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称大量货币未进实体经济 被问钱去哪

人气 4160

【大纪元2016年08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书帆报导)8月16日,中共发改委官方网站刊文称,大陆尽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大量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随即有官媒发表评论文章问“钱去哪了?”道出目前货币“脱实向虚”的问题。

8月16日,发改委官方网站刊文称,大陆尽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大量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当天,光明网以“大量货币未进入实体经济,去哪了?”为题发表评论。

发改委的报导中解释说,新增融资很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社会资金主要进入金融属性强的部分商品。

据央行公布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2%;狭义货币(M1)余额44.29万亿元,同比增长25.4%,M1与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向陆媒表示, M1主要是企业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企业存在这么多活期存款,说明钱没有投入实体。此外,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新增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为4773亿元, 企业新增贷款为负,这也再次说明工商企业没拿到钱,也是货币未流入实体的明证。

光明网评论文章认为,从当前情况看,由于资金流向不理想,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已经愈发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出现了惜贷现象。惜贷,是实体经济下行或不景气的货币反映。银行惜贷与实体经济下行或不景气互为因果, 一旦形成互动关系,银行就会把钱袋子捂得越来越紧,实体经济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不景气。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 7月份的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都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贷款也减少了26亿元。

这显示出经济内需不足,而地产泡沫加大。

8月16日,当天上海拍卖的3幅地皮,全部以高出底价逾1倍成交。可见地产又出现新一轮的泡沫。

其中,合并后新静安区地皮以110.1亿元成交,较底价高1.4倍,楼面价每平方米10.03万元,成为有纪录以来单价最高的“地王”。

青浦区徐泾镇地皮以6亿元成交,较底价高1.65倍,楼面价每平方米4.5万元;得宝山区顾村地皮成交价为67.9亿元,较底价高出1.15倍,楼面价每平方米5.37万元。这两幅地都成为所在区的新“地王”。

徐洪才认为,大量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是流通渠道不通畅。金融机构偏好把钱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偏好把钱存到国有银行,并没有投资到实体,从前甚至有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做资金批发,搞影子银行,更阻挡了货币流向实体。

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林采宜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的降准降息,流动性扩张很快,但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中国上市企业囤1.2万亿美元现金
温州经济已全面溃败 警示所有中国人
大陆实体店现状堪忧 关闭退租潮席卷各地
中共高层智囊称当前经济政策只落实一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