統的舞蹈外,西域的舞蹈也在全國各地迅速普及。據說,唐玄宗、楊貴妃、安祿山等人,都是 「善胡舞」的能手。由於對胡舞的崇尚,發展到對胡服的模仿,進而出現了「女為胡服學胡妝」的現象。

從文獻記載來看,胡舞的動作姿態和穿戴打扮,都有各自的風格特色。如從西域 「石國」引進的「胡騰舞」舞人皆戴一種虛頂的「織成蕃帽」,自身窄袖的細鹿胡衫。詩人劉言史 (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詩:「石國胡兒人少見,蹲舞撙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鹿胡衫雙袖小。」即提到這種帽子。帽上一般還綴有文珠,在舞蹈時會隨著騰跳旋轉而閃爍生光;另外在腰帶上還裝有小鈴,隨著舞蹈的節奏會發出各種和諧的聲併。像這樣一套裝束,既是一種舞服,又是西域居民特別是波斯一帶居民的日常便服,具有滾厚的地方風采。

轉載自《中國古代服飾風俗》文津出版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中國最早的鐘,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以在陝西境內出土的一件陶鐘為起始,年代為原始社會,距今約有5000年之久。在那時,我們的先民就製作出了陶鈴,以在勞作之餘來娛樂。
  •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類對死亡有較明確的概念,並對死者進行埋葬活動,距今約有十萬年之久。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經會為死者佩帶珠子、獸骨類的裝飾品,山頂洞人的墓葬即是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山頂洞人在死者身上撒上赤鐵礦粉的舉動,似乎代表著某種特別的意涵,古人類學家的研究指出,紅色是血液和火焰的象徵,為死者灑上紅色的粉末,代表生命的再生;而火焰具有威嚇野獸的功能,因此,紅色也能夠保護死者不受外力侵害。
  • 圜錢是一種圓形圓孔的貨幣。部分圜錢幣面上,有「西周」、「東周」、「長垣一釿」等字樣。史載春秋末期,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是為西周桓公。其後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稱為東周公..............
  • 秦始皇征服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在錢幣制度上推行「半兩錢」,半兩錢是一種圓形方孔的銅錢,錢面上有「半兩」二字,亦即後來「孔方兄」的最初面貌。
  • 刀幣的使用,在戰國時代的燕齊兩國及其鄰近地區最為普遍。刀幣中的「明刀」,在幣面上有日月的圖案,是在是戰國時代的燕國所鑄造,出土數量相當多。
  • 唐朝建立以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發行「開元通寶」(或讀作「開通元寶」),這是中國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的開端。
  • 「布幣」流通於戰國時期的中國北方,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釿布四大類。尖足布主要在趙國一帶通行,魏國部分地區也可以使用。
  • 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籌措討平叛亂的軍費,於乾元元年(758),發行了「乾元重寶」當十錢,又鑄造「乾元重寶重輪錢」當五十錢。
  •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