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精選:麥克阿瑟(31)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1日訊】他獨自一人逃生。為什麼?這沒有道理。在這種狂風暴雨般的炮火下倖免,而且毫髮無損,這只能是命運。對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來說,這是上帝的意志。他之所以倖免是因為受到全能的神的保護;除此沒人能做到。其他的解釋都不通。麥克亞瑟爬回第84旅的防線,既慚愧又驚愕,並且還得意洋洋。“那是上帝,”他說,“他用手引導我,像他引導約書亞(譯注——以色列人的頭領,摩西的後任)那樣。”
  
在炮彈爆炸的火光中,麥克亞瑟看到一處通常有20英尺縱深的鐵絲網已經很稀薄,帶著鐵絲甜的人可以很快穿過去。這個地段並不寬,但它提供了一條迂回敵人的通路。
  
第二天早上,默茲一阿爾貢攻擊戰中發生了一件希罕的事。美軍沒有再次作徒勞的正面進攻,而是採取了機動行動。10月16日,麥克亞瑟率領全旅大部在強大炮火和機槍的掩護下出擊,牽制住德軍的一側,而由勞埃德‧D‧羅斯少校率領的一個衣阿華步兵營迂回另一側,穿過鐵絲網,從背後打擊德軍。
  
天黑時,羅馬格尼高地上的敵人陣地便迅速分崩離析了,德軍因腹背受敵而膽戰心驚,輕易就投降了,或者乾脆向德國方向逃走。第42師深入敵主要防禦陣地將近一英里,然後因精疲力竭而停止前進。麥克亞瑟向肖蒙報告:“我已佔領288高地。”然後他疲憊地倒下睡著了,一直睡了16個小時。
  
為了達到目的,彩虹師付出了傷亡4000餘人的代價——大約是戰前全師步兵的1/3。在拼命進攻的3天裏,麥克亞瑟放中的有些步兵營兵員損失達80%;這些營等於已經不存在了。不管怎麼說,克裏姆希爾特防線被突破了。第1集團軍進軍色當一梅濟耶爾一卡裏格南鐵路線的障礙掃清了。傷痕累累的第 42師控制著他們的得來不易的陣地,進行休整療傷,而戰鬥還在繼續。
  
對麥克亞瑟來說,這是最大的一次勝利。攻佔夏提隆高地的次日,潘興給防軍部發了一封電報,舉薦麥克亞瑟為少將。梅諾爾對夏提隆發生的事目瞪口呆。他向薩默羅爾報告說,完全是因為“麥克亞瑟和羅斯這兩名軍官不屈不撓的決心和大無畏的勇氣,一次一次地召集散亂的士兵,率領他們一次次地衝擊,才奪得勝利。沒有他們,德軍的防線將不可能被突破。在戰場上,勇者勝,他們的英雄精神正好昭示了這一法則。我認為他們的勇敢行為是整場戰爭中最突出的。”他也舉薦麥克亞瑟為少將,並在此後不久推舉麥克亞瑟和羅斯獲服役優異十字勳章。
  
麥克亞瑟趕上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他父親在修土嶺的功績。但對此的回憶卻要困擾他的後半生。一提起夏提隆高地,他就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第42師兩周來參戰,休息、休整,並進行兵員補充。10月30日,它出發了,參加向色當的最後進軍。默茲一阿爾貢攻勢的戰略目的已基本達到。與此同時,英軍和法軍在佛蘭德和皮卡第進展神速。西線的大部分德軍都在後撤。
  
11月5日,色當幾乎已經在望,麥克亞瑟正在作另一次偵察時,被第1師的士兵用槍押著將他暫時拘留。士兵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人,身穿英國大衣,一條紫色圍巾有6英尺多長,頭戴一項模仿美國軍官帽的滑稽帽子,手持一根馬鞭。他聲稱自己是美國軍官,但他們想先核實一下。也許他是一名德國間諜。幸好附近一位元第1師的軍官認識麥克亞瑟,為他作了證。故事傳開後,每個人都大笑不已。每個人,但除了麥克亞瑟。輪到他自己時,他就沒有什麼幽默感了。戰後,不論誰提到這個故事,他都極力否認,說他從未被拘留審訊,暫時拘留也不曾有過。
  
同一天,潘興的作戰部長喬治‧C‧馬歇爾上校寫了一道命令,開頭是:“潘興將軍希望進攻色當的榮譽歸於美國軍隊。”結尾是:“行動中不必考慮分界線的限制。”結果是一場陸上衝刺。馬歇爾的企圖是讓美國部隊進攻前進緩慢的法國第4集團軍的正面前方地域。結果,第1師跑到了正亂糟糟向色當推進的第84旅的前頭。
  
在這一過程中,梅諾爾離開了彩虹師,就任一個軍的軍長。麥克亞瑟成為該師師長,並獲得了第7枚銀星勳章。他除了要解決與“大紅星”美1師的摩擦外,還要解決與法國人的摩擦。美軍快速撲向色當激怒了法國人。美國士兵木明白這座城市對法國土。兵重要的象徵意義。1870年,色當陷入德軍之手導致了法國戰敗,割讓阿爾薩斯一洛林。法國人非常強烈地暗示:如果必要,他們將向那些企圖搶在他們之前入城的美軍開槍。馬歇爾這條不明智的命令很快被撤銷。 11月11日上午11時,當《停戰協定》生效時,法國人在色當城裏,而麥克亞瑟在俯視此城的高地上。
  
美國遠征軍有些事幹得很漂亮,也有不少的事處理得很糟糕。最糟的一件事是授勳。授勳時很吝嗇,批准過程又緩慢。很多士兵等了好多年才拿到他們的勳章,這時勳章已不再像從前那樣閃閃發光了。在某種程度上,這應歸咎於陸軍部死板的官僚作風,但勉強的授勳政策也是潘興思想的一個反映。他不相信勳章。一個士兵完成他的本職,贏得同伴的尊敬和國家的感謝,這就已經足夠了。對他來說當然是足夠了。
  
但對成千上萬的士兵,包括麥克亞瑟和巴頓,這還遠遠不夠。巴頓在默茲一阿爾貢進攻中背部受重傷,被推薦為服役優異十字勳章獲得者。他不太相信自己能拿到勳章,要是真的拿不到勳章,他準備退出軍隊。
  
潘興儘管有他自己的想法但還是意識到,一個向海外派出了200萬軍隊,蒙受了10萬傷亡的國家需要英雄。他讓每個司令部審核服役優異十字勳章的頒發情況,以確定誰可以進一步獲得一枚榮譽勳章。服役優異十字勳章共頒發了6039枚(總推薦人次為1.4萬)。對服務優異十字軍功章的審核持續了幾年。埃迪‧裏肯巴克經審核得到一枚榮譽勳章,但直到1930年才拿到。潘興派了一名參謀軍官到各師視察,並建議各師選擇什麼樣的受勳人上報集團軍司令部。
  
當潘興的命令傳達到第42師時,彩虹師的一個軍官委員會呈交了一份9人的名單,麥克亞瑟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他可能是美國遠征軍中推—一名被推薦獲榮譽勳章的將軍,但他也是當然的人選,他是僅有的111名帶橡葉簇服役優異十字勳章(譯注——多次立功後在原勳章上加飾銅或銀質橡葉簇)的持有人之一。列名單的軍官強調指出,在彩虹師提出的9份受勳者的事蹟中,麥克亞瑟在夏提隆高地的表現是該師歷史上最傑出的戰功。潘興的參謀也認為如此。
  
因此,當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得知潘興粗暴地否決了這一推薦,並把榮譽勳章頒發給了名單上的另外6個人時,他們氣憤異常,簡直不敢相信。潘興直言不諱地宣稱,麥克亞瑟不夠規定的勇敢標準。這簡直荒唐。幾乎沒有一名在法國的軍官表現出如此大的勇氣和顯示出更有效的戰鬥指揮才能。第42師強烈反對這一決定,但沒有用。
  
潘興自有他的看法,他認為對麥克亞瑟在夏提隆高地英勇戰績的合適獎賞就是提升為少將。不管怎樣,輪到頒發榮譽勳章時,他是個吝嗇鬼。正是潘興確立了陸軍授予獎章的現代標準,它們比起海軍和空軍的要求來要高得多。停戰以前,美國遠征軍只批准頒發了4枚榮譽勳章——而總數是96枚。潘興的觀點是,要發勳章,就應該發給那些士兵和低級軍官,他們完成了大部分的作戰任務。如果普通士兵認為最高獎賞是由將軍們頒發給另外一些將軍們的,就無法激勵他們去勇敢作戰。此外,在火線上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鼓舞人心的指揮才能本是一名將軍應該做到的。
  
最後,報告中並未說明麥克亞瑟在夏提隆高地打死過敵人。潘興極為看重步兵的作戰行為,戰士就必須手上帶血。
  
給麥克亞瑟發勳章就等於考驗潘興的這一簡單信條。如果麥克亞瑟犧牲了,潘興也許會讓步,但活著的麥克亞瑟一點機會也沒有。美國遠征軍中沒有將級軍官獲得榮譽勳章,當貝克爾‧牛頓試圖破例給活興一枚時,潘興坦率地表示拒絕考慮。
  
儘管有些麥克亞瑟的傳記作者,如弗雷澤‧亨特,肯定麥克亞瑟和潘興之間不和,但沒有證據表明潘興拒絕給麥克亞瑟榮譽勳章是出於惡意或氣量狹小。他只是按自己的治軍哲學,憑原則做事,只不過結果還是不公平。第42師全都知道這一點,麥克亞瑟也不例外。他只能獲得其他的獎勵。可以選擇的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他接觸過的每一名軍官和士兵都覺得他十分出色。他們對他恭維有加。牛頓‧貝克爾的評價就是典型的一例。“他是戰爭造就的最偉大的美軍戰地指揮官。”
  
麥克亞瑟的傑作第42師證明瞭自己是陸軍派往法國的最好部隊之一。1992年發表的關於美國遠征軍的一份嚴謹的研究報告核查了每個師的記錄。在評估了諸如作戰天數、從敵人炮火下奪得的地盤、抓獲的俘虜人數和獲得的獎章數等因素後,彩虹師在潘興的部隊裏位居第二。只有第2師更強,它由一半正規軍和一半海軍陸戰隊組成產但在敬禮和組織儀式方面,麥克亞瑟創建的彩虹師太懶散,無法與潘興創建的第二師相比。在十分講究衣著的部門裏,這實在是個糟透了的失敗。彩虹師敬禮的樣子不值一文,並且對自己的樣子一點也不在乎。他們只擅長一件事,那就是戰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斯皮爾伯格對自己的笨手笨腳感到非常自悲。在一次學校的跑步比賽中,他發現自己是倒數第二,只比一個行動遲緩,需要跑步時被人讓著的男孩快一點兒。人群都沖這個男孩狂喊:「加油!約翰,你能戰勝斯皮爾伯格!」一方面出於希望取勝的自尊心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像一個成年人那樣使觀眾的願望得到滿足,斯皮爾伯格故意將自己絆倒,讓那個男孩從自己身邊超過去,等他跑到前面後,斯皮爾伯格又追趕起來,並在最後一刻追上了那個男孩。最後約翰也在勝利的歡呼中到達了終點。斯皮爾伯格此時此刻既是贏家又是輸家。他站在比賽場上哭了5分鐘。「在我一生中,從未感到自己特別成功過,也從未感到自己特別失敗過。」
  • 塔斯克‧布利斯。威爾遜「氣得渾身發抖」,命令他立即停止。布利斯語氣緩和地指出,軍事計劃是總參謀部法定的任務。
  • 天晚上,貝克爾正在設宴招待總統。麥克阿瑟趕到陸軍部長家,但侍從長木讓他進餐廳。麥克阿瑟推開侍從長,想跟貝克爾單獨談,但威爾遜看見了他。「進來吧,少校,把消息告訴我們大家。在這兒沒有秘密。」儘管總統平時一臉肅然,但他卻很合群,而且喜歡逗樂。晚宴上的客人中爆發出一片笑聲,似乎少校帶來了什麼樂趣。
  • 1959年對斯皮爾伯格來說是極有意義的一年。他接觸到了令他著迷的電影。這一年他除了在一個德高望眾的老者指導下唸唸記不太清楚的猶太教經文外,其餘無所事事,因為他仍未被允許參加猶太教活動。這一年也是他對父親的工作狂以及過分堅持精打細算的生活方式的作法開始明確表示強烈不滿的一年。父親在這一年的某天帶回家一個晶體管,鄭重其事地說:「兒子,這就是未來。」斯皮爾伯格一把把它搶過來吞下肚去。
  • 宣戰後一個月,倫納德‧伍德請求指揮出征海外的一支部隊,儘管那只是一個師。然而,他對威爾遜直言不諱的批評——包括在一次演講中他高呼:「華盛頓無領袖!」——毀掉了這次機會。威爾遜木信任他,貝克爾認為伍德「是陸軍中最不聽話的將軍。」
  • 在組織美軍師方面,法國人建議17000人為適當的規模。大了則不靈活,作戰時無法有效組織,並且受火力壓制時難於機動,對計劃的改變不能迅速作出反應廣播興沒有聽這些建議,他要求組織28000人的師。他認為,大兵團利於持久作戰,並能集中成密集隊形突破德軍防線。他曾到過滿洲,但卻沒有從日俄戰爭中吸取最重要的教訓:在現代快射火炮和輕機槍的火力下,密集的步兵進攻隊形只是砧板上的魚肉,除了被屠殺外毫無用處。
  • 斯皮爾伯格也對〈外星怪物》(The This From an other World)這部電影十分欣賞。因為像霍華得‧哈克斯這麼一個大導演拍這麼一部以科幻內容為主的片於是個少見的例子。這個劇本之所以引人因目還有一層重要的關係,它是約翰‧坎貝爾在成為《模擬科學幻想/科學事實》雜誌的編輯之前根據小說《誰去了那兒?》(Who goes,There?)改編的,它也像大多數坎貝爾的作品一樣是一部讓人賞心悅目的反傳統作品。它描述了一個被撞壞了的外星人毀壞了一個北極研究站,並打倒了一個對他表示友好的科學家,幾名專業人員為了拯救世界只有把他殺死。最後,一名記者報導了此事,他警告所有聽眾:「要注視天空,時刻注視著天空。」
  • 第7集團軍司令喬治斯‧德‧巴紮萊爾因麥克亞瑟在這次襲擊中的表現立即向他頒發了十字軍功章。這是法國人的風格——迅速自主地頒發獎章。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拿破崙時代。美國遠征軍則更為保守和官僚,但在梅諾爾的熱心推薦下,麥克亞瑟後來還是因這次襲擊得到了他的第一枚銀星獎章。
  • 斯皮爾伯格回憶起阿諾德有一次憤怒地衝出家門大吼道:「我不是這個家的家長,可我還是這個家的男人!」——後面跟著的是一串很傷人的話。後來史蒂文也衝出這個沉默得讓入感到寒冷的房子,衝進電影院溫暖的懷抱中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