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称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 不兜底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4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宝睿报导)近日,央行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金融业依靠中共政府兜底将成为传说。

央行称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中共央行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报告称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对于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央行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

今年以来,大陆企业违约事件时有发生,3月4日,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原定付息日期(3月7日)应当兑付的8,980万元利息,只能按期支付400万元,“11超日债”,成为中国大陆公司债券市场历史上首个付息债务违约案例,打破此前中国式“刚性兑付”的传说。

在“11超日债”爆发后,3月18日,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爆出无法偿还3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继今年年初中诚信托爆出违约后,2月吉林信托公告投资者,2月19日,人民币1亿元的信托产品到期时,联盛集团将无法偿还投资者。到目前为止,超过最后一笔信托兑付日期已经50多天,吉林信托10亿元产品兑付无期。

违约事件频发 政府不兜底

在债券市场打破了“刚性兑付”的传说后,信托行业也一直频频发生着违约事件,在不断的违约信用事件中离打破“刚性兑付”或许也不远了。在事实面前,之前一直说的兜底,此刻变得苍白无力。

美银美林的崔巍认为,虽然“11超日债”违约不大可能立即使中国金融体系陷入流动性吃紧状况,但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中共官媒3月6日、7日报导称,“11超日债”违约打破了刚性兑付这一扭曲的潜规则,这是债市市场化必然要发生的。政府不会为金融业兜底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亿元。随着银行业理财产品规模的大幅度扩大,理财业务兑付违约风险也大增。在违约事件接连发生下,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兑付,现在连央行自己也没底而说“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可见其风险之大。大陆金融业依靠中共政府兜底的想梦破碎。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moonsun2288@gmail.com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外媒:中国“超日”面临标志性债券违约
外媒:超日无法付息 陆首宗境内债券违约国际关注
中共两会结束 中国楼市大降价
外媒:中国发生第二次企业债券违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