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成本日增 星国企业重返东南亚市场

标签:

【大纪元12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康世人新加坡二十二日专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的财经版头条报导,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且生产逐渐攀升,迫使新加坡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加上邻国及东南亚市场政治与经济环境改善,因此让愈来愈多企业纷纷重回区域市场。

报导说,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探讨调整产地规则的“当地含量(local content)”计算方式,有望在明年落实调整,从而让东盟拥有超过一个制造基地的企业,更容易享受优惠进口税率等政策,新加坡企业正和区域邻国向整合的方向靠拢,以各展所长,缓和大量外资流向中国对区域的影响。

上市公司适新企业(Seksun)集团主席王金发指出,马来西亚的经商环境正在显着改善,中国和马国的成本有愈来愈接近的趋势,在马来西亚的普通工人大约月薪一百六十七新元(新台币三千三百四十元),而中国的工人薪资普遍在一百五十新元(新台币三千元)到一百八十新元(新台币三千六百元)之间。

王金发认为,中国市场大、机会多但竞争也激烈,近来制造商最头痛的问题是中国的原料价格上涨和短缺,及夏天电力短缺等问题。

但是,王金发说,马国的整体经商环境和经济状况却在改善中,也让企业更有信心在明年扩展马国业务。

食品及饮料生产商超级咖啡(Super Coffeemix)也正在拓展马国的生产基地,准备未跨国公司宝洁代工生产洋芋片。集团主席张骐牧也说,东南亚市场有很多机会,而且是星国企业熟悉的地区,不应该放弃已经在当地建立的优势和人脉。

汽车皮套皮椅生产供应商聚速(Jackspeed)主席廖伟伦也指出,马国和印尼都非常具有潜力,东南亚市场已逐渐摆脱区域危机带来的沉重影响,币值回稳和经济成长带动消费,预期聚速明年在马国的业务比重也将从目前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轮圈生产商友发国际(YHI)也因为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将面临课税问题,因而改到马国投资设厂。

另外,在越南、柬埔寨、汶莱也成为新加坡服装制造商投资的焦点。

星国企业界目前已经逐渐从中国返回东南亚,形成一股“东南亚投资回归潮”。

相关新闻
星住户家中被发现登革热病媒蚊滋生将遭罚款
新加坡和巴哈马建交
美林证券:新航建立过多货运能量是营运警讯
亚洲铁人赛  新加坡首度环岛封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