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上山下海 记录特战英雄蜕变

特战英雄跃上国际系列之2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培煌台北8日电)“从起初训练时的眼神涣散,到结训时越来越清楚的眼神”,纪录片导演杨守义拍摄国军特战部队训练过程,“信念是他们背后强大的支撑力”。

“这些小我们快20岁的学员自愿受训,心智坚定,全心全意应付测验”,杨守义说,这与周边亲友小孩对当兵的心态差很多,学员的价值观与愿意接受考验,让拍摄团队深受感动。

国防部与Discovery频道合作拍摄“台湾特战部队”3单元节目,挑选菁英部队“陆军两栖侦察营”、“水下作业大队”及“突击兵干训班”,首集“陆军两栖侦察营”将在11日晚间9时播出。

深耕生态纪录片多年的杨守义首次接拍军事纪录片,对他而言,在过程中经历许多“第一次”。

杨守义接受中央通讯社专访时说,拍摄特殊军种,体力够好是首要条件,“整个团队都要重挑过”,有些场景要在山林或水下长时间作业,让原本合作良好或资深摄影师听到时都无法参与。

因此,摄影师有人是“凉山特勤队”退伍队员、有人则是专职水底摄影师,加上杨守义曾在部队担任过辅导长,大家对整体训练流程并不陌生,都做足功课。

“为了找好镜头,拍摄时的危险动作可能比学员还多”。杨守义谈起拍摄突击兵爬鸢嘴山训练,人都走在悬崖上,摄影机要比学员早到与晚走,不时还得跨越部队,动作量更大,若不注意拍摄画面而看脚下高度时,“摄影师都会抖”。

还有,在金门拍摄俗称海龙蛙兵的陆军两栖侦察营,这些“冬蛙”穿上防寒衣在料罗湾训练,水底摄影师为了拍摄画面得在水面上下追逐学员,正值冬季海水温度极低,体力消耗更快、更辛苦。

“以前拍摄纪录片的主角通常都能充分沟通与相互配合,但军事不行”,杨守义说,军事训练按表操课,团队必须配合对方,事前预备得更多,“要不然miss的东西就追不回来”。且军事纪录片主角就是团队,一次训练3个月左右,每天训练课程都不同,所有画面都要取材,后制才能充分剪接,呈现最有张力影像。

拍摄团队最高纪录曾经从清晨5时一直拍到隔天凌晨3时,当时是海龙蛙兵结训周,“我们在等最好画面”。

训练会成功,也会失败。影片除呈现高强度的训练画面,也带出学员分享训练点滴时的柔情,有学员被退训时哭了,但隔天还是得拿起背包往前走。

当拍摄进入后制阶段时,杨守义剪接画面,发现学员受训后肤色明显变黑、肌肉线条变壮,甚至眼神开始显露杀气,在过程中他一直被这些画面所感动。

比较国外特种部队影片,“身体撞击的力度是相当的”,杨守义说,他在拍摄第一天就被学员训练过程所震撼,这就是他想要的,学员忙于应付太多、太强、太复杂的训练指令,身体承受极大疼痛与压力,根本没有时间理会靠近脸部的摄影机,“很真实,这跟其他纪录片有很大的差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