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官員:稅收應幫助真的窮人 停止援中印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念竹德國編譯報道)新任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和發展部(BMZ)部長德克‧尼貝爾(Dirk Niebel)一改過去決策,在上任的第二天宣稱,德國稅收應該只給真正的窮人,未來將刪除對中國的發展資助。

德克‧尼貝爾在接受德國圖片報的採訪時說,德國必須集中資源,並充分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經濟大國如中國和印度,已不再符合資助標準。

德國對中國的外援一年約7000萬歐元。2009年聯邦預算中,仍有餘額二千七百五十萬歐元的技術援助計劃。尼貝爾表示,將逐步取消與中國的技術合作。他認為,對中國氣候和環境的諮詢與知識轉讓是不需要的,且中國已有足夠的財政資源。

10月31日,法蘭克福評論報駐北京記者Bernhard Bartsch以《一個富裕的發展中國家》為題,分析了對北京的「發展援助」,文章中說:允許一個接受發展資助的國家,其同時也在資助別的國家嗎?

刪除對中國的外援是新上任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和發展部(BMZ)部長德克‧尼貝爾(Dirk Niebel)(自民黨)做的第一個正式決定。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均收入是國內生產總值(GDP)2200歐元,在全世界排名第106,同時也在提供發展援助資金給其它國家,因此中國應放棄拿德國的錢。在人口眾多的國家裡,平均數據顯示不出真正的差距,那兒依然存在的貧窮和落後,與其龐大的財富卻形成強烈的對比。

尼貝爾想節省的這二千七百五十萬歐元的聯邦預算,與北京以「發展援助」為名所發出的流動款項相比,為數並不高。雖然中國政府對每年透過進出口銀行等機構發放多少援助資金給其它發展中國家,保持沉默。但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6年北京僅資助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項目已達4.7億歐元。對西方人來說,這筆金額與實際發展援助的關係不大。中國利用其新的財富,作為爭取資源和影響力的一種工具。的確,歐洲國家和美國所給予的幫助不僅是以減少貧困為重要目標,同時應該使其在經濟或政治因素上發揮作用;長期目標是應該幫助其建立穩定的經濟結構、政治和行政管理。

推動發展不是重點

中方並沒有重視良好治理和持續發展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獲取自然資源,通常是以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討好政策制定者為他們的項目。蘇丹政府打擊達爾富爾反叛份子所使用的武器來自中國,以及津巴布韋獨裁者的別墅也是「來自中國」。

在非洲,大部份道路、電網、通信系統和港口設施,均來自於中國的合作發展。許多項目都經由中國人所操縱執行的。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06年非洲原料出口到中國達一百五十億歐元,超過同一年發展資助的3倍。中國所購買的石油,大約三分之一來自非洲。35個非洲國家已經收到來自中國的投資,其中大部份是大產油國尼日利亞、安哥拉和蘇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媒:德意志銀行將裁減1300個職缺
柏林牆倒塌20年 美德蘇前巨頭再聚首
柏林牆塌20年 諾貝爾獎得主:揮不去的恐懼
柏林牆塌20年  東德人民難忘密警迫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