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领袖蒋介石》第八章——民族功臣卢作孚

《抗日领袖蒋介石》连载(29)流亡三部曲

作者:袁定华
font print 人气: 255
【字号】    
   标签: tags:

第一节 流亡三部曲

一九三八年五月,由寺内领军南下的日军,终于打通了津浦线和北上的畑俊六在徐州会师了。他们原本想在这个古战场上扑捉国军主力,进行一场歼灭式的会战,但是,中国军队却先他们一步,兵分五路突围成功,巧妙地避开了这场决战,徐州会战到此也告了一个段落。这一役,日军虽然站据了徐州(1938年5月19日),但却不如他们的预期,没能实现彻底击溃“支那”,一举结束所谓中国事件的企图。

战争虽说是在战场上进行的,但影响所及却是全面的。所以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块土地,一个人民能幸免于战火的荼毒。他们的际遇甚至比战场上更为凄楚,更为残酷!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军炮击沈阳北大营开始,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战胜利为止,这十四年间,中国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其行列之庞大、路程之遥远、地域之辽阔、时间之漫长,在人类史上实属罕见!

流亡,流浪,首先从东北关外的父老乡亲开始。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他们的生活,为了生存,大批的父老乡亲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关内。
逃往哪里?奔向何方?漫无目的,到处流浪。满腔的悲愤、凄楚、哀怨能向谁诉?流浪流亡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何年何月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年张寒晖一首“松花江上”的歌曲,道尽了流浪同胞们的人生凄凉。

《松花江上》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逃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一九三七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战火中大批人员向西南逃亡,一份刊物在逃亡的人群中迅速传阅,刊物的名字叫《战歌》。当时有影响的音乐家的抗战歌曲,如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就是通过这份小小的刊物传遍全国的。“松花江上”一问世,立即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尤其是流浪于关内的东北同胞,每每唱起这首歌,或是听到这支歌声,无不锥心泣血,泪洒胸膛。

《战歌》这一小小的刊物,是当年音乐奇才刘雪庵先生自费创办的,每份只收两分钱。那年他三十二岁,刚过而立之年。《战歌》自一九三七年十月创刊至一九四〇年终刊,两年半的时间里,在上海、武汉、重庆多处异地出版。因为战乱,音乐刊物《战歌》只出了十八期。刘雪庵是一位热情奔放的音乐家,在日寇铁蹄踏碎祖国山河,战火遍地,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位音乐奇才,把他的音乐天赋完全倾注到了爱国歌曲的创作中,用以振奋人心,激发国民抗日救国的冲天热情。

虽说刘雪庵在《战歌》上刊出了张寒晖的《松花江上》,但他深深感觉到,这首歌从整首歌词看,向国人传递的只是一片悲伤,一腔哀怨,而激励国人奋起投身抗战洪流的感染力,显然不足。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海沦陷,形势日益险恶。第二年春天,时任上海抗日救亡会会长的江陵被迫撤往香港,在码头上他和老朋友刘雪庵不期而遇。他们在聊天中谈到了《松花江上》这首歌,认为歌曲过于悲哀,不能激起民众抗日的热情。刘雪庵跟江陵说,我们把《松花江上》再加上几部,让它从悲哀,让人怜悯,变成激发斗志,鼓舞国人,化悲伤为悲愤,化悲愤为力量,奋起投入抗战,最后走向胜利。江陵就在去香港的轮船上写成了《离家》的词,刘雪庵拿到歌词后,江陵说:你马上谱曲。

刘雪庵才思涌动,立即以膝盖作书案,展开稿纸,开始谱曲,一气呵成,很快就把《离家》这首歌词谱完曲。

《流亡曲•离家》歌词:
泣别了白山黑水,
走遍了黄河长江。
流浪、逃亡,逃亡、流浪。
流浪到哪年?
逃亡到何方?
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
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
哪里是我们的家乡?
哪里有我们的爹娘?
百万荣华,一霎化为灰烬;
无限欢笑,转眼变成凄凉。
说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穷的、富的。
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   
看!火光又起了,不知多少财产毁灭!
听!炮声又响了,不知多少生命死亡!
哪还有个人幸福?
哪还有个人安康?
谁使我们流浪?
谁使我们逃亡?
谁使我们国土沦丧?
谁要我们民族灭亡?
来,来,来!
来,来,来!
我们休为自己打算,
我们休顾个人逃亡。
我们应当团结一致,
走上战场誓死抵抗!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为了向国人大力宣传“精诚团结、民族至上、为国出力、奋起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刘雪庵与江陵商定,制作一部爱国抗战歌曲,定名为《流亡三部曲》,张寒晖的《松花江上》作为第一部。第二部:《流亡曲》又名《离家》,是继《淞花江上》“整天价在关内流浪”之后,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责问,以“心的颤动”“灵的叫喊”,向千千万万的同胞发出民族危难的警报。刘雪庵与江陵已在赴香港的船上完成。随之他们又创作出第三部:《复仇曲》,又名《上前线》,是继《流亡曲》之后喊出“奔上战场,誓死抵抗”的誓言。歌曲情感炽热,旋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影响极大。当时,凡是有爱国心的人们,无不为他那高亢奋进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为国献身的战斗欲望,许多热血男儿,高唱着它,扛枪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

《复仇曲•上前线》歌词:
走,朋友!
我们要为爹娘复仇!
走,朋友!
我们要为民族战斗!
你是黄帝的子孙,
我也是中华的裔胄。
锦绣的河山,怎能让敌人践踏?
祖先的遗产,怎能在我们手里葬送?
走,朋友!
我们走向战场,
展开民族解放的战斗!   
走,朋友!
我们要为爹娘复仇!
走,朋友!
我们要为民族战斗!
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
都是我们的兄弟;
爱好和平的国家,
都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有没有力量?有!
我们有没有决心?有!
拿起我们的枪杆笔杆,
举起我们的锄头斧头,
打倒这群强盗,
争取我们的自由。
看,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

就这样,抗战初期在刘雪庵、江陵、张寒晖的共同努力下,一部伟大的爱国抗战歌曲《流亡三部曲》诞生了:第一部《松花江上》;第二部《流亡曲》又名《离家》;第三部《复仇曲》,又名《上前线》。这激励国人心灵,振奋豪情壮志的洪亮歌声,回荡在华夏大地,汇成一股抗日救亡汹涌澎湃的爱国洪流。

为了激励空军将士,刘雪庵还给中华民国空军谱写了《空军进行曲》,曲调激昂慷慨,热情奔放,激励将士,凌空杀敌!

刘雪庵,一位由衷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祖国的天才音乐家,在中共建政后的大陆,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入了另册,蒙冤二十载。一九四九年之后,在大陆,刘雪庵创作的爱国抗战歌曲,被严酷封杀,销声匿迹。人们只听说抗战时期有部《流亡三部曲》,而并不知道这《流亡三部曲》有哪三部组成。只会唱个《松花江上》,那是因为一九三六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当时流亡到西安的东北学生们曾高唱过这支歌曲,后又被收入“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从而得以流传,却根本不知那激情奔放、铿锵有力的第二部《流亡曲》又名《离家》;第三部《复仇曲》,又名《上前线》。因而无法感受到当年凡是有爱国心的人们,无不为他那高亢奋进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为国献身的战斗愿望,许多热血男儿,高唱着它,扛枪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豪迈情怀。

这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大缺憾!善长恶消,天理永存,音乐奇才,满怀爱国热情的刘雪庵先生理应名垂青史!

(未完待续)

——转自《黄花岗杂志》第四十八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敌乎?友乎?”的良言规劝,日本当局内心无任何自责,更无愧疚,邪魔附体,无任何良知反应。中日两国间的僵局,日益加剧,已成死结。
  • 时光老人的步伐踏入了一九三六年,中华民国黄金十年的后期。中日之间的战争风云,起起伏伏,让人捉摸不定。
  •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史称无定河。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濬河道,加固堤岸,河床位置逐渐趋于稳定,才将这条床无定位的河流改名为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毁于洪水,次年再度重建。在桥的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西头是清康熙帝于1698年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的御制碑,东头竖立的是康熙的孙子乾隆帝御书的“卢沟晓月”碑。
  • 一九三七年七月九日,蒋委员长下令在四川的何应钦立即驰赴南京,着手编组部队,准备全面抗战。并且指示来在庐山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火速下山,率领中央军两个师北上平汉铁路的保定或石家庄。此外,更令调山西太原、运城方面的部队向河北省石家庄集结。同时,又命令各军事机关准备总动员,并加强各地戒备体制;至于对负责河北军事的宋哲元,更电令促其坚定决心及加强警戒如左:‘守土应其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狡之惯技,务须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蒋总统秘录.第十三章.卢沟桥事变》)
  • 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日本好战的狂潮席卷全岛,日寇决定扩大战火,抗战形势为之大变。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立即向全国军民发出准备全国应战的号召。
  • 西安事变之后,中日之战一触即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九一八事变已经五年,日寇侵华的铁蹄,正在一天天的深入中华大地,由东北而华北,由沈阳而平津,中华民族正处于绝续存亡之秋。举国上下一片同仇敌忾的肃杀之气,要求抗日、收复失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 淞沪之役,苦战3月,国军损失虽重,但重要的是实现了蒋委员长的战略意图,改变了日军侵华的进攻走向,分散了日军的兵力部署。从而为将东南沿海地区的战备物资、工厂企业向内地转运、迁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此后以中西部,尤其以西南部的地理环境、人力物力作为持久抗战,最终打败倭寇的广阔战场奠定了基础。
  •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迅速集结兵力,占领平津,攻击矛头直指中国铁路两大动脉:平汉线与津浦线,从而形成由北向南推进的作战态势。从华北跨过黄河直达长江北岸,其地理环境是一马平川,这非常有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为了改变日寇这一作战轴线,蒋委员长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日寇原本就有侵占上海的意图)与日军在淞沪地区展开了一场对决战。
  • 1938年的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卒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经过这次战役,人们对张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不久之后,张自忠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在潢川与敌血战十日,重创日寇于河南潢川,随即被晋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进驻鄂西荆门县一带,在汉水两岸与日寇展开了周旋。
  • 一九三八年二月初旬,鲁南保卫战进入紧急阶段。日军阪垣、矶谷两师团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并策应津浦南段敌军的攻势,企图合攻徐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