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贪”与“贫”

一心
font print 人气: 135
【字号】    
   标签: tags:

“贪”与“贫”是一念之间,亦是一线之隔。因为两个字有因果关系,所以是一念之间;而且文字结构又相近,所以是一线之隔。从字面上观之,“贪”字拆解开来是“今”与“贝”,今者今日,贝者财富,所谓今日之财,所谓短利,亦即只见短期利益而扩大其贪婪部位,使其所能承受之风险无限扩大,最后则以“贫”收场。

“贫”者何也?是“分”与“贝”之合体,亦即与财分离,无财是谓“贫”。

笔者从事金融操作行业十年,常常就在周遭见识到了许多因“贪”而“贫”的鲜明例子。几年前,当台湾股市在万点之际,有个好友,在硕士毕业后短短两年之内,在资本市场累积了两千多万的财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就赚取了许多中产阶级二、三十年的积蓄,何等风光!本想收手,出国深造,但却因心起“贪”念,于是扩大信用将资金投入股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前番资金化为乌有,反而因信用扩张而负债。短短两年内经历了这么一场财富的繁华春梦,其心情之波动,感触之深,从此不再涉足股市,回归平淡。

我也曾经历过那种日子,因为“贪”念起,想快速致富,一天输赢几十万元,甚至觉得工作的薪水微不足道。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对世间的“利”看不透,想一夕致富,甚而扭曲了工作的价值观及人生的态度。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命是天定的,甚至其财富也是天定的,其不定的也就是“贪”财这么一个心。

一个人只要尽其在我,努力做好本分,这天定的财富是谁也拿不走的,反而会“多劳多得”。其实到这个时候,向往财富的心,已经看淡了,日子反而踏实,财富也自然会在稳定中聚积。快速致富,只是一个“贪”念作祟,与“赌”无异,其过程是心惊胆战、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其结果常是血本无归、一贫如洗、性格大变。

自古修道之人皆“安贫乐道”。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古风不再,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财富”成为衡量其社会价值的标的,甚至七、八十岁还想“贪”得大钱,殊不知这钱赚来给谁花?这种物质价值观,助长了年轻一代的“贪”念。

人皆知“贫”之为苦,而不查“贪”念作祟;人皆以“富”为荣,而忘却以修“德”为尚,去古人远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世人大多过度执著于有形的物质,就会忽略无形的力量,因而很难走出失败与挫折的泥沼。乐观豁达使人走向新生,它是人生中无形的财富。
  • 中国的通胀近日进入了快车道。这既是中国政府对本国国民大规模掠夺的必然结果,也是这种大规模掠夺开始失控的标志,更预示着一场空前规模的财富大抢劫的到来。
  • 在美国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一篇是关于“三角工厂事件”的。1911年3月25日,纽约三角内衣厂发生大火灾,导致146名工人丧生,大部分死者是青年女工,她们多为来自波兰、意大利、爱尔兰、俄国等地的新移民,年龄最小的仅有14岁。
  • 在过去的五年中,考GMAT、申请上美国商学院的中国学生人数翻了三倍,从2005~2006年的1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人。而美国院校对中国学生GMAT成绩的要求也从2006年的25,525分提高到今年的80,669分。
  • (shown)不管物质上贫与富,拥有一颗乐观平静的心境,便拥有了最大的财富。
  • 如何才能创造财富?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开出的药方十分简单:思想就会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善思考、爱智慧并用之于投资,就自然会有财富。这是最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创造财富之道。
  • 【大纪元3月3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31日电)针对全球2万5000多人所作的最新调查发现,有钱未必能买到快乐,但靠着美貌,既能赚到更多钱,也能过得更加快乐。
  • 日本东北宫城县强震当天,圣荷西日裔晴美下尾崎正在日本东京出差,3月11日下午她已装好了行李,准备晚上离开东京前往迪拜。她回忆地震发生时,她正在餐厅里清理餐桌,先是听到嘎吱声,2时26分第一次强震袭来,紧接着150秒钟后,又感觉到第二次强震,几分钟后第三波强震又随之而来......
  • 中东北非革命不但掀翻了独裁者们的一张张宝座,还让其本人及家族多年掠夺来的巨额财富化为泡影。一向被各类贪渎者视为财富保险箱的瑞士银行接连宣布冻结本•阿里、穆巴拉克与卡扎菲的财产,英美政府也相继宣布同样的冻结令,并宣布准备将这些独裁者的财产交还给其所在国的人民。
  • 无论是兄弟分财产,或者是朋友均钱货,都应该要推让,把多的一份,分给兄弟或朋友,自己则拿取那少的一份,让别人多得到好处,自己应甘愿吃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