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华公所实习生 分享实践经验和见闻

赚学费又学沟通 华生打暑期工攒工作经验 实习数周后畅谈感受

黄凯伦(右)和林威廉(左)参加人力中心的暑期工读计划,在中华公所打暑期工。 (蔡溶/大纪元)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6年07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这个暑期,唐人街不少单位里都出现了暑期工或实习生的身影,数周实习下来,学生们现在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两名大学暑期工,22日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成果。

在校学生利用暑假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向来是积累社会经验,丰富背景经历,增加升学和毕业求职砝码的诀窍之一。

在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就读会计的黄凯伦,今年参加人力中心的暑期工读计划(Summer Youth Employment Program),被分配到中华公所做暑期工。她说,获得相应报酬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帮助别人,“例如帮人填表申请政府楼。以前我的妈妈带资料找人帮她申请政府楼,我以为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事,来了这里之后,义工把申请政府楼和入籍的程序都教给我,我也可以帮人填表了。”

高一才从大陆移民美国的黄凯伦说,原来在大陆“读书的压力超大”,来到美国之后,发现这里与中国很不同,“课业的压力顿时减小,不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般都会做项目,要你组成不同的小组,完成项目、达到一个结果。而在中国很少team work (团队合作)。”她说,团队合作让她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如果我不想做,或者做不好时,怎么样和队友沟通;如果谁有争吵,怎么样协调。也交到很多朋友,朋友间有共同话题。”

中华公所的暑期工工作让黄凯伦更进一步学习沟通技巧,“不是每一个上门求助的人都好脾气,如果对方不高兴,我们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不理他,这就要学习理性的处理方式,在这个成人世界里,我要让对方相信自己够专业,抑制自己的情绪,理性的安慰对方,找到好的途径,化解矛盾。”

在巴鲁克学院就读“图像沟通”的林威廉也是暑期工读计划的一员,他出生于福州人家庭,他说,母亲以前在制衣厂工作,自己从小就对服装设计感兴趣,可是周围的人都认为“搞服装设计很难赚钱,经商才能赚钱”,这让他很苦恼,在中华公所做暑期工,给他另一种感受:“来这里做工的人,都是为了服务、帮助别人,不会一直算钱。当然有钱是好的,可是工作的目的不是greedy(贪婪)”。

年轻的林威廉说,刚到中华公所时,看到墙上张贴的很多华埠历史照片,感到很兴奋:“历史就在眼前,这里有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孙中山)。”他说,100多年前华人勇敢闯荡美国,他很为这些前辈自豪,虽然自己有些害怕“时装设计没有钱赚”,但仍然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创出色彩斑斓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