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 “码农”怎么成了“新生代农民工”?

人气 448

【大纪元2021年08月22日讯】近日,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达农民工总体的50.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21.2%;2020年,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比上年提高3.7%,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

这条消息很快冲上热搜,原因是某些自嘲为“码农”的软件行业人士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新生代农民工”。

调查报告中提及的“新生代农民工”,需满足三个条件:一、1980年后出生,且年龄超过16岁;二、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三、常住地是城市,户籍地是农村。简单讲,就是指户籍在农村,打工在城市的16岁以上的80后、90后和00后。

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在北京“新生代农民工”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的“月均收入达10571元”。

很多IT行业的程序员们纷纷分享这条消息,说:自己这个“码农”实锤了!原来自嘲为“码农”,只是对自身工作性质的一种吐槽。对于虽拿着高薪,但工作时间为996,身体极度透支却又身不由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宣泄,可心里从没真正认为自己是农民工。

万万没想到,正规的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一些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码农”被定义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很多人的心里感到不是滋味。

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可看出,评判标准并不是看你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也不是看你现有的学历,而是看你的出身,看你的户口本上写的是“农业人口”还是“非农业人口”。只要是“农业人口”,在政府眼里,你就是农民工。

一份报告显示,进城农民工中,有41.4%的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有强烈的愿望融入城市,并认为自己是“本地人”。这些人当中很多是跟随打工的父母,一直住在城市,上学受教育也在城市里。

他们成为“本地人”的理想为什么实现不了呢?原因就是中共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还在实行,中国、朝鲜和非洲的小国家贝宁。

户籍制度作为一种控制人员流动的手段,通过管理到每一个人,使中共的统治直达基层。在中共建政之初,就确定了以农养工的策略,农民要种粮还要交公粮,城镇居民吃粮由国家供应,直接将户口与粮食挂钩,用饭碗固定人口的流动。

1958年颁布《户口登记条例》,户口种类被划分为“农业户”和“非农业户”两大类,正式开启了中国的户籍“二元制”。从一开始,“农业户”就过着比“非农业户”惨得多的日子,在三年大饥荒中,中国至少饿死4000万人,绝大部分都是农民。

悲催的是,“农业户”根本无法享受到社会服务的一切资源,国务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是“农业户”无法享受的。虽然近些年户籍政策有所松动,三、四线城市通过购房等政策落户相对容易了,但北京等重点城市对户籍仍然没有放松管控。

为什么人在北京工作,但解决户口的希望非常渺茫,还有那么多人留在北京呢?原因是北京有着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工作机会,尤其是IT行业,多家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北京,138.9万人在这个行业中拼搏。

然而,选择继续留在北京,将面临无法落户及后续的住房、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找一个临近家乡的三、四线城市买房落户,又不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得到相同的薪资待遇。这让很多人难以抉择。

那么,北京是否会改变户籍制度呢?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维稳显然是重中之重,而维稳的关键是对人的精准控制,所以户籍制度不会轻易改变。但另一方面,或许是为了税收和养老金账户的充盈,北京也不会驱赶这些高学历、高薪资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意味着这些有着高学历、挣着高薪的码农们,迄今都得不到应有的平等和尊严。

不仅如此,在中共中央近日传递要“劫富济贫”的信号后,随之出现的“整治程序员高薪资”的话题不得不让人担心,下一步到来的第三次分配会不会影响到这些薪水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一拨被割的韭菜?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中国约有一亿新生代农民工 近八成未婚
潘石屹:取消户籍制度是最大的改革
中国户籍制度之殇:北京户口VS.移民美国?
北京收缴土地出让金 老百姓恐再被割韭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