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三峡工程36计(五十)

【大纪元2011年08月13日讯】

用林一山的话,三峡水库蓄水位一百七十五米的方案是大材小用,是用西装料,做了一件背心和短裤。但是三峡工程采用海拔二百米,淹没的范围扩大,移民人数增多。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估计故乡在四川的邓小平一定不会同意二百米方案。

所以来个“瞒天过海”,先上报一个低坝方案,保证三峡工程上马,以后再想办法加高大坝。因此,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也必须被分成两步走,即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只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到北京,设计平均渠首引水量五百立方米/秒(每年一百六十亿立方米),送至黄河以北三百五十立方米/秒,进入北京四十立方米/秒。一期工程完成之后,肯定会出现问题,因为丹江口水库无法保证南水北调的水量。原因很简单,汉江在丹江口的多年平均流量为三百八十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只有一百多亿立方米。如果将平均流量百分之四十的水调到北方,则汉江的河流生态系统就要死亡。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长江干流、从三峡水库引水。而当年花费巨额投资的丹江口水电站,也要大幅度减少发电量,因此这一期工程方案最终是不可行的。

一期工程只是修建丹江口到北京的干渠,而最终则必须从三峡水库调水。只等一期工程完成后,巨额资本已经投下,却无法达到调水目标,那么从三峡水库引水,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

然而丹江口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一百七十五米,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也是海拔一百七十五米,在同样的高程上,长江的水是不会从三峡水库流到丹江口水库的,此时只有加高三峡大坝,提高三峡水库的蓄水位,建设从三峡水库到丹江口的引水管道。

于此,人们便可看出三峡水库没有水利坡度理论的错误:如果两地水位一样高,水也会流动,那么岂不是不用加高三峡工程蓄水位,长江干流的水也会自动流到汉江的丹江口水库里去?

加高三峡大坝

同时也要指出,三峡大坝工程已经为加高大坝留下伏笔,三峡工程将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近四分之一。在三峡坝址水流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技术上也要求将水位差提高四分之一。目前三峡工程最大水位差在一百一十三米,增加四分之一,就是增加二十多米,海拔一百七十五米加上二十多米,正好是林一山说的蓄水位海拔二百米。

有人以为,三峡大坝加高,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者说是十分困难的。这个问题对于土石坝是存在的,但对于混凝土重力坝,则是不存在的,只要当初设计大坝时,就为后来的加高留下埋伏,就可以了。丹江口大坝也是混凝土重力坝,为了保证实现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丹江口大坝也加高了十几米,因此,加高大坝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从经济上来说,一次建成要比分步加高节省费用;但是一次建成在政治上不可行,所以分步加高大坝,主要是出自政治考虑,而不是经济效益的考量。分步加高大坝的最大问题是社会问题。丹江口大坝建设时移民三十多万,不少移民最后安置在水库周围地区。而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又要移民三十多万,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当年安置完毕、或者是私自返乡的丹江口工程移民。

三峡大坝加高之时,也将遇到同样的问题。但三峡工程上马,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也上马,开弓没有回头箭,一环套一环,一步接一步地往前走,走向最后的崩溃。根据中国所有的水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到二○二○年,长江流域将成为一个缺水区域。

博大出版社授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