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债务泡沫 “双十一”狂欢后的忧虑

人气 5414

【大纪元2020年11月13日讯】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落下帷幕,从阿里巴巴公布的又创新高的总成交额来看,似乎消费者们一年来被压抑的需求终于获得了释放,在卖家刻意营造的狂欢氛围中,民众和官方的热情也似乎高涨,但在看似逐年攀升的消费额背后,真的是中国人消费信心的大增吗?抑或是年轻人借贷消费的泡沫呢?

双十一数据太好看 为内循环造景

阿里巴巴在12日宣布,天猫“双十一”狂欢的总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元,同比增长85.62%,这一增幅远超越去年。“双十一”和成交额也成了这几天的刷屏热词儿,就连中共央行也蹭了一下“双十一”的热度,公告了它们惊人的工作量。

11日,中共央行发文说,网联、银联和主要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成功完成“双十一”网络支付清算业务高峰保障工作。

那么消费者们在“双十一”期间花出了多少钱呢?从中共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网联、银联一共处理了网络支付业务22.43亿宗,最高并发量达到了每秒10.9万宗,业务金额达到了1.77万亿元,这1.77万亿元,就是从消费者的口袋中出去的钱。

就在“双十一”的前夕,一个《反垄断指南》让四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京东的港股价格连挫两日,累积蒸发了近2万亿港元。所以,虽然“双十一”的交易额狂刷纪录,监管的勒紧却让股价暴跌。可以说冰火两重天,就是阿里巴巴、京东电商们现在的感受。

中共是,一边要抓电商垄断,一边要这些电商为经济内循环打造一个繁荣的场景。

此前,我们《财商天下》的中国金融专家麦先生已指出,中共当局对这些金融科技巨头,在监管上用了“有保、有压”的一贯手法,并且在天猫“双十一”消费的背后,还有中共当局推动经济内循环的考量,比如带动制造业的复苏等。

一场疫情让中国经济陷入危局,而“双十一”的成交额,从11日的零时刚过半小时,就发布出了第一个成效额3,700多亿,这种购买力的迸发,对高喊经济双循环给自己打气儿的中共来说,确实像一针鸡血,立刻就有点热血沸腾了。

大陆媒体在报导“双十一”时,还特别提到了这场消费盛事不可或缺的参与群体——快递人员,有快递小哥在受访中说“今年赚钱就靠这个月了”,并表示在“双十一”期间的收入大约有2万人民币左右。

中共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说,今年“双十一”,仅仅11日当天就一共处理了快件6.75亿宗,同比增长超过26%,再创历史新高。而在整个“双十一”期间,中国邮政、快递业一共处理了39.65亿快件,平均到每个中国人身上,那就是每个人都会收到两、三个包裹。

一天5,000亿元交易额是什么概念?

阿里巴巴说了,今年天猫4,900多亿人民币的成交额再创新高,这个新高,又带来了银行、快递业的一个个新高。

那这个成交额新高是个什么概念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大陆“十一”期间所谓“黄金周”的消费数字。

根据中共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十一”假期的前七天,实现中国大陆旅游收入4,500多亿元,在报导这一数字时,中共当局使用了一个非常含蓄的用词“同比恢复69.9%”,这其实是在绕着弯说,与上年同期比较收入减少三成的意思。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所公布的“双十一”成交额远远超过了中国大陆“十一”期间7天的旅游收入,超过了400多亿。

我们再给出个数据,中国海南省今年前三季的GDP总和是3,841亿元,这个数字也比不了“双十一”的4,900多亿的成交额。

中共第三季度GDP的总额为26万亿多人民币,那“双十一”的成交额相当于在这一个季度中占比2%。

当然,今年“双十一”的成交额是有“猫腻”的。最主要的是,今年的“双十一”拉长了预售期,可从11月1日开始支付定金,在11月11日支付尾款。而且还将11月1日到3日设为另一个促销期,与“双十一”当天的优惠力度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4,982亿元的交易额主要来自两个时间段,一个是11月1日到3日,一个就是11日的当天。1日到3日的交易额达到了1,266亿元,而11日全天的交易额是3,716亿元。

尽管有“猫腻”让数字看上去更漂亮,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双十一”,公布出的成交数字的确在舆论上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大陆不少网站兴奋地表示,“双十一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消费信心”。

真的是信心吗?

就在“双十一”之前,11月4日,网易旗下的“网易严选”突然宣布要“退出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十一”。虽然网易退出“双十一”,正是发生在中共发出电商反垄断意见稿后,其中很有可能有背后说不出口的考量,但关于“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几个字却说出了“双十一”消费的实质。

或许“双十一”的成交数字,让电商巨头们能够再一次证明他们在中共经济体中的举足轻重,但对百姓来说,在这个价格敏感的时代,这个数字也许反过来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借款消费背后的危机

近年来,随着花呗等网络借贷平台崛起,令借款消费变得无比容易,也因此,网络上有了一句流行语,叫做“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

“双十一”的刺激消费,似乎就对应了这种一时痛快的眼前消费。

2019年11月,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人中,信贷产品渗透率已达到86.6%。这其中有近一半的年轻人把信贷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包括使用信用卡消费,但在免息内结清。在扣除作为支付工具的部分之后,中国年轻人实际负债人数在整体年轻人的占比达到了44.5%,也就是差不多每两人中,就有一个人负债。

这份报告还显示,来自互联网的分期消费产品凭借着灵活、便利等优势,获得了最高的渗透率和好感率,使用率更高达60.9%。

近年来,蚂蚁集团的花呗、京东白条、苏宁的“任性付”以及“微粒贷”等各类互联网借款业务层出不穷,年轻人借款的渠道也被大幅拓宽,借到一笔额度不小的款项,变得非常轻松,但同时,被债务紧箍的人生也让一些年轻人的生活越绷越紧。

11月10日,豆瓣小组的一个“负债者联盟”突然登上了热搜。根据媒体曝出的消息来看,这个“负债者联盟”是在2019年的12月创建,联盟小组中有16,605名债务缠身的年轻人。

这个“负债者联盟”介绍,“无节制消费”、“遭遇诈骗”及“网贷”等,是导致小组成员以及不少中国年轻人债务缠身的原因。

关于这个话题,新唐人电视台还采访了一位大陆网友任女士、以及她20出头的儿子,母子二人表示,在年初疫情期间失业,为了支付房租和生活费,开始向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借款,任女士说,她借了1万多,到现在也没还上,因为银行卡都没有钱了。她说,要是下个月还不上,就用儿子的账号还,还完然后当场再取出来。

这种靠循环借贷生活的日子,相信再方便的借贷也无法让生活变得真正轻松,从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数字透露真实的消费

在“双十一”的消费狂欢下,与之对比的是,中共官方已经无法掩盖百姓消费信心的减弱。

中国大陆的一个地产自媒体“丁祖昱评楼市”,在近期发布出了一份针对家庭收入和购房计划的调查,就是这份很接地气的调查,暴露了当下中国人的收入情况。这份调查涵盖了12,000多个家庭,调查数据显示,有九成家庭的收入出现减少,其中收入减少10%的家庭比例超过15%;收入减少10%至30%的家庭占比超过38%;收入减少30%至50%的家庭占比达到26%。这些受访家庭,年龄分布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比率为65.1%,在城市分布方面从一线到四线城市都有。

另外,这份调查还发现,受访家庭的买房信心出现下降,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来收入不稳定所导致的。

除了民间的调查,来自官方的数据也透露出不少信号。11月10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0.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非食品同比持平。这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说的上涨0.5%,主要都来自食品部分。

虽然外界一直认为中共官方数据早已失去了真实性,也有业界人士指出中国大陆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都是不准确的,真实的数据恐怕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像是一个失真的温度计,只能冷暖自知。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两个与消费息息相关的指标,人民币存款规模和短期消费贷款。

11日,中共央行发布了今年10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10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了3,971亿元,而人民币贷款增加了6,898亿元。

对于人民币存款减少,有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同时,人民币贷款中的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了272亿,但同比少增350亿,这和居民消费走弱息息相关,因为中国居民当前的消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短期消费贷款。这或者预示着年底和未来消费的疲弱。

从以上几个层面的数据上,我们似乎可以勾勒出一些中国普通百姓目前的真实生活状态,这些数据与“双十一”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高相比,确实有些煞风景,但对于想了解中国消费大环境真相的朋友们来说,或许可以做为一种未雨绸缪的参考。

策划:许巧茹、宇文铭
主播:尉然
撰文:李晓彤、财商天下经济研究组
财商天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o5dawJ61r39w1eqiwLEggD-WT0Rjh8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财商天下】蚂蚁故事没结束 马云控股权藏秘密
【财商天下】股市注册制 沉淀资金控制通胀老虎
【财商天下】“双十一”前夕 电商平台遭重拳
【财商天下】蚂蚁余波 马化腾退出财付通法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