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安倍遇刺身亡 台湾各级政要哀恸谴责暴力

人气: 1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2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遭遇枪击后宣告不治,享寿67岁,震惊国际社会。对此,台外交部表示,台湾政府与人民对此深感震惊与不舍,除再度严厉谴责不法暴力之外,对于安倍逝世表达台湾最深切与最沈痛的悼念。

日本时间7月8日早上11时25分(台湾时间10时30分)左右,安倍晋三在奈良西大寺车站前为参议院选举站台,发表演说期间,现场传出两下枪声后,安倍就突然倒下。经抢救后仍宣告不治,享寿67岁。

安倍晋三曾两度担任日本首相,是日本史上执政任期最长的首相。在外交立场方面,安倍的“亲美”、“友台”立场鲜明,并对中共及北韩态度强硬。

日本媒体在东京JR新桥车站前广场发送号外报导。(中央社)

在今年2月乌俄战争爆发时,安倍前首相公开表示“台湾有事态就是日本有事态”,同时高分贝向美国喊话,要求美国要明确表态捍卫台湾,以避免中共入侵,并呼吁美国改变历来所采取的“战略模糊”政策。

对于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台湾总统蔡英文表示,安倍一直非常关切台湾的安全议题。相信不只是她舍不得这位老朋友,许多台湾人也都因为失去最坚定支持台湾的友人而感到悲伤。谢谢安倍对深化台日关系的贡献,台湾与日本也会继续相互扶持,向国际社会证明,“善的循环”不畏暴力,“善的循环”不会止息。

立法院长游锡堃表示,曾致函邀请他到台湾国会来演讲,他也允诺疫情缓和后一定会来。尽管约定如今已无法实现,但安倍不畏极权、勇敢直言、捍卫民主的政治家精神,已立下不朽典范,将长存于世人心中。最后,借引“千风之歌”的歌词遥祭安倍前首相:“我们的心始终与你一起。”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向所有日本的好朋友们再次致上最深切的哀悼。也致电日本驻台代表泉裕泰表达个人与国民党最诚挚的哀悼。安倍为台日关系尽心尽力,打从心底感谢。日本失去一位有力的领导者、政治家,台湾则失去一位好朋友,这样的哀痛心情难以用文字表达。共同表达最大的哀悼与追思。

外交部则说,已在第一时间指示台湾驻日本代表处,分别以总统蔡英文、外交部长吴钊燮及台湾日本关系协会苏嘉全会长名义,向日本政府致电吊唁,并透过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表达台湾政府与人民最深切哀悼与诚挚慰问,台方衷心祈愿逝者安息,家属平息伤痛。

立法院“亚东国会议员友好协会”会长郭国文也对此深感遗憾。他表示,本来一直有意邀请安倍晋三于疫情后访台,安倍一直是台日关系发展越加深厚的重要人物,过去曾多次发表挺台言论而受台湾人敬重,因而一直盼着他能以卸任首相身份至台湾国会演讲,如今只能抱憾。

立法院“亚东国会议员友好协会”成员,包括立委何志伟、何欣纯、吴玉琴、沈发惠等32人发也表共同声明,表达哀悼致意,同时也感谢安倍近年来为台湾发声,肯定他在台日关系上的努力,同时谴责一切的暴力行为发生。

时代力量表示,对于安倍晋三先生在世时对台湾种种的友好之举,时代力量感念于心,我们十分遗憾台湾永远失去这位令人敬重的挺台友人,同时也再次表达安倍前首相的感谢与敬意。在此哀伤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怀念这位挺台不遗余力的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先生。

民进党表示,安倍对区域的民主发展及和平稳定有高度的贡献,民进党要再度向安倍前首相致上最深的感谢、敬意与不舍,盼台日友好继续在安倍前首相奠定的强韧基础上继续深化。

专家:对选举会有影响 立委:支持者不会因此而害怕

台大政治系名誉教授明居正分析,此事对选举会有冲击,因为这次安倍是在帮他们的人助选,现在的消息有两种,第一种是安倍派的人说,因为选民有同情心,应该会有利于选民,但另外的人认为,不晓得安倍派会不会分裂,因为现在看来,安倍派没有很强的接班人,所以看进一步的发展。

明居正指出,也要看安倍派内部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但目前看来对岸田政权冲击不大,除非他处理不当,如果处理顺利的话对日本整体政局没有影响,但在选举可能有一定的冲击,还得在观察下去。

立委林俊宪表示,国际间常说的“印太战略”构想最早便是安倍提出,他曾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主张与日本同样享有自由民主价值的国家加强合作,接着又延伸出“亚洲民主安全之钻”,加强美日印澳间的合作,至此今日的印太战略已见雏形,也是安倍一直努力的目标。

他表示,不得不佩服安倍早在10几年前就预测当今世界局势的远见,甚至比美国早一步布局,包括TPP也是在这套战略下诞生。安倍也比任何人更明白台日之间唇亡齿寒的道理,在他任内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世间少见的良善循环。

林俊宪说,目前不确定凶手动机为何,但不难想像他对安倍的施政或言论应该有某些不满,纵使如此,刺杀民主国家的政治人物是最无效、最愚蠢的做法,因为政治人物只是民意汇聚成的化身,消灭一个人并不会让他背后代表的广大人群害怕而消失,反而会因愤怒而更加壮大。

他说,随着国际局势越来越趋于分化,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之间对立升高,往后类似的事件或许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出现。尤其台湾面临许多境外势力侵扰,对于政要的维安更要特别注意,不让少数极端分子有机可乘。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