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好好预防保养 二次心肌梗塞减8成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1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针对心肌梗塞,台北慈济医院副院长、心脏血管科医师张恒嘉说,发生过心肌梗塞的病患,次级预防需要比从未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更加严谨,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也须遵从医嘱服药,并绝对戒烟,以防心肌梗塞二度复发。如果可控的危险因子都能严格落实且达标,二次心肌梗塞的风险可减8成以上。

57岁的张女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8年前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科紧急治疗,放置3支冠状动脉药物支架后,于门诊持续进行药物治疗,情况控制稳定。

然而,张女士却在门诊治疗8个月后未再回诊,也没有规则检查与药物治疗,在今年因胸闷不适回诊,再次发现冠状动脉有严重堵塞,需要安排心导管手术,但张女士却在住院前突发二次心肌梗塞并发院外猝死,经119救护车救护员电击急救后,虽恢复心跳并迅速成功打通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情逐渐稳定,但因脑组织缺氧,两个多月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张恒嘉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血管壁因粥状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活化造成管壁内急性血栓,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完全阻塞。急性心肌梗塞一旦发作,除了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很有可能于第一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即所谓心猝死症。

张恒嘉指出,台湾医疗发达,往往第一次心肌梗塞的治疗成效良好,死亡率约3~7%,但若没有积极配合治疗,容易导致冠状动脉再次堵塞,发生第二次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将大幅提升至10~20%,若再合并心脏衰竭,5年内的存活率仅达50%。

造成心肌梗塞的危险因子分两类,一类为既定危险因子,如年龄、性别及存在家族病史者;第二类为可改变的危险因子,根据研究显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与抽烟都属于可控制因子。

张恒嘉说,在门诊长期追踪急性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很多已经20年未曾复发,证明严格按部就班的治疗,心肌梗塞的复发是能控可防的。但若未依照医师指示治疗,二次心肌梗塞的风险很高,死亡率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千万不要以为第一次急性心肌梗塞放支架、打通阻塞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就痊愈了,严格防控危险因子,是避免二次心肌梗塞复发的最高指导原则。

张恒嘉提醒,冬季容易因气温骤降导致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血液黏稠,诱发心肌梗塞急性发作,呼吁长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者应注意保暖,如有胸闷不适等症状无法缓解应尽速就医。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