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引入PM2.5测空气 80%城市难达标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1月27日讯】近日,中国环保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2稿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第3稿,拟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收紧PM10、氮氧化物等的标准限值。不过其提议的“国标”低于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专家认为,即便如此,也有80%的城市很难达标。

南京首次发布PM2.5数值 半小时后被删

10年前,PM2.5是个陌生的名词,但近期因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在北京检测到的PM2.5数值而走红民间。民众发现原来这一空气质量标准中最具话语权的因子,其数值一直是谜。

11月14日,PM2.5的信息出现于南京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南京气象”中,引来民众的赞誉和关注:南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揭开PM2.5的神秘面纱。

那条微博写道:近日,大气层结构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我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多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超过正常水平。

不过,南京气象局偶然“泄露天机”后,这条微博仅存活半小时,便以“误发”之由删除。据信,发布者还因此被追究责任。

但这样的天气情况并不鲜见。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束炯教授过去几年的研究,上海的“灰霾”天气占全年总天数的25%—30%,主要原因即为PM2.5浓度超标。而北京整个10月都灰霾难散。束炯还说:“在上海,空气质量信息要由气象和环保两部门共同协商后由后者发布。”

但环保部门从不公布PM2.5值,北京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时代周报》说:“政府自己不发布,又不允许别人发布,这是错误的做法。”

山东宣布明年起17城市检测PM2.5

但在11月21日,山东省率先做出改变,决定自明年起检测、公布PM2.5值。该省环保厅表示,山东计划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重点区域率先实施PM2.检测,每月通报结果。

设立PM2.5“国标” 5年后实施

11月16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增设PM2.5日均、年均浓度限值等项目,确定PM2.5日均及年均浓度的达标值可设为0.075毫克/立方米和0.035毫克/立方米。2016年为全国实施的“底线”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现行的《空气质量准则》规定,PM2.5日均浓度的准则值(即安全值)为25,年均浓度在10以下为安全,过渡阶段设35、25、15三个目标值。换言之,中国将采用过渡期第1阶段的数值作为PM2.5的“国家标准”。(本段数值的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这是一个将在5年后才在中国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却把PM10、PM2.5的达标浓度定在WHO认为‘长期暴露会增加大约15%的死亡风险’的水平上。这是对公众负责吗?”环保学者李皓建议,应将PM2.5日均浓度限值收紧至25微克/立方米,年均值修改为20微克/立方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戴海夏、宋伟民等研究人员2002年对上海某一中心城区大气中PM10、PM2.5的污染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进行分析发现,当大气中PM2.5浓度上升10微克/立方米时,总死亡数上升0.85%。日均0.075毫克/立方米的日均死亡数较0.025毫克/立方米时增加多少?这样的空气能否称得上“安全”?

80%中国城市很难达标

不过专家认为,中国的现实有些“残酷”。

“即便是日均值75微克、年均值35微克的标准,80%的中国城市都需要通过极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标。若限值再收窄,几乎所有城市都会不合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告诉时代周报,“国标”的作用在于为大多数城市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如果定得太高,就失去了意义。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即便城市的PM2.5日均浓度达到了“国标”,那时的空气仍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下评语的文字游戏

怎样的空气才能定义为“达标”,这是目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另一个焦点是,如何给不同质量的空气批注合适的评语,准确反映风险。

11月16日,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同征求公众意见的还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第3稿。

该草案按照AQI值由低往高,将城市空气质量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6级。与之对应,美国采用的评语体系是良好、中等、对敏感人群不健康、不健康、很不健康以及危害。

以中国评定的“良”为例,其代表了AQI在51—100区间,空气呈黄色,对少数敏感人群的健康有较弱影响的状态。

魏复盛说:“而且,国外还发空气质量警报,说今天不能上街,车辆要限行,工地不能开工,这些做法在中国能不能推行,还都有待讨论。”

专家们认为,一旦推出PM2.5国标,短期内,众多城市必然无法达标,受之影响,如果AQI换用美国式表述,那么他们的空气质量评语极可能是“不健康”,甚至更差。

“空气质量客观存在,不管如何评价,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玩一个文字游戏,我觉得没有这种必要。”束炯说。

马军表示:“我希望,有关AQI的最终表述可以尽量反映真实情况,若空气质量对健康有害,该写‘不健康’就一定要写‘不健康’,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便其采取应对措施。”

PM2.5将引发空气革命吗?

这份新标准前景如何?魏复盛认为,目前好多部门都认为新标准要求太高,推动标准出台需要很大努力。“公布PM2.5数值有两方面作用。首先,这将给各地政府带来警示,促使其减少形成灰霾天气的人为因素,逐渐改善空气质量;其次,数值公布后,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不过,束炯坦言,硬币的另一面是,新标准推出后,很多城市的天气优良率会下降,有的大降,有的小降。

比如,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管理的优势,上海受到的影响可能较小,即便如此,这也意味着上海要承认,全年1/4—1/3的天数是灰霾天气。

“这不仅是面子问题,实质意义上,还会对城市形象、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造成影响。”马军认为,新标准敲定意味着,若某一地区未达标,其可能被要求制定时间表,治理污染。但汽车尾气、大型工厂等污染排放源头很难攻克,若一定要治理,当地的GDP“伤得起”吗?

其实,治污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原来的PM10中,PM2.5占了60%—70%,尽管近年PM10有所下降,但PM2.5呈上升趋势。”魏复盛告诉记者,能源燃烧、工业污染造成的细粒子实际很难去除。目前,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以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PM2.5,但这将涉及到很多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与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这在一时半会儿无法实现。”

此外,“浩大”还体现于,灰霾的形成是一个区域性污染,换言之,某个城市出现灰霾天气,责任可能不在当地,而在于其上游。所以,正如山东的举措,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整个片区联防联控,而这又涉及地方力量的博弈。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应成为阻止PM2.5值检测、发布的理由。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通过准确的检测和发布达成社会共识。如果没有全社会的认同,那么,克服这么严峻的挑战非常困难。”马军说。

(责任编辑:李晓宇)

相关新闻
北京空气污染严重  环保局被批掩耳盗铃
美使馆空气监测数据与北京官方数据迥异
中南海空气特供 外交部欲阻美使馆检测
潘石屹等名人促当局改善空气检测方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