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技新聞排行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旅行者1號」(Voyager-1)再次將可用信息傳回地球。此前幾個月的時間,該探測器一直呈「胡言亂語」狀態。
最新一項研究指出,英國化石愛好者先後在薩默塞特郡海灘發現了兩塊巨大的下顎骨化石,專家初步鑑定,這些化石屬於同一種巨型魚龍的下顎,該史前生物體長約為25米,超過了目前人類已知的任何海洋爬行動物。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一顆垂死恆星噴射出發光氣體的令人驚歎的新圖像,看起來如同一個「宇宙啞鈴」。新圖像可能顯示,這顆恆星在崩潰之前,以恆星同類相食形式吞噬了另一顆恆星。
美國宇航局(NASA)「朱諾號」(Juno)太空船拍攝的一張特寫向人們展示了木星衛星木衛一(Io)表面巨大的熔岩湖,其冷卻的湖面看上去就像玻璃一樣光滑。
自從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航天器(New Horizons)在2015年一張圖像中,捕捉到冥王星表面巨大的「心臟」(心形特徵)以來,引起天文學家的興趣。現在,研究人員認為已經解開了這顆獨特心臟是如何形成的謎團,並且可能揭示有關矮行星起源的新線索。
週三(4月24日),Meta發布了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儘管數據好於預期,但因AI支出增加,且未來的營收預測較低,股價在盤後交易中暴跌16%,市價值減少近2,000億美元。
英特爾公司(Intel)週四(4月25日)公布第一季度財報,雖然每股收益超出預期,但營收卻低於預期,且第二季財測也差強人意,導致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了8%,加劇了今年以來的跌幅。
「臺灣除了台積電在世界範圍增加影響力外,我認為下一個產業就是無人機,即將在世界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臺灣嘉義縣長翁章梁在加州聖地亞哥參加國際無人載具展覽會時表示。 4月23日,XPONENTIAL國際海陸空無人及自駕系統產業鏈展覽會在聖地亞哥會展中心開幕。翁章梁帶領設立在嘉義的「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簡...
為應對全球變暖,日本正利用自身島國優勢,通過藍碳減少溫室氣體(CO2)排放。日本政府本月12日向聯合國報告了海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數據。 數據包括海藻床從大氣中吸收了約 35 萬噸二氧化碳(籃碳),這是世界上第一份此類報告。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五(4月26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北京與中共黨魁會面,隨後召開新聞會公布了訪華內容。布林肯訪華正值美中關係因中共支持俄羅斯以及科技戰陷入緊張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