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阳:曲折的年代

李晓阳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18日讯】最近,《环球时报》不知是搭错了哪根筋,前些时发表的社论《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已经招来国内外的一片骂声,而近日又发表社论《不应将陈光诚事件意识形态化》直接将自己的名声指数降到了极限。

依照往日印象,《环球时报》虽说也是官媒,在新闻报导上,还是与“朝内”的大多同行一样粉饰太平,但毕竟算是对外媒介,在一些“负面新闻”上还是有一定收敛或者说是有一些脸红底线的。亦曾看过一则新闻界人士的笑话,便是讲《环球时报》比其他同行好做,就在于可以假借“批判之势”从实报导一些其他同行想报而不能报的消息。只是,近些时却是日渐远离了大众口味,大有“任尔千夫怒指,妄自特立独行”之势。

今天,看到《东方早报》一篇文章,题为《陈光诚是谁》,文章内容姑且不提了,有兴趣的大可自行观看。虽说文中有些论述笔者不愿认同,不过单是题目,便已令笔者感触一二。今日的陈光诚与前时的骆大使,本来于我等平民来讲,仅不过是一个名字。即便是看过了陈光诚最初的“上访被拘”过程,亦觉其事最初本不过是“红朝”境内亿万苦难民众之一粟,然而就是这样一起国人屡见不鲜的“上访被拘”事件,恰恰在关注、反关注的一轮轮“攻防战”过程中不断升了温。而此事件的沸腾点,似乎正是被《环球日报》的社论推到了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陈光诚事件之所以闹大到哪些地步,仍是地方政府为向中央索要“维稳费”而人为将事件不断恶化、升级。虽然这样评判,仅限于坊间传言,绝找不到公仆们的账面、口头的证据,不过,若按东师古村现如今有如战争片里“围点打援”似的防范方式来看,即使是用“扭曲”二字亦无法形容的吧。

其实《环球时报》所谓陈光诚“人生曲折”,倒实在是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虽说其间亦有受外族侵入,甚至有屠城灭族的历史经历,但新朝代主政之后,却从未有过如“红朝”这般从始至今毫无稳定、且又总是摇摇不倒的“曲折期”。现如今,东师古村仿佛成了体制内的“探险名地”,各路英雄好汉皆以到此一闯以证胆识,如此下去,恐怕“曲折的路”将不久矣。

相关新闻
郑清源:中共媒体为什么高调报导智利矿难的救助过程?
崇拜马克思成魔 美男子枪击20人 中共媒体掩盖
中共媒体报北非局势 被指混淆视听
孙延军:中共媒体报导敏感新闻的定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