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的敏感

米妈
font print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

在亲子教育中,孩子与他人互动的人际关系往往是讨论的重点,而且总是强调乐观、积极的社交关系展现。

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有时不喜爱说话,他们喜欢坐在角落边静静的想事情。有时不喜爱与大家一起讨论话题,或逃避大家都喜欢的事物。有时会发脾气,但不知道是气别人还是气自己;或者会努力不惹麻烦以避免他人的注意,却反而引起更大的注意。

因着衣服领子上的标签不舒服,所以常会听到孩子说:“妈咪,可以帮我把衣服背后的标签剪下来吗?因为它刺着我的皮肤痒痒的。”

孩子可能抱怨,“天气好冷喔,冷得我一直发抖耶!”“这怪天气,让我全身流汗很不舒服。”“这里好臭喔……”“这衣服穿起来真难受……”

天气一丁点儿的变化,便会抱怨太冷或者太热;环境里一些些味道所产生的异味便让他们像是在垃圾堆;不舒服的衣服与鞋子会让他们觉得混身不舒服而发痒。

或者,一句“你长得好瘦小喔……”“你好安静,不会说话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会表明吗?”因着别人一句小小无意或无心的言语而受了伤。

孩子喜欢一个人玩,或者站在旁边看着别人玩;孩子只喜欢吃熟悉的东西,不一定喜欢尝试新的口味……孩子喜欢待在固定的一个地方,因为让他有安全感;孩子喜欢整天读书,在自己的天地找到一种安心……

我知道,孩子伤心时会特别容易哭。

看着感人肺腑的电影,会辞不达意的说着:“妈咪,我的心里酸酸的!”然后一阵啜泣。

或者“妈咪,我的心里有恐惧……”

我知道,孩子怕黑、怕鬼、怕生、怕吵、怕别人生气……这些情绪让他们热泪盈眶。

孩子脸颊上的热泪还来不及擦拭,已经换来一顿责罚;孩子擦眼泪的勇气躲在背后,换来一阵阵的寂寞感。

这些因着不明白的原因与误会,也让父母误以为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

敏感的孩子,不一定成熟,不一定内向,也不一定悲观;他们的语言往往让大人有着过多的想像,而引发过多的描述与幻想。

敏感的孩子在压力大时会退化为小孩子,在心情好时会像个成熟的大人。

敏感的孩子可能经过几次不好的经验,而容易害羞、胆小、沮丧,对同学的闲言闲语、逗弄取笑也很敏感。

“我不喜欢同学说我瘦瘦的……”“我不喜欢衣服有一点点脏脏的……”生活里会听到许多的“我不喜欢……”

敏感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注意环境的细节,会突然看见或发现大人所看不到的景色。

敏感,是一种特质,如何描述这样的特质是一种学习。

这个特质让父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敏感的孩子,不善于果断的做出决定,行动前因着深刻的考虑一切,需要多一些时间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阅读各类关于敏感的文章,明白了敏感的孩子因为脑子处理资讯时比较彻底,所以对于痛苦、药物、刺激都有着比一般孩子更为深刻的反应。

因着观察与吸收外来的资讯较多,所以他们的情绪,如对爱、惊奇、喜悦、恐惧、愤怒、哀伤等等的反应也比一般的孩子强烈。

另一方面,敏感的孩子因着深刻的情绪与思考,而具有强烈的“同理心”与“正义感”,对于生命的意义与内在生命也有着较早的觉醒。

Elaine N. Aron(依莲‧艾伦)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也是畅销书《高度敏感成人》(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度敏感者工作手册》(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s Workbook)、《高度敏感者的爱情关系》(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In Love)的作者。Elaine N. Aron自己本身就是一位高度敏感的人,在美国主持高度敏感者的工作坊,发表过许多家庭关系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

Elaine N. Aron的“橘子的输送带”理论,形容敏感的孩子有着以下的特质。

橘子根据大小,被依次送进大、中、小三个槽;而敏感孩子的脑子不只有大、中、小三个槽,他们可能有十五个槽,分类得更仔细。

如果一下子涌进太多橘子,输送带被塞住了,会因此停摆。所以敏感的孩子不喜爱去吵闹的地方、不喜欢快速的球类比赛、不喜欢当众回答问题。

但是当你想要找人下棋,玩文字游戏,找人调音或创意设计,或任何需要思考后果、注意细节的工作,敏感的孩子会是最好的选择。

Elaine N. Aron在《高度敏感成人》一书中指出,敏感的孩子在普遍粗心的社会中生活,是有些辛苦的。

因为“非敏感”的族群在决策时,会选用短期有利、看起来成就辉煌的决策,于是“敏感”的族群越来越没有影响力,越来越痛苦,于是逃避或辞职。

当“非敏感”的族群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一种循环时,也造就了各种职业越来越业绩的取向,相反地,也让社会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果“敏感”与“非敏感”的人之间,无法达到权力的平衡,社会无法更为舒适;所以需要看到敏感的孩子长大成为有信心、有重要性的社会分子;这样,“敏感”的族群才能与社会分享他的才华。

透过这些文章中的分享,我逐渐明白,敏感孩子的免疫系统比较活跃,容易有过敏反应。

但以另一个角度来说,敏感孩子的身体,对这个世界有着高度的敏感性,是造物者设计来更精确察觉与理解这个世界。

他们可能被贴上“神经质”或“龟毛”的贴纸,他们的挫败感令人难以了解。

因为受不了大的音量,或同时出现的大量资讯,所以会避免接受过度刺激而显得“害羞”或“不合群”,往往被误解为“难搞”或者“太敏感”。

因此,敏感的孩子更需要被接纳。

记得有一次,孩子带着苦恼的表情告诉我,他,不喜欢自己。

我知道,他觉得自己的个性挑剔,也会有着莫名其妙的情绪;特别在季节的交替时期,不只是身体的健康状况敏感,连情绪都敏感得奇异。

情绪因着季节而反复不定,连故事书中小小的一个触景伤情的故事都会让他喉咙哽咽。

有时看着他小小的背影,坐在空间的一个角落,聚精会神的逐页翻过眼前摊下的书,就算是四周闹哄哄的,却仿佛隔绝着别人,也隔绝着自己。

孩子对于同侪间语言来去异常的敏感,偶尔为了表达与朋友的熟悉,而必须勉强自己;却也因为担心失去友谊,所以对友谊拥抱得更紧。

看着孩子可爱的脸颊上深锁的眉头,让我有了“为何要强装懂事而勉强自己”的疑问。
我会好奇着,这样年纪小小的孩子,身体里住着多大年纪的灵魂。

我试着与孩子说话,我知道,“心”的表情也许看不见,但是透过声音的语气却可以听出端倪,听出孩子的心情。

诚实地说,养育“敏感”的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你觉得养育困难。

他们可能戏剧性、挑剔、坚持、体贴、退缩、谨慎……耗尽父母的耐性。但他们也有着同理心、直觉强、低调的聪明与创造力。

对于环境的嗅觉、对于深层的痛苦与寂寞感受更为深刻,对于他人内心的喜悦与痛楚有着体贴与同理心。

我曾试图改变孩子的特质,想引导孩子往乐观、开朗、积极的方向前进,却忘记好好检视自己的价值观不应该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我曾经沮丧、自责、惭愧,却又快乐、满足、感动、热泪盈眶,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用着各种不同的方式,而藉由阅读,我站上了未曾有的“经历”,藉由“自我分析”与别人分享的经验,看到不同教养的生命风景。

孩子,是我进入“母亲”这所学校的导师,我在不同阶段学习着不同的事。

生命中的许多转弯,让我遇见许多人、许多事,我感谢着这些相遇,让我遇见许多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生命,也让我知道我脑海中许多的“印象”,并非全然的“真相”。

让“敏感”的孩子融入团体生活,协助他们发展长才与优势是一种微妙的任务。

透过阅读与同理心的驱策,我试着让自己与孩子“说话简洁缓慢”、“避免管理过度的刺激”、“大量表现爱的鼓励与肯定”、“展现对孩子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接受“敏感”是个体生命中的必然。

昕仔说他喜爱小动物,因为小动物是自己拥有的,是可以信任的,就算是做错事也仍会看着自己。

于是我思考,是否孩子对于“被注意”已成为一种深藏在内心的恐惧?而“信任”与否则是源自他对环境的不适应。

我开始接受“格格不入”可能是孩子成长的基调,也许他会与你有说有笑,却没打算让你进入他的世界。

孩子与父母,像是大齿轮与小齿轮的运转;流畅的运转,需要良性的交互影响;而“不懂敏感”可能成为运转的阻碍。

如果想要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首先,必须先让自己“愿意”面对孩子的与众不同。

我希望孩子可以找到与世界相处“舒服”的角度,可以让自己放肆的笑,敢理直气壮的说想要窝在家里。

他们需要温柔的引导,而成为具有创意、合作、善良的孩子。

明白孩子的“敏感”,父母才能以同理心了解“敏感”孩子的内心感受与情绪经验。这样,敏感的孩子才可以在内心的小宇宙中奔驰着思绪的天马行空。也许内心与生活的底层不是那样容易敞开,但是我期待能成为孩子的知音,让孩子能拥抱真正的自己。

我感谢Elaine N. Aron的网站,她有许多关于“敏感族群”的书籍著作,也透过许多翻译版本而帮助了许多人。

孩子需要坚定的父母,不会轻易丧气,坚持原则,慎用处罚,并坚定的执行。

这些因着天生气质带来的困扰,其实反而可能成为孩子可贵的特质。

敏感的心灵,需要被认识、被了解、被肯定。

敏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拥有它、照顾它。“敏感”带来敏锐的感受性与丰富的生活,
请大大方方接受这位好朋友吧。@

──摘自《母亲,是另一所学校》宝瓶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章凌嘉专栏 孩子的未来 你我一同创造 邓颖萱
  • 屈指一算,我们大学毕业快30年了。我们这批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的七七届大学生,同学间年龄相差很大,小的才17岁,大的已过而立之年了,我就大你整一轮。我们这些老学生不少已当父母了,学习中免不了挂念年幼的孩子。我为了给寄放在亲戚家的女儿送衣物或带她去看病而请假,年轻的政治辅导员总是不高兴:“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啊?”我也无奈,只叹息命运作弄人,1966年在我们准备高考的前夕“文革”爆发,废除了高考制度,这场浩劫使我们付出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 兵库县姬路市“瑞松学院” 幼儿园约70名儿童7月7日在梦前川举行了集体坐禅。该幼儿园附属于该市曹洞宗景福寺。

    据《共同社》报导,7日上午11时半许,孩子们换上了泳衣,依次走入约20-30厘米深的水中。他们排成2行,挺直背并盘腿坐下。该寺的住持兼幼儿园园长青山平立(82岁)照看着孩子们,并高声说道:“请与自然融为一体吧!”

  • 加拿大中小学生们现在都已经开始了他们快乐的暑假,作为家长的您一定已经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若干出游计划,以及日常假日作息。
  • 据新商报日前报导,吉林一位6岁的小女孩纪晓卉会与小鸟对话,她家对面楼一个邻居养了只八哥,纪晓卉经常逗着玩。一来二去,家长发现,孩子能模仿鸟的各种叫声。两栋楼相距二三十米,小女孩在这栋楼发出忽长忽短忽高忽低的声音,对面那栋楼的八哥也会发出声音回应。小女孩告诉妈妈:“那只小鸟在对我说‘你好’呢。还说吃饭了吗’‘干什么’‘再见’之类的话。”
  • 桃园家扶中心桃市服务处,总是有一群为善不欲人知的民众,以实际行动的方式,捐赠数包米、几瓶酱油、几件衣服等生活必需品给弱势家庭。因着他们的协助,让受扶助的孩子少了挨饿的可能、多了成长的机会。
  • 为人父母者,在面对成年子女搬回家中同住,看似迟迟无法独立生活时,在帮助孩子的同时,应如何把握相处的份际?又该如何帮助子女逐步迈向独立?美国家庭教育网站(FamilyEducation.com)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 如果我们处处都限制着孩子,又怎么能期待他们长的跟大树一样呢?
  • 二零零九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上午,课间操时间,我无意中发现五一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看起来比一年级的孩子还瘦小,我问他班主任,他班主任告诉我:说这孩子,是先天性的佝偻病,早上起来不吃上药,浑身无力,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真让人可怜,上学五年了,天天这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