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台15所大专生齐聚萡子寮 体验渔村传统文化

四天三夜的食鱼在萡子寮驻村夏令营,由当地耆老带领学员修整“记忆中的乌仓寮”。(云林县政府文观处提供)
人气: 1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云林县四湖乡萡子寮在地居民,为了找回早期渔民勇敢、不畏艰难的传统精神与价值,连续五年推动渔村文化深度体验营队,今年暑假对外召募全台15所大专院校学生及在地青年共同参与四天三夜(8/5-8)的食鱼在萡子寮驻村夏令营,由当地耆老带领修整“记忆中的乌仓寮”、传承怀旧“入寮撤寮仪式”,并带动在地多国新住民姊妹共创“思与路创意料理”,活动于8月8日于萡子寮古厝食堂办理成果展。

四天三夜的食鱼在萡子寮驻村夏令营,8月8日于古厝食堂办理成果展。 文化观光处副处长苏建苍(前排左一)、四湖乡乡长苏国珑(前排中)、翰品酒店新住民料理教导者江进华(第二排中)、社造中心王志华老师(右一)等长官贵宾共襄盛举。(县府文观处/大纪元)

位于四湖乡萡子寮的西岸沙洲过去是台湾海峡浅海渔产最优质的区域,潜藏丰富的文史与西滨自然生态,这次活动由四湖乡萡子寮城乡发展协会执行文化部补助青年基地亮点计划(满天青计划),全村团结一心,克服疫情困境,坚持对外召募,办理〈食鱼在萡子寮夏令营〉,发挥无间断陪伴支持力量,整合新住民、外地青年、社区三代等多面向的资源,期望唤醒居民对社区环境、社区特色的关注,凝聚共同意识,展现云林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学员头戴斗笠包着头巾,体验当年渔妇挑着饭食到屋仓疗给辛苦的渔民吃。(县府文观处提供)
参加夏令营的学员们齐心协力修整乌仓疗。(云林县府文观处提供)

每年冬至前后,是乌鱼南下过冬的时候,也是萡子寮居民聚集捕捞乌鱼的时刻,这样的近海渔业史已有百年,蕴含丰富的渔村生活轨迹,包括因海岸与村庄距离遥远,为把握乌鱼来汛,只能在沿海沙洲搭建“乌仓寮”和50年代捕捞作业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海上竹筏”,新渔港完工后,交通便利许多,“乌仓寮”、“补渔网”的生活记忆与技艺因此逐渐消失。

然而该社区从106年推动社造资源调查计划后,每年对外召募全台大专青年至渔村体验,办理“乌仓寮重建夏令营”、“海上竹筏重现夏令营”、“梦幻渔村青年飞翔夏令营”及“渔村职人生活体验夏令营”,在当地造成极大的回响与认同,居民非常珍惜这个传承的机会,也认同找回文化信心的社区营造计划是从人心出发带来改造的珍贵过程。

四天三夜的驻村夏令营也安排环境教育课程。(县府文观处提供)
萡子寮驻村夏令营全台15所大专院校学生及在地青年共同完成蚵壳创作艺术。(云林县政府文观处提供)

萡子寮城乡发展协会理事长蔡心娜强调,筹备夏令营确实辛苦,特别是去年因应疫情缩减规模,将焦点转回社区在地青年的培力,后续效应及社区伙伴逐步的转变,在今年呈现出来,从设计活动、县外生联系通知等,皆是社区青年学生肩负重任。今年除了在地国中小学生,还有来自台湾大学、中山大学、环球科大、云科大等超过10所学校、将近15位大专生参与,四天三夜驻村时光不仅要修复防风林乌仓寮及新住民思与路情怀采集,也安排沙洲环境教育、星空烤肉晚会及2022海洋音乐祭体验活动,十分充实特别。

从小在都市长大,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中山大学企管系硕士班的王怡祥说,到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农村?什么叫村?这里的人彼此都很熟悉的感觉,彼此守望相助、互相帮忙,不像在都市,连对面住的是谁都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智慧,其实是来自他们在地的生活经验,所以来参加这个活动不但可以体验海边的文化,还可以学到很多深度文化的东西!而且很好玩,她明年还想来参加。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王怡祥从新左营沿着台17县骑了五个小时的自行车,因此她建议在台17县应开设个“四湖驿站”,才知道里面有很多值得一玩的景点,才不会车子直接就骑过去了!

也是来自中山大学的林秉颐说,他是云林人,老家也在四湖的林厝寮,但是却从来没来过箔子寮,只听父母说过,这次参加这个活动,是抱着认识老家附近的环境的心态来的,他说现在农村普遍人口老化,但箔子寮的居民却很认真地在营造自己的社区,透过这次活动,才认识真正的农村生活,也感受农村浓郁的人情味!在农村你是哪家的小孩,其实大家都知道,在路上遇到一定会问“你吃饱了吗?”

早期箔子寮渔民为了及时掌握乌鱼讯息,会在沙洲上盖乌仓疗。(县府文观处提供)

大力推展在地观光的四湖乡长苏国珑表示,为了保留箔子寮社区古早的传统文化,箔子寮社区连续几年举办夏令营,希望透过活动让年轻人实际体验渔村的生活,让年轻人了解以前的渔民是怎么捕捉乌鱼的?为什么捕捉乌鱼要盖“乌仓疗”?因为以前通讯不发达,没电话,乌鱼何时会来要有人守在海边等候,所以渔民就在沙洲上盖屋仓疗,人就住在里面,一发现鱼群,马上就可以下海捕捞!不然的话看到鱼群时,跑回去叫人,等人来了,鱼群早就跑光了!

还有“海上竹筏”体验,让年轻人了解早期交通不便,做竹筏的辛苦,竹子是要从山上运下来,还要先削皮,再用蚵线绑,要怎么绑才会坚固,这都要靠功夫,这些技术都快失传了,希望透过活动能找回祖先留下的智慧!

翰品酒店主厨江进华介绍当天的创意料理。(县府文观处提供)
学员和新住妈妈一起学异国料理。(县府文观处提供)

受邀担任这次“食鱼在萡子寮”创意料理指导的翰品酒店主厨江进华表示,我们用在地食材,结合新住民的料理,并融入台湾的美食文化,做出各种料理,来推广在地食材及食农教育,让青年朋友们懂得珍惜物资、族群更融合!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