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人生:笑罵由人 唾面自乾

黃金源
font print 人氣: 216
【字號】    
   標籤: tags:

看過一篇網路文章:有位老師帶著一群小朋友搭公車到校外參觀。當小朋友就座後,老師已經沒有座位了,只好將就站著。車到下一站上來一群人,其中有位年近古稀的老婦人,白髮蒼蒼、滿臉皺紋、像似歷盡不少滄桑,她剛好站在老師的身旁。老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同情心油然而生,將目光轉向博愛座,上面正是坐著一位年輕的女孩,她正低頭玩弄扭轉背包的帶子,裝作視若無睹的樣子。

此情此景讓老師想起機會教育,於是便開口問車上的小朋友說:「各位同學,博愛座是給誰坐的呢?」小朋友天真的答道:「給老弱婦孺或殘障者坐啊!」老師邊問邊看那位年輕女生的反應,發現她好像充耳不聞,只是更加用力扭轉背包的帶子。

過了一站,年輕女孩子下車了,老師看她下車後,一拐一拐吃力的走著,右腳向外畫個半個圓弧才向前走一步。此時老師才發現原來她是個殘障者,頓時內心愧疚不已,恨不得下車向她道歉,可是車子已經駛離了。老師更是心痛如割,想著:我剛才傷害她多重!

這篇文章談到一個重要的主題,那就是我們指摘別人時,其實不是根據他的行為本身反應,而是根據我們對他人行為所做的推定與假設做反應。心理學家把推定他人行為的原因也算是一種歸因。歸因的意義,通常泛指一切歸究事情的原因。當人面對重大事件時,往往會推定該事件的原因。

這位老師推定:那位女孩子佔著博愛座,不肯讓座,是因為她不懂禮貌、沒有教養的緣故,所以才會有機會教育的想法。

推定他人行為的原因,其實很不容易正確,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都不相同,所以任何人都難以真正理解另一個人。職此之故,歷史上才有伯牙子期的知音難覓的典故。就上面的故事看,那位老師本身沒有殘障,他的思想中很難存在殘障的概念或感受。

我一生從事殘障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第一份殘障教育工作就是啟聰學校的老師兼研究室主任,也曾遠度重洋研究聽障者的教育。不論是工作或學術研究,都沒有體會到:我自身變成聽障以後的諸種感受。

聽障後的苦楚與難受,真是一言難盡,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任何文獻上。舉幾個例子:失聰前,晚上睡覺關燈後,還可以天南地北的聊聊天;失聰後,只有默默無語問蒼天。

當聽障者的老師時,有學生拿字條要我幫他打電話,我當時心裡想:幹嘛?打個電話也要老師幫忙?!失聰後才知道,因為聽障無法打電話,所以以前的朋友一個個流失了,現在已經完全成為社會邊緣人。

早期啟聰學校是以手語教學為主,一般常人不懂手語,聽障者只能跟聽障者溝通,所以我當時極力在學校推行筆談訓練。自己失聰後,才發現:看過十幾位醫生,難得有個醫生願意用書寫的方式告訴我病情。

人所以難以瞭解另一個人,原因在我們認知世界或他人是依據我們自身的生活背景。相同的一件事,每個人因為生活背景不同,認知也就有極大差別。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無若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是最好的詮釋。

在幼稚園裡,老師在黑板上畫個「十」字符號,問問小朋友那是甚麼?答案當然是10;問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他會回答說:加法;問國中生,他的答案是正號;問基督徒會說是十字架;問司機,答案肯定是十字路;問慈善家,他會認為是紅十字會。同樣是一個十字符號,但是各式各樣的解讀都有。

除此之外,情緒、慾望不同,對所有事物的感受與解讀,也會迴異其趣。潰兵殘將自然會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覺;心中有鬼的人,自然會繪影繪聲,風吹樹動就像鬼哭神號。

處境不同,解讀也可能大相逕庭。一個兒子問父親:「爸爸,結婚要花多少錢?」兒子想要結婚,正在計算花費。父親回答:「很難說,因為爸爸到現今還在付出代價。」

思維習慣也會扭曲知覺,造成錯誤的解讀:

有兩位朋友正互道近況,

甲說:「為了討太太的歡心,我開始戒煙、戒酒,也不賭博了。」

乙說:「那你的太太一定高興死了。

甲說:「才不呢!她覺得好無聊,因為沒有嘮叨的題材了。」

這位太太養成了一種挑錯的習慣,他看不到先生戒掉許多的壞習慣,不會欣賞這位Mr. Right的優點,反而感到「沒有毛病可挑」的無聊!

從前有位大官,官架子極大,經常刮屬下的鬍子。有一天,女僕奉上極品的魚翅羹湯,大官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點頭說:「嗯,真是天下美味!」當時,每個屬下都以為他會大大的賞賜女僕,沒想到他竟然大聲怒斥女傭:「可惡!這麼好吃的東西,到現在才送來,妳是不是不想幹了!」

還有,個人偏見也會影響其對事物的解釋。例如,學生以書本遮掩,趴在桌上睡覺。如果那位學生素行不良,老師會解讀成:「一看到書就睡覺!真是朽木不可雕」;若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老師會認為:「睡覺時還在看書,前途無量!」

上述諸種因素說明:人與人之間很難相互瞭解,所以對別人行為的歸因,也會面目全非。對他人行為的歸因後,所做的指摘,往往是風馬牛不相及。反過來說,被指摘的人,面對他人「不明真相」的抨擊,只要向內自省,問心無愧,又何必心存芥蒂,自尋苦惱?明白這個道理後,「笑罵任由人、唾面令自乾」,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修養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各位聽眾!今天的演講很重要,希望你注意聽,你給我兩個小時的
  • 國小主任甄選放榜,我的名字竟然落在孫山外,雖然日子已經消逝數月,但是內心鬱悶總是難以釋懷。考前曾經聆聽夏教授的一席話,抹去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想起夏教授退休後獨自深居簡出,想必寂寞滿懷,於是決定再度拜訪他,一來探望我最敬愛的老師,一來想尋找解除鬱悶心情的處方。
  • 她頓了一下又說:而且我是一朵芍藥呵。妳看到,我是一朵漂亮的芍藥。看得出她害羞又驕傲:我要報答妳的恩。我可以實現妳一個願望,妳有什麼想實現的嗎?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 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到這一點;那麼,陷落低谷時,就不致於灰心喪志、一蹶不振,登上高峰時,也不會飛揚跋扈、盛氣凌人。
  • 誠摯的祝福會散發一股能量,有助於信心大增,也讓人正向思考、一往無前。不論過程如何,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擺脫框架、衝破禁錮,妥善的因應各種磨鍊或考驗。
  • 在燈火闌珊處,不乏浪漫、夢幻的情節;也有滄桑、真實的故事。前者,充滿風花雪月、引人遐思;後者,猶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 六分鐘的短片,拍了足足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因為等待。等風,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這種等待是一段修心的歷程,有苦悶,有煎熬,亦有釋懷之後不期而至的驚喜。走過之後再回頭品味,很享受這創作歷程中的每一步。這更像是與自然共同參與創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實現心中設想的同時,也用心感受並接納自然的給予。
  • 人在鼓勵中揚起生活的風帆。當遇到挫折時,如果有人給予鼓勵,我們就會感到不再孤單,也更有信心去克服困難。在困難面前,有了鼓勵的澆灌,可能長出奇葩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