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胆子真大 他荡秋千到最高处还做这样的动作

看更多文章»

【民俗采风】荡秋千

文/余丽珠 整理

【大纪元4月20日讯】“荡秋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体育民俗活动,也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活动,其独特的民族风俗,代表着种种意义;有关荡秋千的神话传说,丰富且生动有趣。秋千快速的升降摆荡扣人心弦,连老年人和学步娃儿都要在别人的帮忙中荡上几下,足见其魅力无穷。

荡秋千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基于生活需要,经常在森林里攀缘树枝、藤条,悠荡穿行,采果充饥,这是荡秋千形成的最初动因。慢慢地,单绳的秋千逐渐演变成双绳加上踏板的秋千。

战国时代荡秋千风行,由《考古学报》第二期发表的民间荡秋千的游戏图即可窥知;唐朝诗人高无际所着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其中一段写道:“一去一来,斗舞空中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霓。”反映出汉朝荡秋千运动的技能已有很高的水平;到了唐朝,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诗人杜甫在《清明二首》诗中云:“蹴鞠屡过飞鸟上,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荡秋千运动非常受到民众喜爱;它发展到元、明、清时期,更为盛行。

据唐朝王珪的《宫词》云:“内人希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及宋朝孟元老的著作《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叙述:“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头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即知荡秋千后来又演变出一种新的水上戏耍技艺——水秋千。

各民族的荡秋千风采

苗族一年一度的“赶秋节”传统节庆,荡秋千是最主要的庆祝活动。他们荡的秋千除了常见的一、二人荡,还有多达八、十二人一起荡的大秋千。

新疆维吾尔族的秋千,非常高大,叫“沙合尔地”,汉语称为“空中转轮”;
柯尔克孜族的“二人秋千”,两人轮流蹬绳悠荡,一边荡,一边捡拾或放下置于地上的小物件,趣味十足。

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一年一度的竖立秋千活动非常隆重,全村寨鸣放鞭炮、敲锣打鼓。乡亲们在秋千架下,为当年的新婚夫妇献上祝福,并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秋”,祈求村运昌隆、村寨繁荣;哈尼族荡的秋千叫“打磨秋”,类似幼儿玩的“翘翘板”。

东北地区朝鲜族姑娘的荡秋千,在各民族的荡秋千活动中享有盛誉,驰名中外。她们身着彩色长裙,踏在秋千板上,凭恃腰部及臂部的力量前后摆荡,愈荡愈高,如仙女腾云,优美飘逸。

朝鲜族姑娘的荡秋千竞赛,族人事先在秋千架正前方,左右各竖立一根高高的竿子,竿子中间系一条绳索,上面挂上树枝、花枝或铜铃,谁能用脚踢中树枝、用嘴叼起鲜花或是踢着铜铃,次数越多的就是优胜者。她们的衣裙随风飘扬,叮咚的铃声逸散在空气中,围观者尽情地喝采欢笑,翩翩起舞,十分热闹。

台湾鲁凯族丰年祭的祭典活动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荡秋千大赛。比赛时,男士负责将少女荡高,族人在四周围成一个圆圈,以传统歌舞为竞赛者加油,当少女愈荡愈高时,歌声愈显高亢。现在已成为鲁凯族男女互相认识,传达情意的活动。

荡秋千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更能培养身悬高空时的心理平衡能力,好玩刺激、趣味盎然。如今,现代化的游乐场里,有一些深受大众喜爱的电气化游戏器材,还是经由秋千延伸而来呢。@*
(http://www.dajiyuan.com)