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

【艺海漫游】古典庙宇的传统艺术

子嫣、曾传扬采访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一、从信仰到艺术

古典艺术的来源之一,源自于各民族对神圣的天神信仰和诸佛菩萨的赞美而诞生!

在东方,古寺庙宇,流传了数千年来人们对神、佛,和道家真人的歌颂!在创造庙宇艺术,祈求上苍庇佑的同时;人们不忘提醒自己,相信神佛的慈悲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学习谦和有礼,以免形成贡高我慢的劣习。一般说来,道德水平较高时期的人们,多奉行上天传予人类的真理大道,具体实践道德伦理、仁义礼智信等规范。

如果我们硬是以“现代人的观点”,误认为那全是僵化、保守的陈年古语!很可能因此错失认识古典艺术的教化内涵─“敬天法祖,正己正人”,及如道德经所记载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传承自老祖宗的微言大义。

西方的教堂、尖塔、彩绘玻璃、哥德式建筑...等,同样是中古欧洲庄园居民生活信仰的重心。在基督教信仰最鼎盛的时期,人们的生活奉行纯洁、俭朴,结合社区之金钱、物资、人力,群策群力缔造伟大教堂建筑,传颂表现神之伟大的艺术于世。

若我们昧于“黑暗时代”一词的历史跳跃,可能因此错过认识中古欧洲传统中,如圣洁信仰、朴实文化、城堡庄园、骑士精神、淑女风范...等文明的机会。

二、庙宇不仅保存古典艺术,更汇聚人类之道德、伦理等人文价值

早期人类艺术起源于宗教信仰,如千年来陈列于西方各大教堂里,赞颂天主的彩绘与雕像,其艺术价值历久而弥新。相对于西方,地处东方的中国则有举世闻名的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等石刻遗址,千年来屹立不摇于沙漠中、岩壁上,在艺术史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镜头转回台湾,传统的庙宇建筑,表现一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堪称千百年来中华古典的艺术殿堂。

庙寺是东方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人们借此表达对上天、神、佛的信仰,并以刻石或雕木的方式保存于庙宇、寺院等亭阁建筑中,代代相传。其“劝善、慕善、善化民心”的内涵,不仅是平民百姓信仰的依归,更具体表现于东方社会规范中,敬天、重德、心存善念、个人修养、遇事反求诸己...等人文价值。

这绝非现代人粗心的“陈腔滥调”,一言可以蔽之!事实上,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纯正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更维系社会之人心、道德历千年于不坠。是以历朝盛世往往重视礼义教化,博学修文,盼以纯净思想孕育社会文化内涵,进而风行草偃,善化牧民。

庙宇更孕育了许多伟大艺术品!在西方,脍炙人口的米开兰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我们多不陌生。事实上,东方艺术的表现毫不逊色。如传统庙宇建筑中,屋顶镶满龙?吉祥物的飞檐脊带,殿内螺旋藻井式的天花板,象征“暮鼓晨钟”一词的钟楼鼓楼,天井、木雕石刻、书法碑帖...等,承传的不单单是神佛信仰,道德伦理;也为民间艺术继往开来,是人类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三、典藏民间艺术的美术馆-鹿港天后宫

若说庙宇是典藏民间艺术的殿堂,一点都不为过。集合民间艺师们呕心沥血的佳作,数十年来静静的执守各自的角落,把庙宇烘托得既神圣、又庄严。台湾各地香火鼎盛的龙山寺与天后宫,可说是民间信仰的代表之一。

台湾鹿港的天后宫屋檐

以鹿港天后宫为例。平日除了来来往往,忙于朝拜的善男信女之外,导览人员更带领着观光客,细心的一一介绍各古迹名胜的由来,其中不乏感人肺腑的故事,静静藏身在各梁柱、壁面之浮雕、图绘里。作品中主要是描述忠孝节义的故事,如二十四孝,三国演义,醒世恒言、善恶因果...等历史故事。

历史悠久的鹿港天后宫,发源于康熙年间,当时只是一间规模不大的小型妈祖庙,施琅平台后,从媚州祖庙请来的二妈留下来,然后再选择了这块地方,盖起这座天后宫!迄今已累积三百年以上历史。

兴筑庙宇,在地方上是件绝不可马虎的大事。其中往往有许多艺术家、书法家、彩绘和雕刻师傅前来共襄盛举!为信仰,也为艺术,他们毫不藏私,看家本领尽出,就是盼望用自己最好的作品,敬献上天。

天后宫的木门和石柱雕刻

如八十几年前,天后宫处于整修阶段时,就有一批唐山师傅、台湾师傅,主动表示愿贡献一己之力,共襄盛举。今日参观庙宇的游客,在赞赏之余,遥想当年,大批的艺师与工匠们焚膏继晷,尽心尽力的壮观场面,令人动容!他们只希望用心目中最完美的作品,奉献给所崇敬的神明。同时也盼图绘故事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导引人们敬天、向善。

四、人文修养与艺术成就的结合

居于地方信仰中心的鹿港天后宫,香火鼎盛自不待言。漫长岁月以来,庙宇自然时有修复,每一次都会有很多艺师们前来鼎力相助。

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李松林先生,堪称一代匠师!数十年前,其以年仅十八岁之龄,担纲主持天后宫之修复装饰。虽然当时艺师群中,有些甚至是他的长辈,但众人率皆肯定其技艺超群,共同推举他主事。

这反映当时艺术家不仅具备高超的技艺,更有豁达的胸怀。纯粹从艺术角度出发,选择足以领导众人的艺师统整规划一切。他们不以一时论英雄,愿由后世品评其作品之优劣。其不争俗世名利,对自己的创作负责,也对所祟敬之神佛信仰负责的态度,体现出前人深厚的人文修养。

五、一代匠师-李松林先生的艺术家风范

从十八岁起在天后宫工作了四年的时间,李松林老先生留下许多精致,且历久弥新的作品。其后更接受各方委托,如庙宇建筑、个人典藏或家具...等工作,直到七十五岁。
虽然超过一般退休的年龄,但李老先生自我创作的木雕生涯才刚刚开始呢!在此后十余年中全心投入,用最崇敬的心,完成了他心目中最美的神佛雕像。

他的木雕工作室就座落在天后宫附近巷道内,由继承其衣?的第四个儿子-李秉圭接手。即使老先生早已辞世,直到今天,工作室仍维持着李松林时代的模样,数十年如一日。

接受访问的李秉圭先生,从少年时代开始就跟着父亲李松林师傅学艺,在工作室已工作了二十年之久。他表示:

“艺术跑不出宗教,很多题材上都是从宗教、神话、传说、戏曲里择录出来的!像十八罗汉这种题材是我们时常应用得上的,因为罗汉们可以表达很多、很多变化,不管是吉祥的,或是诗词里面的东西也有,如现在庙宇中看到十八罗汉有的是宗教性的,有的则表现文学气质。
每一件作品都采用责任制的方式独立完成。因此,作品上保留着匠师们各自独特的手法和运刀的风格。”

清朝时期,排名全台第二大港埠的鹿港,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及工艺。诸如木雕及锡器等,工艺之精致华丽的程度闻名全台。然而不只是工艺,就连严格的师徒制也完全承袭了下来。他的个人经验是:

“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早期父母给我们学功夫,来保障我们以后的
生活,以前的观念是这样的。然后学着学着,培养出对功夫的兴趣来。
李老先生的要求很严格,而学功夫就是要这样,底子自然会打得很稳固。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就算他是年纪很大的老师傅了,他也认为他一直在学习。传承给我们的一个观念就是:你在雕刻,每天都在创新,你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事物,产生新的问题,等待你去突破...”

木雕大师李松林的作品以精细闻名,虽然我们来不及看到他本人的风采,不过从作品中不难看出老先生做事一丝不苟,处处要求完美的严谨态度。

此外,其更传承后辈们创新、突破的学习态度。令人记忆犹新的是:老先生在年逾七十之时仍虚心向学,完成个人自雕像。因为木雕只能雕去木头而不能加塑,一刀下去刻坏了就无法重来,那是一般传统工艺师傅很少尝试的写实雕法。老先生创作自雕像的过程,对徒弟们来说是一项很大的启发!

从李老先生的身上,我们发现,前人传承给后辈的不仅仅是工艺技术,更是谦冲自适的学习态度,以及待人处世的用心与诚恳。

结语

天后宫的祈福灯笼

传统庙宇不仅典藏千年来中华古典文化,更是先人们自我惕厉,人格典范的实践之路。

壁上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绘的浮雕故事,不禁让人赞叹传统文化的高尚风范。相较于现代社会速食文化之变化万千,随波逐流的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对人格价值、道德伦理的坚持。

粗心的一味批评传统文化古板、僵化,这样的“历史快转”,很可能使我们难以真正明了当时社会之单纯朴实、敦厚重德,与乐天知命的人性光辉!

对照今日社会上逐渐失控的人心、欲望,可说是百年来所谓“开放、进步”,带给我们的“文化奇迹”!然而,这真是进步吗?

难得的一趟传统庙宇之旅,我们重新发现古典文化的价值,以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究竟缺乏了什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走访台湾台中万和宫,一览山西国宝级剪纸艺术家辛爱英女士的“金猴迎新春─山西剪纸艺术展”,不禁赞叹中国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这场从山西远道而来的精致剪纸创作,是由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的何世龙夫妇所精心规划…
  • 千百年来,东方艺术都是以师徒相承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不像西方艺术有正规的学校、理论和训练方式,因此,东方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风格,就成为艺术独创性的真正来源。我们曾经为读者介绍了台湾的灯笼彩绘艺术;今天,我们将再次挖掘出台湾另一项传统艺术――漆陶工艺之美,让失落的民间艺术再现风华。
  • 1941生于南投县草屯镇农家,童年牧牛的李毂摩,婚后八年的时间,一面从事裱背书画及篆刻印章行业,一面不断的参加各种画展、书法竞赛,直到拔得了许多头筹,成了大奖的常胜军;数十年来以能画、能书的高超手艺闻名于台湾画坛。
  • 在人类历史上,雕塑艺术的起源极早。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雕刻的遗迹。今日,雕塑艺术在西方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十九世纪以前,雕塑艺术多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至今我们还可从古老的建筑物中,重新发现雕塑艺术之美。
    台湾雕塑艺术家余灯铨的作品,虽然没有西方雕塑品的雄伟壮丽,但其自创、独特的东方风格,他近几年来创作了“童年往事”系列的作品,一个个活泼可爱又生动逗趣的孩童雕像,让人看了就打从心底愉快起来。
  • 近年来冲绳地方报纸常常有这样的标题“梦幻宫廷音乐重现”、“御座乐复原时机已到”…等等。现在称为“冲绳”的这个地方,以前被被称为“琉球”。而在琉球王国时代,曾经有一种音乐以中国曲风在琉球宫廷风行一时,这种音乐叫做“御座乐”。“御座乐”顾名思义是指:在御座前所表演的音乐(“御”是尊敬接头语)。专门为琉球国王、中国方面派遣的册封使、萨摩藩主和幕府将军等人演奏的音乐。历史书‘琉球国由来记’这样记载着:“御座乐因为坐着演奏所以称为御座乐”。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