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满中秋 古老节日蕴藏智慧 感恩与和睦

中秋团圆习俗体现中华文化中儒家道德理念 重辈份、讲礼仪等君臣父子的社会伦理

人气 534

【大纪元2013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沈玉清报导)“中秋月圆,阖家欢聚,拜月祈福,迎喜纳祥”,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对中秋节怀有特殊情感,中秋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与向往。

中国人常以月圆象征人团圆,中秋节月亮圆满,意在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因此中秋节也是团圆的日子。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说的就是八月半动人的美景。按照中国古人的习俗,当八月十五的月亮初升时,家家户户要拜月亮,在庭院中架起贡桌,摆上月饼、茶和水果,燃烛焚香,庆祝一年的丰收,祈福家人健康快乐,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秋节气蕴藏着中华民族古老智慧。

全球各地华人以不同习俗庆中秋

香港中秋彩灯除了追求人月同圆,喜气洋洋之余,更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要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承载着万家团圆之意。
香港中秋彩灯除了追求人月同圆,喜气洋洋之余,更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舞火龙是香港百年的中秋传统,每年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观赏;用以驱邪消灾除瘟疫,当中充满邻里间的互相扶持和关爱。(潘在殊/大纪元)

舞火龙是香港百年的中秋传统,每年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观赏;用以驱邪消灾除瘟疫,当中充满邻里间的互相扶持和关爱。(潘在殊/大纪元)

每到中秋节,香港人也多会跟亲朋好友欢聚庆团圆,赏花灯,吃月饼。不仅如此,香港人还会在这些传统习俗中注入新活力,其中反映在应节食品月饼上,更是新意不断,口味百花齐放。冰皮月饼就是香港首创的月饼,其冰凉清爽的口感很讨人喜欢,推出后大受欢迎。今年,港岛多个地区在中秋节还会有舞火龙活动,以期为巿民祈福消灾。

台湾民众特别重视过中秋节,因而在中秋时节有许多习俗世代相传。祭月和拜月一直流传至今。在台湾农民中,过中秋时,则要祭拜土地公,此习俗是要感谢土地公保佑其有丰富的秋收。台湾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在中秋夜祈求长寿:台湾民间相传,中秋夜睡得越晚越长寿,尤其是少女在中秋夜晚睡,会使自己的母亲长寿。

中秋节不仅是世界各地华人庆祝的节日,韩国的中秋节也源自中国。在韩国,中秋节被称作是“感恩节”。这一天,韩国人大部分都会穿上韩服,中秋节早上还要祭祖,中秋节对韩国人来说是个团圆、祭祖、缅怀先人、感谢的日子,他们过中秋节并不赏月,跟华人的中秋节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日本、越南、琉球等也都有各自的庆祝方式。

每年中秋佳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为响应环保,今次特别由七千个废弃胶樽组成、高十米直径二十米的半球体月亮彩灯“悦满中秋”。随着音乐节奏变幻灯光,与水面的倒影相连形成月圆月缺景象,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市民争相拍照记忆这难忘时刻。(余钢/大纪元)

每年中秋佳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宋祥龙/大纪元)

中秋节寄托思念与感恩

中秋节也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感恩节。这一天远方的人们,都会凝视天空皎洁的明月忆起家乡和亲人、友人、故人、恩人,月亮把处在不同地方的人们联系起来,以寄托思念之情。中秋降至,传统的华人都会心存感恩。

每年的中秋节,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传统节日的到来,离家的游子也借此机会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移居海外多年的刘先生,一直保持传统的过节方式,吃团圆饭兼赏月。他对《大纪元》记者表示:“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他认为,华人家庭一般都很重视过节,特别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对家庭负有责任感。老人怀旧、思乡;儿女辈需要传承中华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正好能起到多重作用,既加强亲情联系、慰藉思乡之情,又能给晚辈做个榜样,让传统节日代代承传下去。

每年中秋佳节之际,世界各国各地、各行业法轮功学员都会通过《明慧网》向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表达对师父的祝福与感恩。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的气氛对海外游子而言格外令人感怀,对法轮功学员及其亲人而言更是如此。年年过中秋,却是月圆人难圆。数以千万计的法轮功学员在此时仍遭受中共的迫害,无法与家人团聚。

每年中秋佳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宋祥龙/大纪元)

每年中秋佳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宋祥龙/大纪元)

每年中秋佳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宋祥龙/大纪元)

中国历法 中秋拜月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根据中国历法,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皇历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在二十四个节气里白露和秋分之中,节令至此,正当仲秋季节,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擦去辛勤的汗水,阖家团聚在皎洁的月光下,共享劳动果实,同叙骨肉深情。中秋节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和礼赞。据说连皇帝都要“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月亮,在闽南语中谐音为“月娘”。中秋拜月,自唐朝始,已逾千年。拜月、咏月、走月、泛月,环环上演。传统的习俗代代相传,人们认为中秋过得好,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中秋节神话传说世代相传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兴盛于唐朝,据《洛中见闻》中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

据《唐逸史》记载﹕唐玄宗中秋望月还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步上青云飞上天,在月宫前忽闻仙乐飘飘,宛转动人!返回人间唐玄宗凭记忆将月宫仙乐谱曲编舞,成为历史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都来源于此。如果拜月之俗没有了“嫦娥奔月”、“后羿神射”、“玉兔捣药”等等的神话传说, 没有了天上的月圆到人间的团圆这样浪漫的联想,中秋花好月圆时便没了内涵和韵味,中秋节黯然失色,“中秋佳节”未必会流传下来,那寄托了人生美好向往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不会在此时吟诵。

中秋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中秋的团圆习俗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家的道德理念,特别是儒教君臣父子的社会伦理。移居澳洲的袁先生认为,中秋是由来已久的民族节庆,得以保持几千年,是因为有着深层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秋节的特点是团圆,思亲,体现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一个家庭中夫唱妇和,子女尊重和孝敬父母,有辈份,讲礼仪,家庭就和睦。进一步看,如果家庭重孝道,讲礼仪,那么一个国家就会重道德,重礼仪,君与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也就能够理顺了,这就是儒家仁义治国的理念。

但是,中共发动文革后,传统文化被当作四旧,受到严重破坏。在中国大陆,中秋的形式还在,文化内涵却已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中秋成了谈交易和拉关系的社交手段。在对金钱和物质的强烈追求之下,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伦理已被埋没。

袁先生认为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保持了较多的中秋文化内涵,特别是台湾和香港的华人,在庆中秋时注重的还是家庭的孝道和家庭成员间的和睦。

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要想保留,薪火不断,应依循传统庆贺,中国文化中与神有关的部分才会代代相传。庆贺传统节日,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而能保留下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和传统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中秋赏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祭拜月神 吃月饼盼团圆
中秋赏月 中原天文望远镜一窥月球表面
组图:中秋赏月景点展风情 十一长假陆客来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