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挂号柜台看到一位85岁的老先生,带着一张眉头紧皱的苦瓜脸,满面皱纹刻划着岁月的痕迹,脸色暗沉,眼神忧郁,那个嘴翘得可以挂上猪肉了。真不知是心恨谁,还是被什么病痛折磨着?
当他走进诊间,我问他:“阿伯,你哪里不舒服?”他那疑惑的眼神,好像在质疑中医能治他的病吗?他迟疑了一下,很不满的用台语说:“生飞蛇啦!都已经2年了还在痛,看了几个医生都没好!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于是我立刻检查他得病的部位,外观上留下一点疤痕,疱疹应该已痊愈,但遗留下的神经痛,沿右胸肋骨边,一直走窜到背部膏肓穴附近,对于原本不良的睡眠品质,真是雪上加霜。然后我对他说:“阿伯,年纪有了,抵抗力、复原力就会差一些,我帮你修复受伤的神经,好不好?”他仍是一副质疑的表情。
飞蛇,即是医学上所称的带状疱疹,病原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都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发病部位常见于胸、腰、四肢、头面,在春、秋季最容易发病。初起长出如米粒、绿豆、黄豆般大小的疱疹,群集成带状,沿着周围神经分布和知觉神经支配区,以致顺着末梢神经引起神经痛。刚长出的皮疹发红,1〜2天后长出水泡,渐转成脓疮;过几天后,皮肤变成黑褐色的痂皮,痂皮干燥后脱落,就痊愈了。
一般病程约3周,痊愈后就免疫,终身不再发作。只有少数重病人、免疫系统极差的人例外;如果处理不好,痊愈后就会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在发病期间,淋巴肿大,有轻度发烧现象,倦怠无力,吃不下,皮肤会搔痒、有灼热感、蚁走感。一般常见侵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腰神经,其中以肋间神经最常见,经络以少阳胆经,带脉最多。
带状疱疹在中医又称为:火带疮、蜘蛛疮、蛇丹、蛇串疮、缠腰火丹,而民间以其疮一串,行如蛇状称之为飞蛇。民间也传说,飞蛇绕全身一圈就会见阎王。病因常见肝胆火热、肝经湿热、脾湿内蕴,夹杂风湿热凝结而成,累及肝心脾肺经。
罹患此病的人,勿接近小孩,小孩抵抗力差,有受感染的危险。此外,因为蛇喜欢吃蛋,所以患病期间不能吃蛋,还要少食发物、虾,蟹、南瓜、竹笋、猪头肉、腥味重的鱼类、冰品、冷饮。由于蛇怕火,如果一时没有任何药可用,就用火薰患处;虽然飞蛇不是蛇,而疱疹属实热症,理应用寒凉药处理,但前人留下来的这个方法确实有效。
※ 飞蛇食疗
1.青仁黑豆1碗、甘草2片,用3碗水煮成1碗,喝汤。
2.蒲公英3钱、马齿苋3钱、大青叶3钱同煎,煮水当茶喝。
3.薏仁1碗,放入3碗水煮成1碗水,先喝汤,再吃薏仁,以健脾利湿。
4.饭前喝丝瓜水50cc,病情严重者喝100cc;病情缓解后,改用丝瓜水喷患处。
5.大青叶5钱、柴胡5钱,放入3碗水煮成2碗水;取药汁,再放入粳米1两、少许白糖,煮成粥,连吃6天。
※台湾民间疗法
蛇最怕蜈蚣,治蛇病用蜈蚣。治飞蛇可用的药草为:白尾蜈蚣、蜈蚣草、半枝连。白尾蜈蚣是唇形科的有苞筋骨草,在台湾平地野外至中海拔山区的农区路旁多见,用其叶;蜈蚣草以其叶似蜈蚣得名,是蓼科的竹节草,庭园栽培植物中常见,用其叶;半枝莲用全草。此三种药草任选一种,用冷开水冲洗,勿沾到生水,用微加热过的米酒一起捶捣。
接着再用毛笔或棉花棒沾药汁,点蛇眼。蛇眼是初生的2个疱疹,或选2个最红的疹。点了蛇眼,在患处1〜2寸外围绕一圈擦拭,注意要从外圈擦到内圈,如此才可围剿蛇窝。如果从内圈擦到外圈,蛇会飞掉,就会遗留神经痛的后遗症。老前辈说这一招真有效。
针灸处理:主穴是阳陵泉与支沟穴。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经穴,可疏肝利胆,泻湿热;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能活络散瘀,通关开窍。肋间神经痛,要先针阳陵泉,后针支沟穴;疏经止痛,针内关、外关、合谷、曲池穴;健脾利湿,针足三里、三阴交穴;袪风解毒,针曲池、血海穴。
治疤疹疮,在病灶处围刺,即离患处0.5寸处,呈15度角向中心横刺,也可用梅花针扣刺患处,以微红为度。此外,因为蛇怕火,可用艾条灸患处,每天至少30分钟,效果奇佳,尤其灸至患处疹干,就不会再痛。由于阿伯的疹已痊愈,所以没做此种处理。老人家第一次针,针感比较轻。针完,我都会观察病人脸色,以查病情。我看老伯的脸色转红润,理应比较舒服了,于是我就问他:“阿伯,你有好一点吗?”他老人家臭着脸,丢出一句冷冷的话:“根本没什么差!”
3天后复诊,老伯说胸肋处已不痛了,只剩背部还在痛;也许是因为老人家行气反应较慢。再治疗6次,已全不痛了,为巩固疗效再针2次,老伯终于笑着回家。@
选自《明慧诊间──容光必照》/博大出版 http://broadpressinc.com/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温嫔容医案专栏】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