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古诗选读:【乐府】怨歌行

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生卒年亦不详。楼烦(今山西朔县)人,班固祖姑,有才学。成帝初即位,选入宫,始为少使,后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飞燕姐妹诬告班婕妤与皇后挟邪诅咒。许皇后因此被废黜,班婕妤以善于对答免祸;恐日久生危,乃自请供奉皇太后于长信宫。成帝卒,奉守园陵死后葬于园中。

怨歌行

新裂(1)齐纨素(2),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3),团团(4)似明月。

出入君怀(5)袖,动摇(6)微风发;常恐秋节(7)至,凉飙(8)夺炎热;

弃捐(9)箧笥(10)中,恩情中道绝。

注释:

1. 裂:截断。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

2. 素:生绢,精细的素叫做纨。齐地(今山东省泰山以北及胶东半岛地区)所产的纨素最著名。

3. 合欢扇:绘有或绣有合欢图案的扇子。合欢图案象征和合欢乐。

4. 团团:形容圆的样子。

5. 怀:藏。

6. 动摇:摇动。

7. 秋节:秋天。

8. 飙:急风。凉飙,一作“凉风”。

9. 弃捐:抛弃。捐,弃。

10. 箧笥:古人装衣物的竹箱子。箧,音切。笥,音四。

赏析

本诗见于《昭明文选》及《玉台新咏》,是一首技巧已很成熟的五言诗。《玉台新咏》并于诗前作短序介绍:“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但李善注引歌辞时但称为“古辞”,刘勰也表怀疑,恐为后人拟作。

这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诗人自比为秋后的扇子,再也得不到主人喜爱,托扇以写怨,是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从字面上看,诗中句句写扇,其实句句写宫女,借纨扇的遭遇抒发了宫女的哀怨之情。

开头四句刻画纨扇形象;质地精美,颜色洁白如同霜雪;形态美丽,宛如一轮明月。这看似写“扇”,却又巧妙地象征了宫女的形象,“新裂”是刚织成的、尚未使用过,“齐纨素”是最精致的材质,最上等的工艺品;象征这位宫女的高洁的品行,美丽的倩影。而“合欢”的图案和“明月”的圆满形状,则又暗喻了她曾有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纨扇当初为主人所喜爱,与主人形影不离。显然这是宫女一度得到君主宠信的写照。末四句“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等语,则反映出世态的炎凉。秋节终归会到来,团扇也必然被弃置,宫中的日子朝不保夕,君王喜新厌旧,爱宠难以长久,也令人对主人公的处境感到不胜唏嘘。

本诗高在“含而不露”、“怨而不怒”, 沈德潜评价此诗曰:“用意微婉,音韵和平。”王船山亦云:“说到‘常恐’便止,但堪作今人半首古诗耳。汉人有高过‘国风’者,此类是也。”

班婕妤是一个聪明且有远见、有德操的贤淑女子,在后宫相互构陷、嫉妒与排挤中,她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自愿到长信宫侍奉皇太后。虽然从此远离后宫与皇帝,但至少能明哲保身,不再让自己深陷风暴,这就是不凡的班婕妤所做的不凡的抉择。成帝死后,班婕妤负责守陵。在凄清墓园中,班婕妤就像个清净高尚、与世无争的修道人,看尽人间冷暖却将一切恩怨了于尘土。就这样无怨的陪伴着永远长眠的成帝,直到走完人生。

参考语译:

从织机上新裁下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

将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如天上一轮团团月亮。将它放在怀中、袖里,摇动着产生徐徐微风。

团扇常担心恐惧秋天的来临,因为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走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也就此断绝与主人的恩情。

摘自《古诗选读》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诗选读(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编 文津出版社

“诵诗三百、歌诗三百”,诗歌本 为最精炼且富音乐性之文学,古以弦歌雅乐,匡正民心。本书选录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诗篇,加以注释赏析;并集合两岸杰出音乐工作者,重译古谱及吟唱,还原古 代笙歌吟咏之风。全书内容含古歌谣、《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作等约90首经典篇章。附录光碟曲目选自唐《风雅十二诗谱》、明 《魏氏乐谱》、清《诗经乐谱》,及今人创作曲等,优美纯净,重现古庙堂大雅之声。希望提供国人一份可资潜移默化,达成温柔敦厚诗教目的之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