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客语教学危机与展望系列三》乡土语言 杜正胜:扩为终身教育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为了解决乡土语言教学客语班锐减现象,教育部将研议降低客语班级人数上限为十或十五人,学校不能以学生人数不足为由不开客语班,教育部并将筹措经费扩大补助,鼓励各县市学校广开客语班,避免客家学生的母语学习权益遭到排挤。

教育部长杜正胜指出,目前所有乡土语言都面临流失危机,每周一节的乡土语言教学虽有帮助,但确实不够,更大的问题,是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的家长世代,本身就可能对母语认知及认同度不足,未来教育部也将考虑将乡土母语教学扩大为终身教育,希望吸引二十至四十岁民众能回归重新学习母语。

教育部国教司长潘文忠强调:“政府未必能强制要求各种族群学生都学习母语,但绝对会提供所有族群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机会,正视弱势族群语言流失的问题。”

为解决客语师资不足的问题,教育部与客委会预订4月初共商解决方案。现行全国性客语认证考试制度,可望进一步研发更高级的认证考试,未来只要通过客语认证即可取得任教门槛资格,希望能藉以吸引更多客语精通人士,投身客语教学人力。

教育部每年编列约十三亿“二六八八师资员额补助专案”,补助各县市针对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增聘师资,其中学校主要用来聘请兼任的乡土母语教师及英语师资;教育部并另外专案编列八千多万,办理乡土语言教学评鉴等行政作业。

但由于经费补助以班级学生总数作为补助依据,未细分族群母语种类,许多学校只开闽南语班单语教学,却忽略或不开客语班级,形成乡土语言教学出现西瓜效应的不当倾斜。

本报日前揭露客语班级数遽减,沦为新弱势语言后,教育部为确实了解全国客语班开课实况,最近将针对各县市客语学生选课需求、储备客语师资等项目进行普查。教育部常务次长吴财顺表示,教育部将设法筹措经费,希望能鼓励县市及学校尽量开办客语班,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国教司长潘文忠指出,相较于目前国小一班三十五人,将研议降低客语教学开班人数上限,依据全国客语人口依据定义不同,约占全国总人口十五%至二十%不等,初估客语开班人数降为十至十五人,应该可以有效的改善学校不愿意开班的问题。

针对部分家长及学者建议升学加分、工作升级等,教育部指出,基于服务观点,客家社区学校甄选师资、企业选材,确实有必要考量客语能力,但有关升学加分问题,由于牵涉到其他族群学生升学机会的相对紧缩,困难度恐怕较大,必须审慎评估。

救客语 政府不能退缩

记者黄以敬/特稿

一九八八年,客家人士发起“客家母语运动”,十几年来,行政院增设了客委会,客家人拥有自己的客家电台、客家电视台,各县市设了十数座客家文化会馆、活动会馆,甚至捷运等公共运输工具中,都可以听见客语广播,台湾大环境确实营造出更浓郁的客家族群认同氛围。

但是,就算客语教学终于纳入学校教育,学生学习意愿低落,班级锐减,反而凸显出了客语遭现实排挤,可能式微的危机,亟待官方提出更积极有效的对策。

客语教学陷入不进反退的困境,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客家学生及家长的选课意愿,因为无论是就学或工作,在大环境的生存竞争上,客语的使用情况目前确实比不上国语、英语甚或闽南语。

但这种大环境,只要政策得当,就有改善或调整的空间,例如比照原民社区优先聘用原住民人才、原住民社区学校优先聘用原住民教师及校长的方案,就可以在就业机会和环境中,让客家子弟感受到优势条件,进而提高学习意愿。

在乡土教学的现实面上,闽南语独大的“西瓜效应”排挤,加上客语师资不足、教材不齐、经费不够,都是客语教学的阻力,弱势族群的母语教学与传承,艰钜得有如在流沙中兴建城堡;但是面对最深层的客家语文扎根,政府没有退缩的余地,反而更应提出积极对策,扩大投资,例如降低开课人数,挹注大量经费培训师资,提升就业机会,同时委聘专家全面改良教材,增加生活实用性,提升学习乐趣,都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做法。

另外,从宏观角度来看,乡土语言教学不只是母语教学,也可以成为闽南、客家、原住民等不同族群的互相学习管道,在没有考试压力下,改善课程,创造语言学习风潮,进一步推动各族群语言的互相学习,毋宁更为族群融合提供了另一种管道。

(系列完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