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异位性皮肤炎并发症可合并紫外线光照治疗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十日电)全台约有三百万人口受到异位性皮肤炎的困扰,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皮肤科主任杨仁宏今天表示,在过年寒流来袭期间,异位性皮肤炎门诊病患约增加三成,一名十二岁的男童还严重到皮破血流引发红皮症,经过药物与紫外线光照治疗,病情终于获得改善。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过敏性的皮肤炎,患者通常在新生儿或幼儿期便会发生皮肤变化,根据估计,台湾异位性皮肤炎罹患率约为11%至15%,全台将近有三百万人口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而且随着环境改变,国人过敏体质人数增加,异位性皮肤炎的罹患率更是居高不下。

冬天气候干冷,更是“异位性皮肤炎”最难熬的日子,其这一阵子寒流一波未走、一波又来,甚至一波强过一波,今年的过年真是让这群小患者与家人吃足了苦头。

杨仁宏说,一名十二岁的小六男童,从小皮肤就比较干燥、皮屑多、会搔抓,但是从没像今年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从头到脚不停的抓、不停的抓,抓到皮破血流还是无法停止,功课也退步了,虽然有看医生吃药擦药,还是无济于事,病情无法控制改善。

这名小病患在过年后到医院门诊,经住院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几乎体无完肤,搔抓破皮,皮肤苔藓化,脸部、耳朵、身体、手脚到处抓的血水和着脓状分泌物,细菌培养出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过敏指数浓度非常高,过敏原侦测结果显示几乎对所有过敏原包括霉菌、花草、灰尘、尘(虫满)、花粉、食物(牛奶、花生、鱼、虾、蛋、甚至猪肉)、动物毛发(猫、狗)等均产生中度到强度的阳性反应,罹患的正是异位性皮肤炎引致红皮症、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小病患在医师给予抗生素、短期的全身类固醇与A1紫外线(UVA1)合并治疗,不过十天,病情明显得到改善,并于日前出院,让小病患挥别皮破血流的痛苦日子。

杨仁宏表示,异位性皮肤炎基本的症状就是“痒”,从阵发性发作到持续性,特别是夜里更加严重,可到无法入睡的程度。由于奇痒难忍,长期的搔抓后皮肤变成苔癣化,反而加重原先的痒感,形成恶性循环,持续搔抓的结果皮肤因而破皮、渗出分泌物、出血甚至导致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杨仁宏指出,异位性皮肤炎除了可以药物治疗外,目前的A1紫外线或三一一奈米窄频紫外线是新发展对抗异位性皮肤炎的利器,每周照射三次、每次约照射四十到六十分钟,较传统治疗方式方便又有效。以往都以类固醇做为治疗药物,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设最近新引进台湾不久的非类固醇局部免疫调节剂:tacrolimus和pimecrolimus药膏,因为不含类固醇,因此适合异位性皮肤炎患者间歇性长期使用,可以有效减低异位性皮肤炎随时复发的概率。

异位性皮肤炎并发症可合并紫外线光照治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