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许多人都很诧异,觉得宋朝一介纤纤弱女,以婉约细腻风格著称的李清照,怎会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仙境之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全文共62字,双调,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我们尝试一窥这个豪气万千的神来之笔。
“天接云涛连晓雾”,这一句点出作者处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也许是海边的船上,也许是在靠海的地势比较高的某个建筑或山上。“星河欲转千帆舞”,表示诗人触目所及是一望无际的银河,仿佛穿越星空在天上闪闪发光的河流。按照推算,比较可能是在五月份某天凌晨3点至5点,一个晴朗的五更天。因为,如果到了6点,天色大亮,“星河欲转”的景象将消失在曙光中。
这里的词句,也隐含了诗人思潮起伏的内心。因为五更天了,还没睡着或者说那么早就起来了。有人说,那是她南渡之后颠沛流离和生活苦难的压力所致。笔者认为,主要还不是这些因素让她思潮起伏。要仅是那样的话,那样的心境与境界肯定写不出大气磅礴的诗词来。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诗人在五更天里,凭栏远眺,一缕神识出窍,遨游水天之上。在水天相接的天际,濛濛的晨雾笼着云涛,云涛之上是闪闪发光的银河,繁星灿烂,就像无数飘舞风帆的船儿,在天上的银河中穿梭。再往上,看见天上的宫阙,可能是天帝的居所吧。听到天空中有人问:你要去哪里?想要回到转世人间之前的地方吗?这一幕并非虚构或幻想,是诗人应景出神,神游太虚的经历。但是,李清照的身体却还在地上呢,所以也只好说它是“梦”了。词中“梦魂”点出了这个情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此时的李清照完全不同于地上的生命状态了,回答天帝说,自己辗转人间的使命还很长,学诗谱了几首曲子词,对于要完成的巨大历史使命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分量,是“谩有惊人句”而已。跨越北宋南宋的这一生,对于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来说,可谓路长日暮,人生短暂得就像转眼即过的一天。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里化用了李白《上李邕》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人以鲲鹏之志暗喻自己的志向与历史使命,此生的“学诗谩有惊人句”也只是“九万里”的开端。如此看来,诗人的感叹其实是大实话。
诗人希望不懈不怠,继续完成使命,蓬舟直达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表明李清照有成仙得道之心志,也就是功行圆满的意思,明确回答了“归何处”的提问。当然,这个功行圆满,不仅仅是个人完成使命,应该包括她辗转人间所奠定的文化及其涵盖的诸多生命。
后世的人,往往局限于人生红尘一世一时的视野,只觉得这首词气势磅礴,难得一见,不明白其中更深的涵义。而被中共党文化斗争观念感染的人,说诗人什么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空有才华,奋力抗争云云,又怎能真正体会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呢?
其实,当今现实的你我他,在辗转的历史长河中,也许曾经像诗人那样,有“九万里风鹏正举”大志磅礴的胸怀,也有巨大的使命和久远的生命誓约。
但是,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李洪志先生在《为什么会有人类》中揭示谜底:“人来世是为了得救,是为了等创世主救回天国世界才来当人的,等待中生生世世都在积累功德,这也是人轮回转生的目地,乱世是为了成就众生。”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