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曝11酱油含致癌物

世卫指4-甲基咪唑或致癌 港法例未限含量

人气 11387

【大纪元2016年08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王文君香港报导)港人爱美食,尤其是注重色香味俱全。消委会昨日发布调查称,市民日常煮食必备调料——豉油,11款产品含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的食用半茶匙就超出美国警告指标,但本港没有相关规管。有立法会议员批评,食安法例存在监管漏洞,令市民防不胜防。

消委会今年1至2月测试巿面上40款酱油和鲜露,包括4款减盐酱油、13款生抽酱油、5款老抽、5款蒸鱼豉油、4款甜豉油、7款其它调味酱油和2款鲜露。结果发现8个品牌共11款酱油,含微量可能致癌物质“4-甲基咪唑”0.1ppm至15.9ppm。仅有10款样本的品质达甲级。

御品皇老抽半茶匙即超标

其中“御品皇金标老抽”和“同珍王字老抽”的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御品皇检出15.9ppm,食用2毫升(少于半茶匙)已摄入31.8微克,超出美国加州规定的警告指标;其次是“同珍王字老抽”检出4.2ppm,食用7毫升已摄入29.7微克。其余上榜的品牌,还包括广祥泰、美味栈、高力斯、大华、金御膳以及珠江桥牌。

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黄锦辉表示,4-甲基咪唑存在于酱油添加的焦糖色素。(余钢/大纪元)
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黄锦辉表示,4-甲基咪唑存在于酱油添加的焦糖色素。(余钢/大纪元)

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黄锦辉称:“一般生产商在制造酱油的时候,为了增加它的颜色强度,就会加添一些焦糖的色素。当中焦糖色素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在这两个配料的含量有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叫4-甲基咪唑。”焦糖色素分4类:酱色I、酱色II、酱色III及酱色IV。世界卫生组织已将4-甲基咪唑列为第2B组物质,即可能令人类致癌。

代理商称符合香港法规

香港法例并无订明4-甲基咪唑在食物中的最高限量,不过,美国加州规定产品如令人每天摄入多于29微克4-甲基咪唑,须在包装上加警告字句。但本港没有相关含量标示规定。

被验出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的“御品皇金标老抽”标示产地为中国,代理商表示,产品符合香港法规要求。香港制造的“同珍王字老抽”生产商则通过律师事务所表示,产品遵从香港法例及台湾一般酿造酱油的要求。

或致癌 专家忧制作过程

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竟明指,有资料显示长期进食过量的4-甲基咪唑会令实验老鼠致癌,但对人体的影响,则要看浓度。

他认为,酱油因加入焦糖色素调色,才有致癌的危险;如果是天然的酱油,就不会有这个风险。“引伸的问题是,究竟豉油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可能显示焦糖(色素)被滥用。”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做抽检,如有疑惑,买些原装的、“靓”的、天然的豉油,“信誉好的不会有问题,信誉不好才会混进其它东西。”

金牌生抽被验出含菌超标的九龙酱园,以古法炮制酱油,门市位于中环嘉咸街。(余钢/大纪元)
金牌生抽被验出含菌超标的九龙酱园,以古法炮制酱油,门市位于中环嘉咸街。(余钢/大纪元)

生抽含菌超大陆标准432倍

另外,本地老字号“九龙酱园金牌生抽皇”,被验出每毫升含有1,300万个菌落总数,远超大陆规定的每毫升不多于三万个菌落总数标准,个案已转交食物安全中心跟进。“九龙酱园”在元朗设20万呎工厂,坚持古法炮制,用瓦缸生晒,价钱亦高过一般酱油数倍。九龙酱油第三代传人黄国辉至截稿为止,亦没有回复本报查询。

另外,40款酱油当中,39款样本测出钠含量偏高,由每100毫升含2,600毫克至9,970毫克不等。消委会指,摄取过量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心病风险,建议消费者注意食用份量。

消委会指,良好的酱油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并有光泽;鲜露则应为棕褐色的透明流动液体,或许有少量沉淀物;建议市民尽量选择天然酿造的产品,选购成分表中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和麸皮排得较前和钠含量较低的产品,减低进食到污染物的机会,以免摄入过量的钠及糖。◇

议员:食安条例落后漏洞多

黄碧云(蔡雯文/大纪元)
黄碧云(蔡雯文/大纪元)

就消委会测出酱油含致癌物,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委员黄碧云,批评现行的食安条例落后,存在多个漏洞。“譬如现在可以放什么染色料,不可以放染色料?染色料里面有可能产生一些致癌物,含量有无法定指标?没有指标,消费者就不知道自己会吃了多少(致癌物质),那他也没有知情权,也没有办法不摄入致癌物。所以资讯是不行的,规管也是不行,法例的标准没有定下,那我觉得是落后的。”

汽水亦含4-甲基咪唑

她指,4-甲基咪唑不仅存在酱油里,可乐、汽水亦有发现。对于焦糖色素酱色3和酱色4,其实在欧盟、中国大陆和南韩都有一些规管的,美国加州包装警告字样。黄碧云称,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其实一直知情,只是将那些风险评估的资讯放在他们的网页,但是没有定下规管的标准。她强调民主党认为应该订立这些标准作出规管,起码要有警告字眼。

黄又形容现今食物安全问题越爆越多,先有哮喘猪,再有染色酱油,市民防不胜防,政府责不可免。“我们常常想吃东西,自己煮不要外出吃,原来我的酱油可能也有问题。那么公众就防不胜防。食物安全中心应该抓紧食物安全的把关。”

餐饮名家:三大老字号较有保障

《老港滋味》作者、餐饮名家陈植汉称,本地常用的酱油品牌,当属淘大、祥兴隆和李锦记。其中淘大零售第一,祥兴隆只做批发,多用于餐厅,三大品牌都没有上榜,说明本地老字号质量仍有保证。

消委会验出的11款含致癌物质酱油,在本地市场占有量并不大,部分属大陆品牌。

对于有本地老字号含菌量超标,他直言罕见。“蚝油和酱油是煮过的,超过八十多度才入瓶,如果说煮到沸腾还是细菌超标,可能瓶子洗不干净,没有高温消毒杀菌,或者酱油煮好放凉的时候,生产过程做的不好,所以就有这么多细菌。”

市民:防不胜防避买大陆货

被消委会点名的部分含可致癌物酱油,昨日在超市仍然有售。(梁珍/大纪元)
被消委会点名的部分含可致癌物酱油,昨日在超市仍然有售。(梁珍/大纪元)

本报记者昨日到旺角上海街的惠康超市,发现部分品牌仍有售卖,包括同珍王字老抽、美味栈古法头抽、珠江桥牌蒸鱼豉油。御品皇金标老抽暂时缺货。市民陈先生指,平时惯买同一品牌金标生抽,不会买其它品牌的酱油,所以不担心出事。不过,他指即使有事,港人防不胜防,只会尽量避免购买大陆品牌食物,“香港品牌要出事,唯有靠政府把关。”

在湾仔会展美食博览,不少市民仍未获悉此消息。家住将军澳的白女士及居住在柴湾的一位婆婆均表示不知道有此事;市民李太亦表示不太担心,因不是用很多酱油,也不会只帮衬某一个牌子,相信中招机会不会太大。

古人造酱有讲究减少污染

酱油有三千年的历史,源自西周的肉酱(醢),其后渐渐改用大豆来造酱,豆酱在南北朝左右已非常流行。后来,南方人在造酱时加入更多水,造成酱油,并在宋明之间普及至北方(中原)及其它地区,一直流行至今。

古代造酱有很多讲究和禁忌,在《齐民要术》的制酱方法中,有身孕的妇人吃过的酱会坏,搅酱要面向“太岁位”等;发酵时要够盐,生衣后不可弄走黄衣等。

在《醒园录》中亦提及,在冷天时把水煮滚收起,留待夏天造酱,作用在于天冷时各种微生物和昆虫等都静下来,污染自然亦较少。又强调“三熟”:熟水调面、蒸熟面饼、熟水浸盐,都是很实际地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现今有的酱油为了速成、量化生产,直接用一堆添加剂。有大陆更有黑心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干脆用头发水制作“化学酱油”。去年大连就爆出7人仓库内造劣质的“毒”酱油风波,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涉案200多万人民币。◇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深圳奸商青枣染色制红枣牟利 日销六千公斤
到处是食品“毒流” 我们还能吃什么?
【禁闻】一个互相投毒的国度——中国
大陆又现皮革奶 专家指可致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