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不利于中国发展

胡少江

标签:

【大纪元8月16日讯】自一九九零年以来的十三年间,除了一九九三年一年以外,中国的对外贸易连续出现出口超过进口的局面。也就是说,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持续多年地出现赢余。这个赢余由一九九零的八十多亿美元逐年增长到二零零二年的三百多亿美元。即使剔除一九九三年的逆差,十三年的累计贸易赢余总共高达两千三百多亿美元。正是这些贸易赢余构成了中国当前高额官方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 在不少人看来,一个国家的长期贸易顺差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总比长期的贸易逆差要好。这种长期流行的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虽然早已经被绝大多数的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所摒弃,但是仍然在不少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中收到欢迎。

事实上,除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完全以实物交换,即易货贸易的方式进行,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使其出口和进口恰恰相等。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在一些年份出现赢余或者赤字都在所难免。这种进出口之间的不平衡,或者是简单地由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时间差所导致,或者是由于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所导致。但是,如果部分国家出现长期的和巨额的贸易赢余,无论是对于世界贸易的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持有赢余的国家本身的长期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都是有害的。

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发生,或者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有的国家必须从他国进口自己所不能生产而又需要的东西;或者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结构不同,因而自己生产某些产品成本过于高昂,不如进口他国产品更便宜;或者是由于他们认识到如果在他们之间实行分工,只从事于生产某些商品而从其它国家进口另外一些商品会使得所有从事贸易的国家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无论是上述情况的哪一种,任何国家的出口都是为了赚取外汇用以支付自己所需要的进口,无论是进口原材料和工业装备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还是进口消费品以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如果一个国家长期的只出口而不进口,或者说多出口而少进口,无异于是在一个长时期内白白让其贸易伙伴使用自己的劳动产品。

当然,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出口大于进口,又能运用出口赚得的外汇在海外投资,并在也是聪明之举。但就中国而言,这显然不是实情。中国现有的资金管理和投资机制并不能使得他们在海外从事这样的具有丰厚利润的投资。事实上,中国只是用大量的外汇储备购买利息十分低薄的美国国债而已。考虑到中国现在还是一个缺乏资金、技术和先进工业装备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闲置大量资金,不去用于进口技术和工业装备以提升长期的竞争力,而是购买低息美国国债,实在不是什么高明之举。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的贸易赢余乃至于外汇储备的多寡,既不一定与一个国家的真正国力成正比,也不一定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成正比。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但是也是长期持有贸易赤字的国家。甚至在其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它的贸易赤字也始终居高不下。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并不一定持有高额贸易赢余。中国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八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九十年代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在那十一年间,中国有九年持有贸易赤字。而且十一年间的贸易赤字累计达四百多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赢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出口促进和进口保护的双重政策形成的,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出口的迅速增长和进口保护之间的矛盾便愈显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官方控制的人民币汇率与其市场价格的长期背离,也使得贸易赢余问题日益加剧。中国政府应该正视这种局面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制定出一个更全面的和更有远见得贸易和外汇政策。

(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少江﹕中国的高教"大跃进"为社会制造定时炸弹
胡少江: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